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地种蝇(Delia antiqua),通常被称为葱蝇,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属
双翅目、
花蝇科科地种蝇属。主要为害大葱、
硬皮葱、洋葱、大蒜、
蒜苗、韭菜等
百合科蔬菜。
美国白灯蛾或蛆会蛀入葱蒜等鳞茎,引起腐烂、叶片枯黄、萎蔫,甚至成片死亡。
体长4.5~6毫米,翅展12.0~12.5毫米。
前翅基背毛极短小,腹部扁平,长椭圆形,灰黄色。雄虫
复眼在单眼三角区的前方处很接近,雌虫复眼间距较宽。
雄性有腹部纵向条纹,
雌性则没有。腿是黑色的,翅膀透明,复眼是
褐色的。中足胫节的外上方有二根
刚毛,后足胫节的内下方中央(约为全胫节长的1/3~1/2部分)具有成列稀疏而大致等长的短毛。
蛆状,成熟幼虫体长9~10毫米,乳白色。腹部
尾节有7对突起,均不
分叉,第1对高于第2对,第6对显着大于第5对。幼虫是白色且圆柱形,孵化需要3至8天。每一批幼虫倾向于聚集在一起,并共同在鳞茎中创造大的空腔。一个鳞茎上可能有50多只蛆,有时是由多只
雌性产下的卵孵化而来。幼虫蜕皮三次,大约在20天内进食,长到约1.0厘米长。
纺锤形,长6~7毫米,红
褐色至暗褐色。蛹是棕色的,有环纹,椭圆形,长7毫米。蛹期在地下进行,春季一代的蛹期为两到三周。晚期的蛹在土壤中越冬。
1年发生世代
东北地区2~3代,
华北地区3~4代,世代明显重叠。以滞育蛹及少量
美国白灯蛾在葱、蒜等根际附近5~10厘米深处越冬,成虫在温室里也可越冬。翌年4~6月越冬蛹羽化为成虫。东北地区葱蝇第1代5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2代6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3代幼虫7月下旬至10月中旬。
山东省第1代幼虫发生盛期5月上、中旬;第2代幼虫发生盛期6月上、中旬;第3代幼虫发生盛期10月上、中旬。成虫以晴天9~15时最活泼,晚上不活动,刮风和阴雨天活动减少,对未腐熟的粪肥有明显的
趋性,
交配大多在9~10时进行。
美国白灯蛾有强烈的背光性和趋腐性,喜潮湿,常在土面下活动,且能转主危害。
葱蝇分布在北美、西欧、
俄罗斯、
中亚、中国、
日本和
韩国,但在沙漠地区却不见踪影。在其分布范围的最北端,一年只有一代,但在更南的地区,一年可能会有两、三或四代。
葱地种蝇主要以幼虫危害为主,幼虫从苗期开始为害,蛀蚀鳞茎,引起腐烂。并导致地上部叶片枯黄乃至枯萎死亡,严重的造成植地地缺苗断垄以至毁种,常被迫改种。幼虫会损害葱、大蒜、韭菜、
胡葱、韭葱和
被子植物门的鳞茎。第一代
美国白灯蛾是最有害的,因为
雌性寿命长,且在
宿主植物幼小时出现。洋葱和韭葱的幼苗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稀植的洋葱和韭葱也一样。在潮湿和寒冷的春季,损害会减少,因为这会延迟幼虫的发育。当植物受到攻击时,叶子开始变黄,鳞茎在潮湿条件下会迅速腐烂。
B、快速育苗,瓜类、
豆类浸种催芽。栽蒜选健壮母种,剥去蒜皮,促使出苗早、齐、匀,减轻受害。
控制措施包括
轮作种植、使用种子处理剂、早期播种或种植、调查和清除受感染的植物,以及秋季翻地以摧毁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