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鼠
鼠科家鼠属动物
大足鼠(食虫类家鼠属 nitidus)是一种栖息在山林或农田的中型鼠类,属于鼠科家鼠属。它们体粗壮,耳大而薄,尾较细长,后足较长,背毛棕褐色,腹毛灰白色。大足鼠主要在夜间活动,以种子为食,繁殖力强,全年除12-1月外均能繁殖,每胎3-11只。它们栖息于海拔800-3200米的山地、丘陵地带山麓作物地及山麓灌木丛,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等地。大足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在中国大陆,它们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贵州省、安徽、云南省四川省江苏省广东省福建省湖南省等地,主要栖息于家舍、田野。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认为大足鼠的保护状况为“无危”。
形态特征
鉴别特征:外形与褐家鼠黄胸鼠相似。与褐家鼠的主要区别是耳壳较褐家鼠大而薄,向前拉能达到眼部,尾较褐家鼠细长;与黄胸鼠主要区别是前足背面白色,腹部毛灰白色而不似黄胸鼠带有棕黄色。
外形:属中型鼠类,体粗壮,耳大而薄,向前拉能达到眼部,尾较细长,尾长平均略短于体长,尾环不如褐家鼠明显。后足较长,成体后足长均大于30毫米,前后足背面均白色。
毛色:背毛棕褐色,略带棕黄色,吻部周围毛色稍淡略显灰色,自吻部至尾基部,毛色基本一致。背毛由二种毛组成,一种为较粗硬的长毛,长毛下部3/5为灰白色,上部2/5为棕褐色。另一种为柔毛,柔毛毛基灰色,毛尖棕黄色。由于背中央长毛较多,毛色略呈棕褐色,两侧色调较淡。腹毛灰白色,自颏下至肛门处,毛色基本一致。前后足背面均为棕色。尾背面为棕褐色,腹面为灰白色。
颅骨:头骨较狭长,棱嵴较发达,鼻骨较长,嵴在顶骨处向外扩展成弧形与黄胸鼠相似,门齿孔较窄长,其后缘接近第一臼齿的连接线。听泡较大。
牙齿:上颌第一臼齿较大,第三臼齿最小,第一臼齿约等于第三臼齿的2倍。第一臼齿第l横嵴外侧齿突退化,中齿突正常,内齿突向下弯曲。第2横嵴3个齿突发育正常。第3横嵴内齿突消失,外齿突较小,中齿突最大。第二臼齿第1横嵴消失,仅余l内齿突。第2横嵴发育正常,第3横嵴内外齿突皆退化,仅余l中齿突。第三臼齿第l横嵴亦仅留l内齿突,第2、3横嵴连成环状。
种下分类
本种为东洋界种,已知有二个亚种,一个为指名亚种R.n.nitidus Hodgson,1845,其主要特征为尾上下均为暗褐色,尾长一般大于体长。Allen(1940)报道,采自湖南省福建省四川省云南省海南岛标本均属此亚种。黄文几等(1978)报道,采自安徽大别山山地的佛子岭镇岳西县太湖皖南歙县标本均属指名亚种。但我们采自太平及祁门县休宁县及大别山山地的宿松县标本来看,多数尾上面为暗褐色,下面为灰白色,特别是尾基部灰白色调更为明显。同时尾长略短于体长,与上述指名亚种略有差异。另一个亚种为华北亚种R.n.humiliatus Milne—Edwards,1868,其主要特征为尾上面为暗褐色,下面颜色较淡为灰白色,Allen(1940)仅报道一只采自河北北京附近的标本,但国内黄河以北地区未见有本种分布的报道。
生态习性
栖居地:
大足鼠在安徽省主要栖居于林区或山麓的农田地带。在林区主要栖居于溪流两岸的灌木丛或岩石缝隙中或靠水源较近的地带。在山麓农田,大足鼠常栖居于水稻田田埂两旁的岩石缝隙中或水田周围的灌木丛和坟丘中。在山地林区,冬季常迁移至室内,在大别山山地宿松县的罗汉宕(海拔1040米)、黄山的芙蓉居冬季室内大足鼠都占有一定比例。
大足鼠的数量随着地区、生境和年份的不同,差异很大,在大别山山地南坡的数量要高于北坡,如1980年在金寨白马寨林场调查,大足鼠占2.78 %,霍山县青枫岭林场共捕鼠205只野鼠,但未捕到大足鼠。而在南坡岳西县县银河乡的调查,大足鼠占8.64 %,潜山县的调查占6%,宿松县陈汉山区的调查(1973)大足鼠占22.06 %,远高于1980年在岳西和潜山县调查的数量,这很可能是不同年份降雨量和温度的不同而引起的数量差异。如1980年,我们在祁门县闪里区的调查,大足鼠占8.23 %,宁国市占4.8 %,休宁县农田乡占2.15 %。而1983年,我们在黄山市的调查,大足鼠占野外鼠种60 %。1984年在黄山市三口乡的调查大足鼠占59.26 %。
洞穴:
大足鼠的洞穴多在荆棘灌丛和岩石缝隙中,不易挖掘。我们1984年在黄山市三口乡山坡水田埂挖掘了二个大足鼠洞穴,每个洞有4—5个洞口,洞口直径约6厘米,洞道极长,其中一个洞道长3:8米,入洞口在田埂上面,后洞口在贴近水沟边的灌丛中,入洞口进入洞道约40厘米后逐渐开始向下,另一个叉道通向天窗洞,窝距地面深度约98厘米,距入洞口水平距离253厘米,窝用稻草、树叶、禾本科杂草组成,窝的直径为13×15厘米,洞道内未发现贮粮,但有吃剩的豆壳、稻壳及昆虫的甲壳质外壳。在距出洞口水平距离约45厘米处,洞道开始分叉,通向二个出洞口。出洞口极其隐蔽,贴在靠近水沟边的灌木丛中,洞内捕到大足鼠雄鼠1只。
食性:
共解剖23个鼠胃,其中以淀粉类食物为主,其次有浆果的果皮、草籽、草根等。23个鼠胃中有8个鼠胃中有鼠毛,在黄山市三口乡大足鼠洞口放一鼠,第二天收铗时,不见鼠铗,挖开鼠洞,捕到雄性大足鼠1只,还检到第一天放在洞口的鼠铗,鼠铗上尚存一大足鼠鼠头,说明大足鼠有残食同类个体现象。另外,大足鼠个体大,需水量多,喜食含水份多的食物。1983年,我们在黄山市郊区调查时,发现农田中大片正在拔节孕穗的水稻茎杆被大足鼠咬断,同时见到农民在被害的田中捕到活的大足鼠。由于大足鼠善于游泳,对我省长江以南育秧的稻种危害很大。我们在太平三口乡育秧稻田田埂调查,大足鼠占野外鼠种的68%。
迁移:
大足鼠虽属山地林区鼠类,但有觅食迁移的习性,冬春季节大足鼠往往迁移到山麓农田觅食栖居。如1984年春,我们在三口乡的调查,农田田埂大足鼠占59.26%,而针阔混交林内仅占1.42%。黄山市在水稻播种季节,农田田埂大足鼠占鼠种总数的60%以上。在冬季有时迁入室内,如1973年在宿松县罗汉宕林场(海拔1040米),室内大足鼠约占50%以上,黄山松谷庵和芙蓉居室内,冬季大足鼠也占有一定比例。以上也说明大足鼠有一定的季节迁移习性。
活动规律
大足鼠主要在夜间活动,以晨昏最活跃,白天多伏于洞内。外出寻食有一定的活动路线,路线有禾本科杂草之处便咬断杂草,劈成小径。危害水稻在幼穗期限是咬断稻苞,搬到田埂上,或在田露水面的石头或土堆上啮食,多数是将禾苗中部咬断,在面上搭成棚架,然后搬运咬断的稻苞在上面取食,形成食物堆,每个食物堆一般要咬断附近禾苗3~5丛,造成被害团。蒋光藻等(1999)报道,大足鼠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迁移和趋食性迁移特性,有在同一食源上反复取食的特性,从而使作物形成被害株团。
繁殖习性
(1)性比:从捕获的59只成鼠看,雄性为30只,雌性为29只,雌:雄=0.97:l。两性比例接近l:l。
(2)胎仔数:从8只孕鼠看,胎仔数最多为8只,最少为2只,平均为4.5只。从12只经产鼠子宫看,最多为12只,最少为1只,平均为4.8只,与胎仔数接近。
地理分布
本种为广布种,国外见于尼泊尔印度、缅甸、泰国等地;国内主要见于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在我省见于大别山山地丘陵及长江以南山地丘陵地带。在大别山山地其垂直分布高度最高见于宿松县境内的罗汉宕(海拔1040米),在黄山最高见于云谷寺(海拔890米)一带,至北海(海拔1640米)则未见有分布。
标本采集于金寨白马寨林场、岳西县银河乡、宿松县陈汉山区、休宁县龙田乡祁门县闪里区、宁国市甲路乡、宣城县溪口乡、黄山市三口乡、黄山芙蓉居、云谷寺等地。
为害特点
大足鼠在安徽省虽然数量不太多,但危害很大,在农业上,对水稻危害尤甚,它不仅危害成熟的水稻,而且对拔节、灌浆时期的水稻危害较大,在黄山市郊区,我们见到大片农田秧苗被大足鼠咬断,造成严重的缺苗现象,同时,它对育秧的稻种危害也很大。在卫生方面,国内已证实它是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源之一,安徽省防疫站也证实黄山市三口乡大足鼠带有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广东省证实它能自然感染恙虫病。同时,大足鼠也是我国南方省份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源之一,福建省浙江省等省都证实它能自然感染钩端螺旋体病。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种下分类
生态习性
活动规律
繁殖习性
地理分布
为害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