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口》又名《焦赞发配》,是传统
京剧短打
武生剧目,故事取材于明代小说《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七至二十八回,
清代多位武生曾演绎此剧目,该剧是京剧中的经典剧目。
《三岔口》讲述了
宋朝年间,焦赞被发配到沙门岛,途中住进刘利华店中。任堂惠奉命暗中保护焦赞,也住进此店。夜间,任刘双方发生误会,一场恶战,焦赞出面解围的故事。 1951年,中国京剧团对此剧做了改编,将旧本反面人物
刘姓夫妇改为任侠好义者。《三岔口》舞台上仅有一张桌子,二人没有对话和唱段。剧中桌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砌末,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点。本剧通过桌子的运用,产生了许多妙趣横生的人物行动和许多的技术技巧。
京剧《三岔口》是中国京剧舞台上演出场次最多、出国演出最多的剧目。1879年,
谭鑫培第一次到上海演出,出演过《三岔口》。1947年,盖叫天以双头牌名誉特邀
叶盛章到
上海市黄金舞台联袂演出《三岔口》,他们发挥了“摸黑开打”的特技,被当时的观众誉为“南北双绝”的一出“斗狠戏”,从此《三岔口》名声大震,成为压大轴的名剧。1951年,
张云溪、张春华以此剧跟随中国青年文工团来到德国柏林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获集体表演
一等奖。
内容简介
《三岔口》描写
宋朝戍关元帅
杨延昭的大将
焦赞,因不满朝廷中奸臣对杨家的迫害,盛怒之下,将奸臣打死,因此被发配到边远
小岛。杨六郎委派身边大将
任堂惠在暗中保护,他来到一个三岔路口的地方,尾随焦赞住进了同一家客店。客店的主人名叫刘利华,也是忠臣杨家的拥护者,得知焦赞的境遇后,决定利用焦赞住在店中的机会营救焦赞,帮助忠臣脱身。这时,店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任堂惠,刘利华误认为是前来加害焦将军的敌人,在打发不走的情况下,便决定利用夜晚熟睡之际,先将这个棘手的敌人干掉。
夜晚,刘利华出现在任堂惠所住的屋内,一刀下去,没有得手。原来,任堂惠既是一位武艺高强的将军,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侦察英雄。他来到客店时,随即观察到这个店家有问题,所以提高了警惕。于是当刘利华拨门而入时,躲过了刘利华的袭击。随即,他同对手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房屋内,展开了一场紧张的搏斗。
刘利华在这场搏斗中,其
思想活动是极为波动的。因为,他拥有天时地利的优势,可以说从未失过手,第一次没有得手后,他才意识到自已今天遇到了真正的对手,由开始的自负轻敌转而变得越来越吃力、越来越被动,直至赶快离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以摆脱越来越不利的局面。院外他们接着混战,刘妻的掌灯到来才结束了战斗,解开了这场误会。
主要人物
刘利华
《三岔口》中的刘利华属于“武丑”,是一个精通武艺、机智勇敢、正义热心又幽默诙谐的人物。刘利华是三岔口一家客店的主人,为保护焦赞而与任堂惠在店内起了冲突,误会解释清楚后,两人冰释前嫌。刘利华所饰服装为黑花侉衣裤,侉衣侉裤又称快衣快裤。侉衣垮裤与抱衣抱裤的性质相似,也是紧身衣。也是便于武打用的一种服装。
任堂惠
《三岔口》中的任堂惠属于“
武生”,任堂惠的主要任务是暗中保护焦赞,决定了其在剧中必须表现出一种豪气侠义与机警聪明的形象,能够对其他人的行为动作洞察秋毫,并作出迅敏的反应,尤其是在与刘利华夫妇互相怀疑对方是谋害焦赞的歹人时,更是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机警状态,并由此催生出任堂惠与刘利华在店内打斗的情景。这样的剧情安排与角色预设决定了任堂惠呈现出一个气度不凡、武艺高超、豪气侠义、机警聪明的形象。
任堂惠所饰服装为抱衣抱裤。抱衣抱裤是京剧服饰中短衣裳的一种。抱衣抱裤也叫英雄衣、短打衣。穿着对象为侠客、义士、绿林英雄等英雄这类人物。
焦赞
《三岔口》中的
焦赞属于“净”。焦赞因打死奸臣
王钦若之婿谢金吾,发配
庙岛。
杨延昭恐其途中被害,遣部将
任堂惠暗地保护。起解中途宿于三岔口客店,店主刘利华夫妇欲加谋害,任堂惠为保护焦赞而与刘利华搏斗。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三岔口》故事取材于明代小说《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七至二十八回,原剧情是描写
杨延昭延昭爱将焦赞被充军,途经三岔口地方,夜宿黑店,店主刘利华欲加杀害。适逢义士
任堂惠赶到,黑夜之间与刘利华搏斗,刘利华武艺不及任堂惠高超,任堂惠终于将
焦赞救出。
《清代伶官传》载,黄腔武旦孙四多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五月十九日在
承德避暑山庄演出此剧。据《都门纪略》
同治三年(1864年)和光绪二年(1876年)刊本,《三岔口》为四喜班武生吕增禄擅演剧目。1879年,谭鑫培第一次到上海演出,出演过《三岔口》。1947年,盖叫天以双头牌名誉特邀
叶盛章到上海黄金舞台联袂演出《三岔口》,他们发挥了“摸黑开打”的特技,被当时的观众誉为“南北双绝”的一出“斗狠戏”,从此《三岔口》名声大震,成为压大轴的名剧。
剧本改编
1951年,中国京剧团对《三岔口》做了改编,将旧本反面人物
刘姓夫妇改为任侠好义者,素知三关上将
焦赞英名,拟助其脱险,怀疑任堂惠为奸臣所派刺客,而任对刘的行踪诡谲亦深加警惕。格斗间,刘妻杀了解差,放出焦赞参与混战。待刘妻秉烛入室,误会得释,四人同赴三关。由于人物性格做了调整,刘利华的
脸谱勾法也相应改变。
张云溪、
张春华以此剧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获集体表演
一等奖。剧本收入《京剧丛刊》。
舞台设计
《三岔口》舞台上只放了一张桌子,这张桌子显示的舞台场景是一间被黑暗笼罩着的客房,这要结合演员的表演才能看出来。而这张桌子,有时又当床用,演员拿它当什么它就是什么。
形象设计
原版《三岔口》中的刘利华是一个杀人劫财的黑店主,最后被
焦赞、
任堂惠联手杀死。1951年,
张云溪对《三岔口》中的
刘利华形象进行了彻底改革,将其设计成一个爱憎分明、仗义助人的正面人物,故事起因正是在于刘利华认为任堂惠要暗害焦赞,而任堂惠认为刘利华是黑店主,由此触发了双方激烈的冲突。
京剧作品中的刘利华属于“武丑”的形象,是一个精通武艺、机智勇敢、正义热心而又幽默诙谐的人物,一方面其为了救
焦赞而不计较个人安危,敢想敢干;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明显的绿林气质,机智勇敢,幽默风趣,由此构成了京剧《三岔口》武丑角色基本形象特点,京剧作品中刘利华“唱、念、做、打”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着刻画精通
武艺、机智勇敢、正义热心、幽默诙谐的形象而展开的。
艺术特色
《三岔口》为最经典的京剧传统武戏
折子戏之一,舞台上仅一桌一椅,二人也没有对话和唱段,全靠真功夫表演。《三岔口》中对象征的运用是非常经典的,其中桌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砌末,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点。本剧通过桌子的运用,产生了许多妙趣横生的人物行动和许许多多的技术技巧。
虚拟情境
“虚拟”是京剧表演的一大特点,即演员不用道具和
布景的辅助而只借助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各种剧情。剧中任堂惠与
刘利华武打一场明明舞台上灯火辉煌,而两个演员通过表情动作,却使观众感觉是在夜间摸黑开打。许多舞刀劈砍的惊险武打场面,只是围绕着一张长方形的桌子进行的。没有语言的修饰,只通过两名演员虚拟的表演各种武斗招式,表现出“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状态。
武打技巧
“摸黑打斗”是全剧的高潮,在黑夜打斗开始时,刘利华带着一把大刀出场,先是从刀上翻了一个筋斗,然后再从刀上一跃跨过,这两个动作一气呵成,令人印象深刻。还有,打斗中间,
任堂惠一翻身,从地下稳稳地跳到桌上,动作干净利落,相当精彩。之后,任堂惠站在桌上,刘利华站在地上,二人以慢动作左右顾盼,相互试探,身型及动作在富于喜感的同时,充满了艺术张力。
《三岔口》在技术技巧的运用方面,除了没有唱以外,念、做、打、舞、翻等其他方面的技术技巧的运用都是非常杰出的,如桌子的技术技巧运用。在《三岔口》中有许多以桌子为支点的技术技巧,特别是“开口跳”,扮演刘利华的武丑演员,必须掌握在桌子上丰富多彩的技术技巧,如蹦桌角、钻桌子、头顶转180度过桌、轻上桌子、蹿桌子、翻桌子、抡桌子、踩桌子腿再翻下,以及桌子砸脚后的“跳门槛”。任堂惠的“飞脚上桌”、“台漫下桌”和后面的“旋子360度下桌子”,还有针对桌子的行动拍桌子、对摸桌子、对抬桌子、撑桌子、踢桌子等,总之,把舞台上惟一的支点或焦点“桌子”,运用到了淋漓尽致。
喜剧元素
《三岔口》中的喜剧元素也是其一大艺术特色。如
任堂惠和刘利华在黑暗中寻找彼此,上身从左探到右,再从右探到左,二人动作高度一致,显得十分滑稽。再如,有时二人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但一个人身子向左探,另一个人身子向右探,刚好感觉不到彼此的存在,这种情况也是极富喜剧效果的。还有,二人在黑暗中同时将桌子抬起,又同时将桌子放下,刘利华却一不小心被桌子腿砸到了脚,痛得在地上乱,也为紧张的打斗剧情增加了不少笑料。
配乐设计
《三岔口》中的锣鼓声配乐为整出戏增色不少。锣是中国的传统
打击乐器之一,善于营造紧张刺激的气氛。在这出戏中,锣声时而密集,时而稀疏,与剧情的跌宕起伏紧密相连,有时在高潮处戛然而止,营造出悬念,因此将观众的眼神牢牢地定格在了舞台上。
服装设计
《三岔口》中的服装设计匠心独运。任堂惠身着白衣,刘利华身着黑衣,二人一黑一白,对比鲜明,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演出信息
获得荣誉
作品影响
新本《三岔口》受到国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成为
京剧在国外舞台上演出场次较多的剧目之一,曾到
亚洲、
欧洲、美洲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至今仍是被经常列入出国演出的剧目。
作品评价
苏联木偶艺术家奥布拉兹卓夫在《中国人民的戏剧》中说,舞台上的灯光照常地亮着,“剧中人物每一秒钟的动作都证实了房间里确是一片漆黑”,格斗双方互相寻找着,“突然失掉了对象,又十分意外地碰在一起”,往往“紧张与幽默都同时达到顶点”。这种戏剧结构和表现方法“为中国戏曲所特有”,堪称“世界戏剧作品的优秀范例之一”。
《
齐鲁晚报》评:《三岔口》是最经典的
京剧传统武戏之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以在明亮的舞台上表演摸黑武打而著称,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京剧的独特魅力,韵味十足,引人入胜。
《京剧优秀剧目欣赏》王庆新评:对于广大京剧爱好者来说,要想欣赏京剧演员高超的武打功夫,了解京剧“虚拟化表演”的奥妙,《三岔口》是一出不能不看的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