李待问(1582—1642),字葵儒,号献衷,广东
广州府南海区禅城区人。明万历十年(1582年)生于官宦家中。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
进士。在明朝崇祯年间,曾担任
户部尚书。
李待问(1582—1642),字葵儒,号献衷,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佛山镇人。明万历十年(1582年)生于官宦家中。父亲李畅,曾为
嘉禾县官。待问天资聪明,被人称为神童。待问6岁时,金鱼堂陈氏祠塾师陈某,免费让他入塾读书。他经几年刻苦学习,文才长进,在童试中,成绩优异。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进
南海区县学。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乡试中56名,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
进士。
23岁时,任福建连城县令。后调
沙县区,再调晋江。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起,李待问先后任
礼部主事、吏部文选郎中。
朱由校天启六年升任都察院右
佥都御史,
巡抚应天府。当时,
魏忠贤到处建造生祠,在南京的生祠建在明孝陵大道上。凡去陵的官员,守祠太监都要其拜祀魏祠。李待问谒陵后,立即驱车赴任,不去拜祀魏祠。魏忠贤知道后,怀恨在心。松徽等郡请给魏忠贤建祠,待问把他驳回。适逢楚地山民起事,魏忠贤就借这两件事罗织罪名陷害他。待问便托病辞职。
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皇帝任用待问为户部右侍郎,
总督漕运。待问到任后,大力整顿,定出规章,把过去不能完成的运输任务提前完成。他曾多次上奏,为民请命,如增修堤堰,赈济蝗灾,水灾地区,减免一半辽饷,取消穷县赋税等。
崇祯十一年(1638年)待问升任
户部尚书。崇祯对他十分敬重,召见时让他坐着回答,给他的诏令,呼他为谋臣。待问为崇祯筹划军粮,尽心尽力,心血枯竭,得了病,不能行走。他告病辞职28次,才得到
崇祯批准。回家途中,他还亲手写奏疏请求免除练饷(与辽饷、剿饷并称为三饷)。奏疏写道:“现朝廷需要饷银甚紧,而我胆敢请求免除,确实是练饷一项对于老百姓来说是额外负担,对国家实在没有好处,在外肥了贪官的私囊,在内贪财的宦官视为生财之道。”崇祯读了,流出眼泪,但未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