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岩蜥
鬣蜥科岩蜥属的动物
新疆岩蜥(Laudakia Stoliczkana Blanford),又名新疆蜥,是鬣蜥科岩蜥属的动物。雄性全长140+222毫米,雌性132+206毫米。新疆岩蜥体型较大,四肢健壮,指趾发达,尾圆柱形。头略呈三角形,鼻孔位于近吻端两侧,眼大而适中,耳孔较大。尾被覆起棱大鳞,每4环组成一节。新疆岩蜥多生活于荒漠地带,以洞穴为生,昼行性,晴天日出后开始活动。
新疆岩蜥以植食性为主,兼食少量动物性食物。主要繁殖方式为卵生。垂直分布范围从海拔100米的吐鲁番市到1760米的哈密星星峡。新疆岩蜥奔跑快捷,善于攀援,常在树干、灌丛和岩壁上觅食。
形态特征
全长雄性(140 + 222) mm(新疆库尔勒),雌性(132+ 206)mm(哈密市庙儿沟)。
体型较大,背腹扁平,四肢健壮,指趾及爪发达,尾圆柱形。头略呈三角形,鼻孔较小,位于近吻端两侧,开口向外后方;眼大小适中;耳孔较大,略小于眼径,无外耳道,鼓膜位于表面。吻鳞宽大于高,上缘弧形;头背鳞片大小不一,吻背者最大,眶背面者最小,均平滑无棱;吻背与额部(两眶背面中间区域)略隆起。顶眼鳞在头顶中央略大,围以一圈小粒鳞,顶眼鳞上一小白点即顶眼。头侧鼻鳞较大.鼻孔位于其后半部,恰在吻棱下方;鼻鳞前方与吻鳞间相隔2枚小鳞;上睫脊发达,几乎平伸向外,不明显上翘;眼下方有一行起棱鳞片,此行鳞片与上唇鳞之间有2-3行平滑小鳞;部鳞片较大,部分鳞片具棱;耳孔前缘及上缘有少数锥鳞;颌角、颞角、颈背及颈侧均有若干成丛锥鳞,极为显著;上唇鳞每侧11-15枚。头腹前端颏鳞几近圆形,仅下(后)缘略窄,中央或有一小窝;下唇鳞是头腹最大鳞片,每侧11-14枚,与下唇鳞平行的鳞片有5-6行,愈往内侧愈小,逐渐过渡到颔部的细小粒鳞;头腹鳞片均平滑;没有喉褶与领围。躯干背面脊区鳞片较大,具棱,鳞棱相连成纵线,由前向后斜向中线;脊区两侧背鳞细小亦具棱;体侧鳞片远小于背鳞几,具棱,鳞尖略翘出。躯干腹面鳞片大于脊鳞及体侧鳞片,平滑无棱,呈整齐的横排,且斜向中线。雄性有肛前胼鳞。四肢中等发达,前后肢贴体相向时,指趾超越甚多,后肢贴体前伸达肩前;四肢背外侧被覆强烈起棱鳞片,外侧者棱尖翘出如刺;四肢内侧鳞片棱弱,股内侧鳞片平滑;指趾发达,指式4\u003e3\u003e5\u003e2\u003e1,趾式4\u003e5\u003e3\u003e2\u003e1,爪侧扁尖锐。尾圆柱形,基部微平扁,被覆起棱大鳞,尾腹者棱弱,各鳞排列呈环,每4环组成一节。
液浸标本通体浅褐色,背面散以黑褐细点,体背及四肢背面尤为密集,头背者稀疏;腹面带黄白色,头腹灰褐色,前部散以较大浅棕点斑;上下唇缘浅棕色,有黑褐色略呈横斑;尾有黑褐与浅褐相间环纹。
与塔里木岩蜥全体分析
新疆岩蜥和塔里木岩蜥全体、肌肉与皮肤中18种元素分析比较(Determination and Comparison of 18 Elements in Body, Muscle and Skin of Laudakia stoliczkana and Laudakia tarimensis from Xinjiang)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新疆岩蜥(Laudakia stoliczkana Blanford)和塔里木岩蜥(Laudakia tarimensis Zugmayer)全体、肌肉与皮肤中的K、Ca、Na、Mg、Fe、Zn、Mn、Sr、Cu、Mo、Cr、Ba、Co、V、Pb、Cd、Ni及Be 18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这两种岩蜥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都比较丰富,其中K、Ca、Na、Mg、Fe、Zn、Sr、Mn、Cr、Br、Cu、Co、Mo含量比较高,而有毒元素Al、Pb、Ni和Cd的含量甚低。在这两种岩蜥全体、肌肉与皮肤三种样品中全体样品元素含量最高,但各元素含量的差异不明显。对两种岩蜥体内人体必需而具有抗癌作用的Fe、Zn、Sr、Mn等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比较发现,新疆岩蜥分别为168.36、94.14、78.12、44.28μg/g,塔里木岩蜥分别为338.22、183.16、88.44、32.46μg/g。塔里木岩蜥中的Fe、Zn、Sr含量高于新疆岩蜥,而新疆岩蜥的Mn含量高于塔里木岩蜥。新疆岩蜥和塔里木岩蜥作为中药及维吾尔医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及应用前景,并讨论了这些元素与其药用机理的关系,为这两种药用岩蜥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食物
新疆岩蜥以昆虫及部分齿类为食,偶食家禽,其牙尖锐,具3个牙尖。草食性者(如鬣蜥)的牙冠宽,呈叶状,具锯齿状切缘。以软体动物门甲壳亚门为食者(如凯门蜥属〔Dracaena〕)于腭後部有钝圆的牙用以碾碎。其下腭各牙内侧有纵沟或褶用以引出毒液。新疆岩蜥的牙生于上腭骨、前腭骨及牙骨的边缘,少数种生于腭上。胚胎期前腭骨上有「卵牙」,从吻部向前突出,用于钻破卵壳,孵出後即退化。牙著生的方式多为侧生式,部分种为顶生式,避役的两眼可独立运动。新疆岩蜥有盐腺用以排出矿物质盐。肩带存在。
运动
新疆岩蜥具四足,後肢肌肉有力,能迅速奔跑及迅速改变跑动方向,Cnemidophorus属时速达24公里(15哩)。有几科新疆岩蜥身体延长,四肢缩短,乃至无肢体。铅山壁虎鬣蜥属(Uta)及Acanthodactylus属的趾上多缘饰以增加其表面积并防止陷入沙中,壁虎能在垂直的玻璃板上爬行。避役每足5趾,藉皮肤构成的蹼分为内外两组,在後肢外侧3趾、内侧2趾各成一组,前肢反之,适于抓握树枝。某些地栖鬣蜥及agamids能以两条後肢奔跑,奔跑时尾伸向後上方以保持平衡。鬣蜥科(飞蜥属)体侧有皮膜,可滑翔。新疆岩蜥雄体具成对的交接器官──半阴茎王蜥能跑过短距离的水面。
习性
新疆岩蜥生境各异,生活于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沙漠及海岛中均可见。仅存的海生种为加拉帕戈斯群岛𫛭(Galapagos Islands)的海鬣蜥,食海藻。有几种新疆岩蜥部分水栖,食淡水生物。对新疆岩蜥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为温度,许多种有其「最适温度」,会晒太阳以升高体温,使之高于气温。生活于寒冷地区的种冬眠。昼长对新疆岩蜥亦有影响。大部分新疆岩蜥为卵生,卵产于所挖穴中,树木、岩石的裂缝中,或落叶层下。有些新疆岩蜥(尤其是生活于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者)为卵胎生或胎生。多无护卵习性。
新疆岩蜥昼间活动,铅山壁虎多在薄暮至破晓之间活动,并能发出大声(而大部分新疆岩蜥不能发声)。新疆岩蜥的捕食方式为静候或搜寻。许多新疆岩蜥能将尾部自割,断下的尾能迅速扭动以分散捕食者的注意,新疆岩蜥得以逃脱。许多新疆岩蜥有领域行为(包括领域表演)或求偶表演。许多种有股孔,可能用来分泌化学物质以吸引异性。新疆岩蜥对于人的经济意义不大。某些鬣蜥可食,有些可制革。壁虎栖于居室,可捕害虫,但可能传播沙门氏菌。新疆岩蜥是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材料,又常饲为玩赏动物。
与蛇的区别是
新疆岩蜥下颌骨的左右两半以骨缝结合,不能活动,口不能张大。蛇的下颌骨左右两半以韧带相连,彼此间可拉开,这是蛇的口可以张得很大的原因之一。
新疆岩蜥一般具有四肢,即使四肢都退化无存的种类,其体内必有前肢带(肩带)的残余。蛇一般不具四肢,即使有后肢残余的种类,其体内也绝没有前肢带的残余。新疆岩蜥多具有活动的上眼睑和下眼睑,眼睛可以自由启闭。蛇的上下眼睑愈合为一透明的薄膜,罩在眼睛外面,看起来,蛇眼永远是睁开的。
新疆岩蜥多数种类的舌头都较宽大肥厚。蛇的舌头都很细长,前端分叉甚深,基部位于鞘内,常通过口前端的缺刻处时伸时缩,借以搜集外界(主要是食物)的“气味”分子,送入锄鼻器产生嗅觉。
新疆岩蜥一般都有外耳孔,即使没有,也可从外表看出鼓膜的所在。蛇没有外耳也没有鼓膜,所以外表上看不出听觉器官的痕迹。
新疆岩蜥的尾巴都较长,一般约等于(或仅略短于)头体长,或为头体长的2~3倍。蛇的尾巴相对较短,为体长的 1/2到1/4(即尾长占全长的1/ 3 ~1/ 5)。
生态习性
繁殖与寿命
新疆岩蜥类具交接器,行体内受精。一般在春末夏初进行交配繁殖。有的种类的精子可在雌体内保持活力数年,交配一次后可连续数年产出受精卵。在一部分新疆岩蜥中只发现雌性个体,据研究,它们是行孤雌繁殖的种类。这类新疆岩蜥的染色体往往是异倍体。有的正常行两性繁殖的种类,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会改行孤雌繁殖,据认为,孤雌繁殖有利于全体成员都参与产生后代,有利于迅速扩大种群,占据生存领域。
新疆岩蜥系卵生(oviparous)、一般于夏季产卵于温暖潮湿而隐蔽的地方。卵数由一二枚到十几枚不等。卵的大小与该种个体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壁虎科的卵略近圆形,卵壳钙质较多,壳硬而脆。其他各种新疆岩蜥的卵多为长椭圆形,壳革质而柔韧。
有的新疆岩蜥卵在母体输卵管后段(“子宫”)就开始发育,直到产出仔蜥,叫做卵胎生(Ovoviviparous)。石龙子科中不少种类为卵胎生,其余各科新疆岩蜥多为卵生。同一属中有的种类为卵生,另一些种类则为卵胎生。譬如南蜥属多线南蜥(Mabuya multifasciata)为卵胎生,多凌南蜥(M.multicarinata)为卵生。又如滑蜥属中两个相近种秦岭滑蜥(Scincella. tsinlingensis)为卵胎生,而康定滑蜥(S.Potanini)却为卵生。我国特产动物鳄蜥(shinisaurus crocosilurus)在当年年底仔蜥就在母体输卵管内发育成熟,但延滞到第二年5月才产生母体外。解剖怀孕后期的鳄蜥,成熟仔蜥已无卵黄,而母体输卵管壁布满微血管网。可能发育后期的仔蜥依靠母体提供营养,应属于少数胎生(Viviparous)新疆岩蜥之一。
活动与摄食
新疆岩蜥是变温动物,在温带寒带生活的新疆岩蜥于冬季进入休眠状态,表现出季节活动的变化。在热带活的新疆岩蜥,由于气候温暖,可终年进行活动。但在特别炎热和干燥的地方,也有夏眠的现象,以度过高温干燥和食物缺乏的恶劣环境。可分为白昼活动、夜晚活动与晨昏活动三种类型。不同活动类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食物对象的活动习性及其他一些因素。
新疆岩蜥的活动范围很局限。新疆岩蜥往往只在几株树之间活动。据研究过的几种地面活动的新疆岩蜥,如多线南蜥等,活动范围平均在1,000平方米左右。有的种类还表现出年龄的差异。刚孵出的蜓(Sphenomorplus)多在孵化地水域附近活动,成年后才转移到较远的林中活动。
新疆岩蜥吃动物性食物,主要是各种昆虫。铅山壁虎类(Gekkonids)夜晚活动,以鳞翅目等昆虫为食物。也有一部分新疆岩蜥如鬣蜥(Agam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由于大多数种类捕吃大量昆虫,新疆岩蜥在控制害虫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很多人以为新疆岩蜥是有毒动物,这是不对的。全世界6000种新疆岩蜥中,已知只有两种有毒毒蜥,隶属于毒蜥科(Helodermatidae),且都分布在北美及中美洲
尾的自截与再生
新疆岩蜥在遭遇敌害或受到严重干扰时,常常把尾巴断掉,断尾不停跳动吸引敌害的注意,它自己却逃之夭夭。
这种现象叫做自截,可认为是一种逃避敌害的保护性适应。自截可在尾巴的任何部位发生。但断尾的地方并不是在两个尾椎骨之间的关节处,而发生于同一椎体中部的特殊软骨横隔处。这种特殊横隔构造在尾椎骨骨化过程中形成,因尾部肌肉强烈收缩而断开。软骨横隔的细胞终生保持胚胎组织的特性,可以不断分化。所以尾断开后又可自该处再生出一新的尾巴。再生尾中没有分节的尾椎骨,而只是一根连续的骨棱,鳞片的排列及构造也与原尾巴不同。有时候,尾巴并未完全断掉,于是,软骨横隔自伤处不断分化再生,产生另一只甚至两只尾巴,形成分叉尾的现象。我国壁虎科蛇蜥科、新疆岩蜥科及石龙子科的新疆岩蜥,都有自截与再生能力。
变色与发声
新疆岩蜥的变色能力很强,特别是避役类(Chamaeleons)以其善于变色获得“避役”的美名。我国的蚌西树蜥与龙蜥多数也有变色能力,其中新疆岩蜥(Calots versicolor)在阳光照射的干燥地方通身颜色变浅而头颈部发红,当转入阴湿地方后,红色逐渐消失,通身颜色逐渐变暗。新疆岩蜥的变色是一种非随意的生理行为变化。它与光照的强弱、温度的改变、动物本身的兴奋程度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等有关。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与塔里木岩蜥全体分析
食物
运动
习性
与蛇的区别是
生态习性
繁殖与寿命
活动与摄食
尾的自截与再生
变色与发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