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瓢壶也叫曼生壶,以半瓢为器身,流短而直,把成环形,盖上设弧钮,把梢印“彭年”,底印“阿曼陀室”。壶身铭:“曼公督造茗壶第四千六百十四。为泉清玩。”造型设计简洁。半瓢壶是
清代江苏
宜兴市,制壶名家
杨彭年与金石学家、与宜兴相邻的
溧阳市知县
陈鸿寿合作的作品,是研究陈曼生造壶的重要资料。
简介
清朝陈曼生所制砂壶。
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一年,在宜兴附近的
溧阳市为官,结识了杨彭年,并对杨氏“一门眷属”的制壶技艺给予鼓励和支持。更因自己酷嗜砂器,于是在公余之暇,辨别砂质,创制新样,设计多种造型简洁、利于装饰的壶形。自此,文人壶风大盛,“名士名工,相得益彰”的韵味,将紫砂创作导入另一境界,形象地给予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在紫砂历史上便出现了“曼生壶”或“曼生铭,彭年制砂壶”等名词,表面看来,镌刻名士和制壶名工“固属两美”,名壶以名士铭款而闻名。写在壶上的诗文书画依壶而流传,壶随字贵。
曼生壶前后究竟制有多少,这是紫砂茗壶爱好者所关心的。今传世见有两把镌刻制壶编码的曼生壶,其一现藏
香港茶具文物馆,壶铭制“茗壶第一千三百七十九,频迦。”把下印“彭年”,底印“阿曼陀室”。其二就是此壶,现藏
上海博物馆。显然,这个编号是否就是曼生制壶的
实数,已不可确指,也无从考核,或许是当年的古玩商故弄玄虚。
古云:“文以简为贵”、“画以简为贵”,曼生壶亦然,十分难得。虽然他造了那么多壶,据说当年的大收藏家吴大澄想求曼生壶也多年不可得,传为佳话。
作者简介
陈鸿寿,即
陈鸿寿,字子恭,浙江钱塘人中国
清朝篆刻家。曾任
溧阳市知县、江南海防同知。工诗文、书画,善制宜兴紫砂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书法长于行、草、篆、隶诸体。篆刻师法
秦汉玺印,旁涉
丁敬、
黄易等人,印文笔画方折,用刀大胆,自然随意,锋棱显露,古拙恣肆,苍茫浑厚。为西八家之一。有《种榆仙馆摹印》、《种榆仙馆印谱》行世,并著有《种榆仙馆诗集》、《桑连理馆集》。
杨彭年,字二泉,清乾隆至
爱新觉罗·颙琰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杨彭年善制茗壶,浑朴雅致,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他又善铭刻、工隶书,追求
金石味。他还与当时名人雅士
陈鸿寿(曼生)、
瞿应绍(子冶)、
朱坚(石梅)、
邓奎(
苻生)、
郭麐(祥伯、频伽)等合作镌刻书画,技艺成熟,至善尽美。世称“
杨彭年”、“彭年曼生壶”、“彭年石瓢壶”、声名极盛,对后世影响颇大。
外型特点
通高为7.2厘米,口径5.8厘米,腹径10.0厘米。整体平滑光亮,腹底大,呈半瓢状。盖及盖钮与腹呈相似弧形。嘴短而直,近嘴处稍曲向上。柄向外回转呈倒耳状,此壶典雅古朴,造型朴掘,制作精工,在壶身一侧,有
陈鸿寿用刀刻的铭文:“曼生督造茗壶弟四千六百十四,为泉清玩”字样。满洒冷金斑,壶体造型别致,为平底。嘴近出水处稍向上弯。壶盖呈馒头形,有套环钮。壶柄与嘴对称,从肩出经回环拉腹有跟。壶腹一侧,阴刻行书:“为
惠子,为
张苍,取满腹,无湖江”,署名:曼生。壶底有“阿曼陀室”铭款,柄梢下有“彭年”小印一方,这是曼生壶的重要识别标志。
制作手法
陈曼生制壶将壶底中央盖陶人印记的部位盖上自己的印“阿曼陀室”,把制陶人的印章移在壶盖里或壶把下腹部。
杨彭年制壶不用模子,采用捏造法,随手制成,自有天然风致。其作品印有“杨彭年”、“彭年”或其字“二泉”。在鉴赏杨彭年作品时,应注意区分杨氏与另外三位名字与其相近,同时也对紫砂陶艺作出过贡献的文人作品,如彭年(约公元1511年-1569年)字
孔父嘉,号龙池山樵、龙池山人。明正德六年
进士。精于书法,与
文徵明以词名世。邵二泉(约公元1803年-1860年)工镌壶铭。紫砂陶匠
邵景南制作的紫砂壶多由“二泉”刻字。其本亦善制壶。
黄彭年生卒年月不详,字子寿,清道光进士,官至湖北布政使。与名陶匠合作制壶时,多在壶底打“彭年”篆书方印,而其中“彭”字三撇为平行。
壶式风格
陈鸿寿“西冷八家”之一,清嘉道年间,曾致力推进紫砂壶艺,传说他手绘十八种壶式,请紫砂陶工
杨彭年、邵二泉等为之制作。然后再由陈曼生及其幕客江听香、高爽泉、郭频迎、查梅史等人撰铭奏刀雕刻於壶上,在紫砂壶艺中融入文学、书法、篆刻等艺术要素,形成一种独特的文人壶风格。“曼生壶十八式”多年来一直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成书于一九三七年的《
阳羡砂壶图考》上卷“雅流篇”中,对陈曼生题名的八件传器分别作了介绍,其中较明确的壶名有“台笠壶”、“
合欢壶”、“壶”、“井栏壶”、“方山壶”、“石兆壶”等六件。
曼生壶是宜兴紫砂壶的一种类型,从一开始就是以
陈鸿寿为首的一个文人群体在研究、创作,是文人与民间工匠的结合,创造的一种文人壶风格,款式多样,常有新品出现。研究曼生壶是要看茗壶的自身价值,壶形是否脱俗,壶铭、书法、印章、刻工刀法是否充满文人雅趣。
存世地位
半瓢壶是
清代江苏
宜兴市,制壶名家
杨彭年与金石学家、与宜兴相邻的
溧阳市知县陈曼生合作的作品,由于文化品位高,被认为是艺林珍品,存世之作极少。1977年,
上海博物馆在金山县收集到一把
陈鸿寿自铭紫砂竹节壶,出土于清代王坫山墓中。壶通高8.8厘米、腹高6.5厘米、腹径12.2厘米、嘴长3厘米、宽3.7厘米。通体紫里透红,以竹段、竹节、竹叶作装饰,壶身稳重挺拔,壶嘴刚直遒劲,壶盖合口严密。壶腹阴刻“单吴生作羊豆用享”篆体八字,署“曼生”楷书款。壶盖内钤阳文篆书“万泉”二字。曼生壶在我国紫砂工艺史上独树一帜。1977年以前未见过出土实物,传世多有赝品,为此,王坫山墓出土的这件曼生壶十分珍贵。
世人评价
传世“曼生壶”,无论是诗,是文,或是金石、砖瓦文字,都是写刻在壶的腹部或肩部,而且满肩、满腹,占据空间较大,非常显眼,再加上署款“曼生”、“曼生铭”、“阿曼陀室”,或“曼生为七芗题”等等,都是刻在壶身最为引人注目的位置,格外突出。尤其值得特别指出的是
陈鸿寿一反宜兴紫砂工艺的传统作法,竟将壶底中央钤盖陶人印记的部位盖上自己的大印“阿曼陀室”,而把制陶人的印章移在壶盖里或壶把下腹部,如不留意,往往是看不到的。
台湾省殷庐收藏之曼生壶多达十余件,诸如:
杨彭年款陈曼生铭紫砂圆笠壶、杨彭年款陈曼生铭紫砂合欢壶,线条简洁、做工规整,刀法纯熟、刻工精细,壶底印“阿曼陀室”,运刀犹如雷霆万钧,显得雄健朴茂,金石味十足;壶把下方“彭年”小印;此壶当“名士名工”壶中的精品。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