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察县(Constanţa)是罗马尼亚41个县中的一个,首府为康斯坦察。其位于
罗马尼亚东南部,东临
黑海,西濒
多瑙河,南与
保加利亚接壤,面积为7,071平方公里,人口74.8万。
康斯坦察县(单数judet,
复数judete)是东欧国家罗马尼亚的一级行政单位,总人口为715,172(2002年),康斯坦察县首府为 康斯坦察( Constanţa)。
康斯坦察县面积7071.3平方公里,人口74.8万。其中罗马尼亚族占91.6%、
土耳其族和鞑族各占3.2%、
俄罗斯族占0.7%、其他民族占1.3%。属
温带气候。
康斯坦察县具有悠久的历史,由古希腊人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时称托米斯,是
罗马尼亚最古老的地区之一。2001年是
康县诞生2510周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为2260周年。下辖康斯坦察市、梅迪吉亚市和曼加利亚等11个市、52个镇、189个村。
康县是罗马尼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多元化,包括农业、旅游、港口与海上运输、机械制造、
化学、石油化学、电力、木材加工、
造纸等。
康斯坦察港是
罗马尼亚主要港口,
黑海最大港,不仅连接东西欧洲,而且还连接
北非、
中东和
亚洲。面积3,626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784公顷、水域面积1842公顷,年吞吐能力可达2.55亿吨。
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黑海之滨的康斯坦察港,东临黑海,西靠
多瑙河,南面就是
保加利亚,北面接近
俄罗斯。早在公元前 6 世纪,该处就筑有古希腊城堡,建港历史长达 2000 余年。
早在 1998 年,康斯坦察港的集装箱码头吞吐能力就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到了 2001 年,
康斯坦察港集装箱码头的压箱、压船和压港状态,已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为了解决康斯坦察港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罗马尼亚政府交通部根据对今后 20 年该港吞吐量增长率的预测,提出了在康斯坦察南部开发新港口的宏大计划,并获得了日本政府海外经济合作基金组织的大力支持。 1998 年 2 月 27 日,罗马尼亚政府和日本海外合作基金组织在
东京签署了专门用于康斯坦察南部新港第一期开发工程的 128 亿日元的贷款协议,此项贷款占到第一期工程全部投资的 75 %,其余 25 % 的投资则来自于罗马尼亚的私人资金和自筹资金。这项工程分成 3 期,已经于 2001 年竣工的第一期主要是基础设施,如港口码头、公路、铁路、港口大门和面积 5,000 平方米的
集装箱货运站、管理大楼、港口服务设施等。一期工程的设计年吞吐能力为 33 万标准箱,到 2008 年将达到 80 万标准箱。第二期的设计年吞吐能力为 55 万标准箱,第三期的设计年吞吐能力为 90 万标准箱。
日本政府肯如此慷慨解囊,再次显示了
康斯坦察港的战略意义,即意图把康斯坦察港变成日本面向
欧洲的集装箱运输配送中心,通过铁路、公路甚至
多瑙河的
驳船水运,集装箱运输可从
黑海一直延伸到欧洲全境。
康斯坦察南部新港的发展潜力十分惊人,第三期工程完工后的码头,将可以停靠载重量高达 20 万吨的
货船。此外,在新码头的附近,又吹填出大约 90 公顷的土地,可以扩建为新的集装箱深水码头。目前,已完工的第一期工程集装箱码头线长 625 公尺,可以靠泊 65,000 至 100,000 总吨的船舶,即相当于 3,000 标准箱位的集装箱船舶。待第二期工程完工后,集装箱码头线长度将延伸到 1,800 公尺,泊位吃水将深达 14.5 至 16.5 公尺,配备 3 台岸边桥吊、 2 台铁路集装箱门吊和 8 台集装箱堆高机,适合于超
巴拿马型船集装箱船舶靠泊。
进入 21 世纪后,
康斯坦察港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地处
多瑙河黑海交通道口的战略要地,一边是浩瀚无比的
亚洲市场,另一边则是中欧和东欧的工业地区。从黑海出发,经过博斯普洛斯海峡和达达尼亚海峡,进入
地中海,就可通向全球各大海洋。康斯坦察港已不仅是
罗马尼亚的重要口岸,而且成了欧洲地区的“东大门”,迄今已成为欧洲地区的第四大港。
但是,随着东欧地区加入
欧盟和欧洲市场一体化贸易进程的加快,康斯坦察港已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市场竞争压力。有专家指出,在提高
康斯坦察港竞争力的同时,也必须提高康斯坦察市的国际吸引力,其中包括高质量的码头基础设施、达国际水平的城市基本建设、现代化的环境保护、具国际标准的港口服务水平,以及现代化城市应有的商贸经济人文氛围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城市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