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坡是一位林学家和森林生态学家,长期从事森林自然更新规律和森林采伐利用方式的研究。他在
四川省高山森林方面提出了分区、分带经营和森林经营利用的方式。杨玉坡主持的
长江防护林技术配套研究和生态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专题,199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他的专著《长江上游(川江)防护林研究》得到了好评。杨玉坡已发表论文、报告、专著、译著等共计126篇。
人物生平
杨玉坡,1932年12月25日生于
盐城市伍佑镇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自6岁起在父亲杨右亭的私塾内读书长达5年,对他以后的文字功夫打下了良好基础。1947年在
江苏省盐城中学学习,随校南迁
泰州市。初中毕业后,考取了上海杨思中学高中班。1950年抱着绿化祖国大好山河的决心,他考入了前台湾中央大学森林系,后改为
南京大学农学院,经过1952年院系调整,1954年3月提前毕业于南京林学院(现
南京林业大学),分配到林业部调查设计局森林综合调查队,参加当时中苏合作的
大兴安岭航空调查和综合考察工作。杨玉坡足迹遍及祖国西南、东北和南方的许多林区,也登临过欧洲阿尔卑斯山和日本富士山,观察了多种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的森林分布特点,他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
60年代以来,他长期坚持在
四川省西部天然林区进行森林和迹地生态定位观测以及迹地人工更新技术和模拟天然林恢复的研究,并在米亚罗、
大渡河、
翁达、凉北等天然林区开展大面积迹地更新生产试验(会战),系统全面地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他以后山地营林学术思想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自1956年起他与别人合作,在《
林业科学》等刊物上陆续发表论文。1978年以前,国内虽政治运动不断,在艰苦的环境中,他能坚持业务学习,不断深入生产实际,开展科学试验研究,发表了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报告和专著,受到林学界的赞誉。
80年代以来,他与李承彪等人合作发表了《四川森林地理分区》的研究成果,主持了《四川森林》的编著,以及后来的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技术的攻关研究。他从森林调查员、调查队长、课题研究组长、室主任到
四川省林业科学院副院长、院长,
四川省林业厅副总工程师,同时还担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林业专业组成员(1978年至今),1995-1998年任国家科技奖励林业评审委员会委员、林业部第三、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IUFRO)成员(1979至今),
中国林学会第四、五、七届理事、中国森林生态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林业出版社特约编审、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学术顾问(1985-1998),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四届常委,省林学会第三、四届、省生态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省科技顾问(1983-1994年)、《
林业科学》、《中国森林》、《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编委、《
四川省林业科技》主编、
北京林业大学和
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1992-1994)、四川联合大学(1995年至今)、中南林学院兼职教授(1994年至今)等职务,获四川省林业科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技术职称。1990年主持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山地
森林保护与管理学术会议,并主编中、英文版论文集。已发表论文、报告、专著、译著等共计126篇。
1950-1954年 在南京林学院林学系学习。
1954-1957年 在林业部森林综合调查队,任调查员。
1957-1962年 在林业部第八森林经管理查大队,任调查员,调查队长。
1962-1970年 在
四川省林业科学院,任课题研究组长,林业部西南采伐更新规程修订组组长
1970-1982年 任四川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室负责人、主任。四川省林业区划办公室副主任。
1982-1983年 任四川省林业科学院副院长,
四川省林业厅区划办公室副主任。
1983-1988年 任四川省林业科学院院长,《四川森林》主编。
1986-1992年 任长江防护林研究总负责人,四川省林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员)。
1992-1996年 任
四川省林业厅副总工程师,四川省林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江防护林研究总负责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6-1998年 任二滩水电库区库岸防护林项目负责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科学成就
揭示了中国西部主要天然林区森林更新规律
自1954年开始,他与李承彪等人对
东北地区、西南及南方林区的
落叶松、
白桦、
蒙古栎、
冷杉属、
云杉、
南方铁杉、
北美红杉、
红桦、
山杨、
高山栎、
油松、
高山松、云南松、
马尾松、常绿阔叶林等建群树种的天然更新规律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研究地域之广,树种之多,内容之深,在国内外均不多见。特别是对西南高山林区的冷杉、云杉、高山松等更新规律的系统研究成果,属国内首次发表。他提出的森林更新特性的概念、森林更新阶段性划分、森林更新与森林群落的发育关系、冷杉、云杉森林更新连续性、波动性、斑块性等特点和规律,以及森林更新规律与森林演替规律的异同性等具有创新性,较大地丰富了森林学、森林生态学和
种群生态学的内涵。他在《
林业科学》1956年4期上发表的《西南高山地区冷杉云杉林冠下天然更新的初步观察》论文中,明确地提出了“森林扩展式更新”的论点,即在自然状态下,森林沿林缘向外逐渐、波浪式、连续式延伸,呈“三角式断面”。这一现象的发现,不仅阐明了顶极森林群落的扩展演替的过程和特点,而且对山地森林的经营措施的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四川森林地理区划提供理论指导
四川省地处中国
亚热带西部地区,南方北方的森林植物均沿山脉、水系彼此延伸、交错和混杂。因此四川拥有全国绝大多数的裸子植物种类。并且
热带成分和
温带成分共存,形成了一种特异的群落组合现象。杨玉坡根据他和同仁们在四川各地长期、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于1962年完成了四川森林地理区划油印本,1981年正式发表在西南
师范大学的学报上。在《四川森林分区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明确提出了3带8区23个小区的划分,这一区划客观地反映了四川森林地理分布的规律性、分异性。在这一研究成果中,作者巧妙地处理了区划理论上关于带区等争论问题,并且还发展了森林地理学中的若干理论。例如他根据多年研究,明确提出了“
四川省森林是
亚热带山地型森林”这一新的科学论断,他将四川森林的性质、特点和作用给予了明确的定位,同时也给四川森林地理区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带区结合”的分区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全国森林地理区划亦有借鉴意义。在森林地理分区的基础上,他又参与主持了“四川林业区划”的研制工作,对四川森林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各种决策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现正广泛应用于四川林业生产建设的分类经营上。
初步提出高山天然林经营发展的技术体系
60年代初期,杨玉坡根据他对西南高山森林和迹地更新多年研究的结果,结合他人实践经验,运用于天然更新的规律性和人工更新技术的模拟试验研究。并积极主持参与高山森林和迹地的气象、土壤、水文、植被、树种特性等生态定位观测研究,这一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站当时国内为数极少,几乎与国际上的类似研究同步。他率领多学科的课题组同仁周德彰等在米亚罗生产单位,承包高山树种育苗技术试验,冒着风险,战胜无数困难,终于获得成功。综合试验区苗木的发芽率、保存率、整齐度、
生长势均超过当时高山各生产单位水平,迹地植苗更新试验也得到显著成效,成活率、保存率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超过当时生产单位的成效一倍多,也超过当时
苏联有关
云杉造林的保存率,在当时省内外影响很大。后来在他主持下,又经过大面积生产试验,迹地恢复成效大大提高,成片更新森林茁壮成长。1970 年以来他主持引种
日本落叶松试验,在高山林区和
四川省各地均成效显著。
西南天然林采伐利用方式
一直是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他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西南高山森林历次采伐利用方式的演变历程,再根据山地森林分布特点和规律性,以及森林类型的结构功能和林下层片的特点和异质性,创造性的提出保持森林骨架,维护森林环境的学术观点,划留各种防护林。明确提出海拔3500米以上、阳坡、干旱河谷上方、草地中块状森林等应严格划留并禁伐。对于能利用的林分,明确提出实行山地环带式和以林型为依据,而采用不同强度的采伐,以择伐为主,择伐和小块状皆伐相结合。他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和赞同,并写进1982年的《森林采伐更新规程》中。
长江是
中原地区极为重要的河流,它的兴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针对长江中上游森林植被的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杨玉坡受命主持“七五”、“八五”长江防护林攻关课题的可行性研究,他与银承忠等一道深刻分析了长江流域森林分布特点、林业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他认为长江防护林建设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不同于“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和平原农田防护林等。在参阅了国内外关于防护林研究和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
长江防护林攻关的总目标在于如何合理布局,达到更好的保土、涵水的功能。基于这一总的目标,提出了“布局、结构、模式、效益、调控”的具体目标:重视长江流域的本底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视生态学原理的具体应用和试验示范基地、模式的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着眼于大流域—中流域—小流域—集水区—坡面的多层多级控制研究。他强调应根据长江流域森林地理分布规律性和群落结构功能作用,研究防护林体系合理布局。重视“骨干防护林带”布局和各种地形地貌以及地类的布局,从而形成了防护林配置技术、营建技术、人工模拟技术、效益监测的评价技术、林分调控技术和低效防护林改造技术等,为
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了成套技术体系、治理模式和示范样板。
联合攻关
杨玉坡作为长江防护林课题的课题的总负责人,与长江中上游云、贵、川、渝、湘、鄂6省、
直辖市和
中国科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四川联合大学等众多科研、教学、设计、管理、生产等部门的专家、领导和生产者组成一个700多人的攻关队伍,多学科多专业联合攻关,并已取得多项重大科技成果。
人物评价
杨玉坡和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一样,热爱祖国和人民,工作勤奋、坚韧不拔、学术思想活跃、观察事物敏锐。他在深入林区进行林分调查观测时,能抓住关键,在
川中丘陵区他观察到
柏木等密闭林分,由于没有及时调控,林下草木植物消失,地表侵蚀细沟明显,他当场与同行者展开讨论,并指出此即“低效防护林分”的新概念。在主持高山森林迹地恢复技术研究时,认为“抚育工作”是提高高山更新保存率的关键技术,因此,强调在抚育方式和时间上做文章。他从研究树种特性、建群特点、更新途径和迹地植被演潜入手入手手,研究如何提高更新幼苗的保存率和稳定性,以及更新幼苗与迹地植被的依存关系等。他提出的
冷杉属、
云杉更新技术措施,使原来3年后保存率只有30%左右上升到80%以上。他制定制定订出,不同地理区域森林人工更新技术的差异性及其指标与措施。
在学术论文创作上,他坚持有实际研究、有充分的数据佐证,才执笔成文,初稿写成后均放置多日甚至数年,才送出发表。《论川西高山林区采伐迹地人工更新的问题》、《川滇云南松更新的研究》、《论四川高山森林采伐方式问题》等有相当分量和学术价值的论文报告,都是经过多年,甚至10多年的验证后才正式发表。杨玉坡之所以能在有关学术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最可贵之处,就是不断的学习,广采百家之长,不断的总结多方面的经验,提炼升华,使之条
物理化学,规范化。他积极参与和主持的国家、省内关于森林采伐更新规程的考察、研讨和制订,以及多种技术培训活动和讲学活动等,通过这些纽带桥梁作用将理论与技术传给广大青年工作者。此外,他很注意从实践中去检验、印证这些成果的正确性,再加以丰富和提高,从而更接近实际。
杨玉坡接受很多涉及面广、技术复杂,而且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科研任务,都能够出色地完成并获得重大成果,这与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善于团结各方面的专家共事的结果。得到学学学界的好评。现在他虽年事已高,但仍在和同志们一道工作,去研究和探索新时期林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林业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
主要论著
1 杨玉坡,叶兆庆,钱国喜。西南高山地区
冷杉属、云杉林冠下天然更新的初步观察。林业科学,1956,2(4):337~354.
2 杨玉坡,李承彪,徐润青。四川大小金川
冷杉、
云杉林木结实规律性的初步研究。林业科学,1960,6(3):193~199.
3 杨玉坡,徐润青,李承彪。川滇云南松更新的研究。林业科学,1963,8(3):238~247.
4 杨玉坡,李承彪,钟荣松等。论
川西高山林区采伐迹地人工更新的问题。见:
中国林学会主编.196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64,99~111.
5 李承彪,杨玉坡。
四川省马尾松天然更新规律性初步研究。
植物生态学与
地植物学丛刊,1966,4(1):142~150.
6 杨玉坡,周德彰,梁罕超等。
云杉、
冷杉属、
北美红杉等树种。北京:农业出版社,1976.
7 杨玉坡,李承彪,周君壳等。四川植被(林业部分).
成都市: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获得荣誉
早期引种栽植的
日本落叶松,经过10多年生长,现已采伐利用,创造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获得了林业部肯定和省1978年科学大会表彰。
他亲自主持的
长江防护林技术配套研究和生态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专题,1998年度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长江上游(川江)防护林研究》专著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