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手枪,又称机上人员专用手枪,是一种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单动式发射机构的手枪,可发射三种
手枪弹。当使用专用枪弹时,微型手枪能打穿劫机者的头颅,但无法击穿机上的蒙皮和玻璃窗户。微型手枪是我国研制的一种特殊手枪,用于保护机上人员的安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手枪已经实现了小口径化(
俄罗斯为5.45mm口径,西方各国为5.56mm口径,中国为5.8mm口径)。然而,军用手枪是否也应该走小口径化的道路,这个问题引起了创伤弹道学研究人员的关注。根据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小口径军用战斗手枪的装备势在必行。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只有俄罗斯军队配备了5.45mm小口径自卫手枪,而微型手枪的
弹夹容量为6发。
简介
据报道,西方也在研制5.7mm小口径手枪,但尚未装备部队。我国开始研制小口径军用战斗手枪的时间比较早,自1994年开始,经过7年的技术方案论证和工程研制,现已通过国家靶场设计定型试验和部队寒区、热区、盐雾区试验,各项指标全面达到战术技术指标要求。
这位
俄罗斯特种部队队员手持的是一种
半自动步枪特种手枪,名叫PSS微声手枪。它采用常规手枪的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但结构比较特殊。PSS手枪枪管由可活动的弹膛和固定式的线膛组成,弹膛可以后坐8毫米,具有单独的弹膛复进簧。它的枪机复进簧安装在套筒内枪管上方部位。发射机构也有特点,配有外露式击锤,可单动也可双动击发。PSS手枪发射7.62毫米SP4特种
手枪弹,
弹匣容弹量6发。研制新型手枪系统是为了替代现装备的仿苏产品54式7.62mm手枪而研制的。要求具有中国特色(一个无法量化或给出定义的指标),总体性能要达到或超过世界同类武器的先进水平,广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并加以创新。为此,军方论证部门
科技人员深入一线
作战部队、特种作战部队、各级司令部机关和军事院校,以及深入到工业部门有关手枪及枪弹生产厂,召开座谈会,征求对研制新手枪的意见。通过调研,明确了研制新手枪的指导思想:提高武器威力,增大弹头杀伤效果和穿甲性能,减轻
航空武器系统质量,提高武器可维修性;外形美观大方,主要零部件可以互换,便于大量生产。
在手枪口径的选定论证时,对于应采用何种口径一直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坚持与国外手枪口径统一,主张采用9×19mm Para口径。微型手枪,这种意见占被征求意见人数的17%,其理由是:国外军用手枪大多数采用9mm口径,9×19mm弹采用铅芯弹头,对人员具有足够的杀伤威力,停止作用好,但穿甲性能差。为了满足我军对
手枪弹穿甲性能的要求,可以采用钢芯弹头,外形尺寸和内弹道与Para手枪弹相同,新手枪既可以使用新研制的钢心弹,又可以使用Para铅芯手枪弹,有利于作战使用和外贸出口。另一种意见坚持采用小口径手枪,占被征求意见人数的63%。其理由是:采用小口径、小质量、高初速弹头提高杀伤威力是现代
单兵武器的一种发展趋势,在近距离内小口径、小质量、高初速、大长径比的钢心弹进入人体后易失去稳定性,产生偏航和翻滚,产生较大空腔,对人体具有较大的杀伤作用,并且淬火钢心还具有良好的穿甲性能。另外,由干小口径枪弹质量小,体积小,因而可增加携弹量,减轻士兵负荷,提高作战效能。经过论证研究,两种口径方案各有其充分理由,难以取舍。
因此,论证部门提出9mm手枪装备营以下军官,5.8mm手枪装备团以上军官。作为新手枪系列,同时进行研制。事实上,这两种口径手枪的战术技术指标基本相近,都是根据军用自卫战斗手枪使用要求提出的。在研制5.8mm手枪时,微型手枪起初研制人员按照战术技术指标要求设计方案,全枪长190mm。在设计方案评审时,专家和军队使用者感到作为装备团以上军官的自卫手枪,体积太大,建议缩短全枪长度。1995年3月在枪弹厂做试验,将弹道枪枪管由110mm减小到90mm,弹的精度和威力与110mm长的枪管基本相当。于是开始进行短枪管方案设计,全枪长为170mm。至1996年2月,短枪管方案做厂2轮设计、试制和试验,均未达到理想结果,射击时震手,枪口火焰和噪声大。1996年3月又回到原定战术技术指标进行长枪管方案设计,直到完成设计定型。92式手枪系列的论证、研制工作同时进行。由于9mm手枪要求既可使用新弹,又可使用9mm Para弹,在新弹未研制出之前直接用Para弹进行试验,因此9mm手枪研制进度较快。研制组从十几种方案中初选5种方案提供专家评审。两种口径的手枪系统刚开始研制时,研究人员曾提出设想:为了简化工艺、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和便于大量生产及加快研制进度,两种口径手枪采用同一种结构方案。但当时这种设计思想未被普遍接受,于是在科研人员中征集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进行优化设计。
5.8mm手枪也有5种设计方案:枪管回转闭锁、枪管随动闭锁、两种枪管起落式闭锁、中间块闭锁。通过对5种设计方案的加工试制、试验,经专家评审,决定采用枪管固定的自由枪机
惯性闭锁方式。击锤回转式击发机构,双排双进
弹匣,铝合金底把和U形塑料护板,复进簧置于枪管下方。
发展历史
早期的手枪──手枪的最早雏形在14世纪初或更早几乎同时诞生于中国和
普鲁士王国(今
德国境内)。在中国,当时出现了一种小型的铜制火铳──手铳。它口径一般为25毫米左右,长约30厘米。使用时,先从铳口填入
发射药、引线,然后塞装一些细铁丸,射手单手持铳,另一手点燃引线,从铳口射铁丸和火焰杀伤敌人。这可以看作是手枪的最早起源。1331年,普鲁士的黑色骑兵就使用了一种短小的点火枪,骑兵把点火枪吊在脖子上,一手握枪靠在胸前,另一手拿点火绳引燃火药进行射击。这是
欧洲最早出现的手枪雏形。
14世纪中叶(不迟于1364年),
意大利的几个城市都出现了成批制造的一种名为“希奥皮”的短枪,“希奥皮”(scioppi)一词源于拉丁文,词意即是手枪。这种枪长仅给17厘米,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世界上第一种手枪。15世纪,欧洲的手枪由点火枪改进为
火绳枪。火绳式手枪克服了点火枪射击时需一手持枪,另一手拿点火绳点火的不便,实现了真正的单手射击。到17世纪,火绳手枪为燧发式手枪所取代,它已具备现代手枪的某些特点,如击发机构具有击锤、扳机、保险等装置,并且枪膛也由
滑膛枪和直线开线膛发展为螺旋形线膛。1812年,
苏格兰牧师A·福赛斯设计制造出击发火式手枪。这种手枪还属于由枪口装弹丸的前装式手枪,操作不便,发射速度也较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1825年,美国人德林格发明的德林格手枪,采用了
雷酸汞击发火帽装置,提高了手枪的射击性能。
1864年,
美国第16任总统
亚伯拉罕·林肯遭刺身亡,凶手使用的就是这种手枪。手枪经过了约541年的漫长发展、改进、演变的过程,逐渐具备了现代手枪的结构和原理,现代手枪诞生的标志是
M629C左轮手枪和
自动手枪的发明。随着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武器装备将逐渐向小型化,甚至是微型化的趋势发展。微型手枪武器制造家塞莫尔.
塞缪尔·柯尔特发明的口袋左轮手枪,是一件能藏起来的小武器,它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更小的新型手枪,最终让警察有了新的执法手段——携带第二件隐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