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必大回娘家》是
滩簧、申曲时期经常演出的传统沪剧剧目。该剧目起源于清末沪剧的初创期。
新中国成立后,由剧作家文牧整理改编而成。文牧的整理本,分别于1957年1月及1979年3月由
上海文化出版社和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20世纪四十年代
石筱英的《阿必大·弹棉花》为本作品中“阿必大自叹”唱段的雏形。故事主要讲述了阿必大自幼父母双亡,由叔叔婶娘抚养。叔叔病重,哥哥陆阿大筹集医药费时失手伤人被捕。叔叔去世后,婶娘将阿必大许配给李九官家做童养媳,但阿必大在婆家受尽虐待。陆阿大出狱后,婶娘让他接阿必大回娘家,但被“雌老虎”拒绝并打出门。婶娘得知阿必大受苦,亲至李家,制服“雌老虎”,最终将阿必大领回家的故事。
《阿必大回娘家》其情节生动,人物鲜明,节奏明快。通过一个
童养媳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旧社会婚姻制度的不合理,以及受害者对这一制度的憎恨和反抗。1952年,该剧目由努力
沪剧团在红都剧场演出。1961年,由
石筱英、
丁是娥、
许帼华等主演,在
美琪大戏院演出。
姑娘阿必大自幼父母双亡,由叔叔婶娘抚养。叔叔病重无钱买药,哥哥陆阿大为了筹集医药费,不幸失手伤人而被捕入狱。叔叔去世后,婶娘为了给侄女谋条生路,无奈将年仅十三岁的阿必大许配给李九官家做
童养媳。然而,李九官的妻子,人称“雌老虎”,性格刻薄凶恶,阿必大在婆家受尽虐待。
叔叔忌日当天,出狱后的陆阿大奉婶娘之命接妹妹回娘家。但“雌老虎”非但不允,反而将陆阿大打出门外。陆阿大回家告状,婶娘得知阿必大在婆家受苦,异常震怒,亲自来到李家理论。在激烈的争执中,“雌老虎”虽然撒泼动武,但最终还是被婶娘一一制服,只得眼巴巴地看着婶娘将阿必大领回家。
沪剧渊源于浦东民歌,在清末形成上海滩簧(“本滩”),以后逐渐发展,从采用文明戏的形式,到小型舞台剧“申曲”,抗战以后定名为沪剧。《阿必大回娘家》是一部植根于初创时期的戏剧作品,在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背景中,它探索了日常生活的多面性。该剧不仅保留了其早期阶段的乡村特色和朴实的艺术风格,而且还描绘了
浦东新区地区民众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它揭示了当地特有的文化元素,例如
童养媳的婚俗、浦东的方言以及遭受恶劣婆婆虐待的情况,以此创作出了这部具有传统色彩的经典戏剧《阿必大回娘家》。
《阿必大回娘家》是
沪剧在
滩簧、申曲时期经常演出的传统剧目,因其情节生动,人物鲜明,节奏明快,妙趣横生,历来为观众喜闻乐见,
新中国成立后经著名沪剧剧作家文牧多次整理加工,剧本更趋完善精彩。
石筱英在1940年代后期灌录的《阿必大·弹棉花》(鸣英),唱出了农村“
童养媳”陋俗中,身为“养新妇”的悲苦命运。
瑞安鼓词十分通俗生活化。这一段唱是后来50年代后《阿必大回娘家》一剧中“阿必大自叹”唱段的雏形。这个戏对演员的表演功力要求甚高:白功要有喷口咬劲,一清二楚,一刮两响;表演要不温不火,诙谐而不油滑,夸张中蕴涵机巧。不少著名演员都演过这个戏,唯有
石筱英、
丁是娥、
许帼华和
沈仁伟四人的组合珠联璧合,有口皆碑,得到很高的评价。
《阿必大回娘家》是一部深刻描绘了三个主要角色——阿必大、婶娘和婆婆——各自独特性格的作品。阿必大展现了她的悲苦和善良,婶娘则表现出正直和果敢,而婆婆的性格则被描绘为邪恶和愚蠢。这部作品的核心主题是伸张正义、批判邪恶,同时宣扬善良和真诚,反对虚伪和暴力。
《阿必大回娘家》不仅呈现了当时社会的民风习俗,而且通过使用带有乡土气息的乡下话和鲜活生动的方言
白话文,以及吴侬软语和具有
江南丝竹韵味的唱腔音乐,展现了独特的
上海市风味。
《阿必大回娘家》取材当地民众的普通生活,揭示
童养媳遭受恶婆婆虐待,表演上深受文明戏、电影等
现代艺术影响,表演亲切自然,贴近现实生活。(《大学音乐欣赏》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