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佛洞,是山东济南著名的旅游景点,兴建于1992年。万佛洞位于千佛山北麓,集我国“莫高”“龙门”“麦积”“云岗”著名
四大石窟之精华,塑佛主、菩萨、弟子、天王、力士近三万尊,游人至此,可一瞻
北魏、唐、宋造像之风采。此外,还散落着唐槐亭、“齐烟九点”“云径禅关”古坊等名胜。万佛洞为一长约500余米的山洞,在洞中有23000余尊各式各样的。
龙门石窟万佛洞在龙门西山中部,因窟内南北两壁刻有一万五千余尊佛像而得名。
龙门石窟万佛洞完成于
唐朝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正壁主尊
接引佛高约4米,端坐于八角形束腰须弥莲花座上,神情安详肃穆。后壁刻着五十四枝莲花,每枝莲花上各坐一尊菩萨或供养人,构思新颖奇特。
两壁壁基雕有多尊伎乐人和舞者。伎乐人手持各种乐器,形象生动传神,似乎已陶醉在自己奏出的
日产天籁中。舞者婀娜多姿,衣袂飘飘,仿佛正在精心演绎最曼妙的舞蹈。洞外南壁雕有
观世音菩萨像,右手执尾,左手提净瓶,表现了“万法皆空归
南海,一尘不染静禅心”的佛家至高境界。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
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
碑刻题记:“
唐朝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它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
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
李治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洞内主佛为
接引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主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衬托出主佛的安详。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是不同少女的群体像。
洞口南侧还有一尊菩萨像,她是
龙门石窟唐朝众多菩萨像的精美范例。菩萨通高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的曲线,整个姿态显得非常优美端庄。我国著名戏剧大师
梅兰芳早年参观龙门时,被她那优美的形象所吸引并大加赞赏,此后经过艺术加工,成功地运用到他的表演中。
千佛山“万佛洞由迦蓝护法殿(
大雄宝殿)九天圣母洞、无量寿佛殿、观音阁、白衣洞、灵王洞、地藏菩萨殿、福禄寿神殿、三星殿以及孙氏坐化娘娘庙洞等22个石窟组成”高锦战老人介绍着,“万佛洞寺庙大致形成于宋代,当时与
西夏连年征战,
晚唐诗人
陈陶在《陇西行》的诗句里就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的描述,就是指米脂及以北一带。人民为避于战争,利用其险要的地势,自然洞穴凿窟避难,现仍留有
栈道圆孔数十;
无定河两岸随处可见的烽火台足以证明当年战争的频繁。避难的人数多了,凿开的洞穴有的便供上了保护神,期望神灵保佑平安,久之逐渐形成寺庙。初名万福洞,到明朝嘉靖、万历年间(1522----1620)
大雄宝殿佛像雕刻近万,又名万佛洞,渐成佛教圣地”。高锦战老人估计是现在最了解万佛洞历史渊源的人了。
在众多石窟的南侧有一个孙氏娘娘庙不得不提及。传说塞外牧姑孙氏姐妹,徒步追赶被风吹散之群羊,忽遇一白须长者微赐奥妙能举步轻云,一日落于米脂孟家岔口时
太阳已西斜,问一农夫:今天能否到达潼关,农夫用惊疑的目光看了看衣着象牧羊、操外地口音的这两位姑娘回答说:“太阳快落山了,怎么能走千里路呢。绝对不可能到达潼关啊。”大概是没有接上口气,这两位初有点道行的姑娘,法力尽失,只好宿在此地。其妹秀英就在孟家岔修炼后得道成仙。姐姐桂英则抵万佛洞使火工之役。时值万佛洞正在扩建,工人数十,孙桂英一天忙于火工,夜晚还虔诚修炼。有时还给周边的产妇接生小孩,催生、下奶、分娩医治血迷等,使很多难产妇女脱险过关。久而久之这位本领高超、不分昼夜、随叫随到的收生婆(即旧时的稳婆)最受产妇的欢迎。接生孩子的美名亦愈传愈远。终于感动神灵赐其长寿为百姓造福;年近九旬时在
北顶娘娘庙原址坐化升天。人们为纪念这位和蔼能干不论穷富的接生婆,便在原地将她的遗体塑于像内,长年供以香火。故事虽是传说,但孙氏坐化却真,该庙虽已三易其容,但见到其真骨者甚多,一九九一年由米脂河西党家沟村彩塑师傅刘锁重塑。并以农家老婆婆慈祥的面容展示人间,而今真骨尚在
塑像内。时至今日求子保女的香客络绎不断,香火鼎盛;庙内的多块石匾就是最好的见证。在侧还存清书法家
叶兰在
同治年间题字“神应”的石刻。
日久天长世事沧桑,万佛洞又迎来政通人和的时代。经26年不懈努力,遭到严重破坏的万佛洞现已基本复修完好,万佛洞已成为
陕北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二零零七年被列为
榆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