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筱斋(1896年-1932年) ,原名崔兴忠,今
长丰县造甲乡人,1924年秋在芜湖工读学校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广州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员,中共合肥地方党组织的创建人。1929年参加过著名的“
六霍起义”,领导过合肥北乡双河集农民暴动。1932年因坏人告密被捕。
生平履历
幼年随父就读私塾,后到合肥第六师范学校继续深造。结业后回乡任私塾教师。1913年先后在寿县山家岗岳父叶家私塾和肥北崔氏宗祠私塾教书多年。1924年春,到芜湖工读学校木科学习。一边学习文化和木工技术,一边走上社会,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1月,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到合肥北乡开展农民活动。以教书为名,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他经常走东家串西家,深入茅舍草棚,与农民促膝相谈,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编写革命歌曲《小放牛》,启发他们的思想觉悟。1926年,受组织选派前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曾到
彭湃领导的农运中心
陆丰市、
韶关市等地实习。同年9月,结业回安徽合肥。一度入洪仙小学任教,开展学生运动。同年冬,奉命回到家乡崔大圩,成立中共合肥特支(属六安县委领导)任支部书记。不久,接到中央农业部指示,秘密成立“安徽省农民运动委员会”,任主任委员。办公地点就设在家中,每半月用密写的书信,向中央农民部汇报一次。1929年10月,受党组织派遣,到六、霍地区指导农民运动。他同
徐百川一起,参加了
诸佛庵镇兵变和著名的
六霍起义,组建红三十三师,曾一度担任红三十三师政治部宣传工作。1930年2月,奉命回
合肥市,任合肥中心县委委员兼肥北区委书记。随后在双河集建立北区农民协会、北区共青团、双河妇女协会。1931年,借纪念
国际劳动节,组织双河、造甲店地区的农民协会会员1000余人进行了游行示威。通过各种渠道在崔大圩秘密建立造枪所,发动党员和农会会员筹款购买枪支。1932年春,组织领导双河集暴动,他率领200多名赤卫队员,500多名红枪会会员和1000多名农会会员,冲开双河集伪联保办事处和团防局。4月12日,扒粮斗争在纵横30多里的双河集地区全面展开。5月,
中国国民党当局调集大批正规军,妄图扑灭农民暴动的烈火。他带领
赤卫队和游击队奋勇抵抗,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后因敌众我寡,只得分散隐蔽活动。8月,他转移到山家岗,行踪被侦探窥悉,不幸被捕。8月9日,深夜被秘密杀害。
人物事迹
崔筱斋,原名崔兴忠,1896年8月生于安徽省
合肥市北乡(现属
长丰县)崔大圩一个雇农家庭。兄弟三人,崔筱斋居长。父亲崔化明是一个塾师,收入微薄,难以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担,只得租种崔氏祠堂的土地。崔筱斋和两个弟弟跟随母亲披星戴月,勤劳耕种,终不得温饱。生活的苦涩,地主的敲诈,苛税的盘剥,使他产生一种强烈反抗的心理。
父亲见他爱憎分明,有志上进,便把他留在身边,忙时种地,闲时读书。崔筱斋刻苦好学,发愤攻读,几年之后,学业进步很快。于是,全家省吃俭用,又送他到合肥第六师范学校继续深造。结业后,回乡任私塾教师。1913年崔筱斋结婚后,先后在寿县山家岗岳父叶家私塾和肥北崔氏宗祠私塾教书多年。
五四运动爆发后,各种新思潮在全国城乡竞相传播。崔筱斋怀着急切的求知心情,与在
合肥市的好友取得联系,设法弄到《
新青年》、《新学生》以及一些宣传反封建、提倡民主和科学的进步书刊,如饥似渴地阅读,从而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觉悟,增强了信念。
1924年春,崔筱斋到芜湖工读学校木科学习。其间,他一边学习文化和木工技术,一边走向社会,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进一步接受先进思想的熏陶,很快成长为一名进步青年。是年秋,崔筱斋在
芜湖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全身心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之中。
1925年1月,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崔筱斋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合肥北乡开展农民运动。他以教书为名,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他经常走东家串西家,深入茅舍草棚,与农民促膝相谈,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唤醒农民的思想觉悟。他根据青年农民的特点,亲自编写革命歌曲《小放牛》向青年农民教唱。
崔筱斋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农民的教书先生”。由于崔筱斋坚持不懈地宣传鼓动,广大群众逐渐认识到,只有组织起来才能翻身得解放。
1926年四五月间,组织上决定选派崔筱斋等16人前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崔筱斋全神贯注地聆听毛泽东讲授中国农民问题。学习期间,崔筱斋专心致志,虚心好学,多次在党小组会上和讨论中发言,表示决心学好农民运动的理论和方法,为开展农民运动做出贡献。
为了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崔筱斋和学员们一起,在
肖楚女的带领下,来到
海丰县、
韶关市等地实习。同时,他还和学员们一起努力学习军事知识,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由于崔筱斋各方面表现突出,被评为该期优秀学员。
同年9月,在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结业后,崔筱斋被派回安徽合肥。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他一度在鸿仙小学任教,并在校长何世球掩护下,开展学生运动。
同年冬,崔筱斋奉命回到家乡崔大圩,成立中共肥北特支(属中共六安县委领导),崔筱斋任特支书记。不久,崔筱斋和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回来的同学,接到中共农民部指示,秘密成立安徽省农民运动委员会(属中共中央农民部领导),崔筱斋每半月用密写的书信,向中央农民部汇报一次。同时,中央农民部也将全国革命形势和农运状况以及对安徽农运工作的指示,及时用密写的书信寄给他。由于崔筱斋积极工作,一年之内,先后组织成立双河集、造甲店和陈刘集等农民协会。
1927年2月,国民革命军击败
孙传芳部后,前锋迫近安徽,崔筱斋积极动员农民响应北伐战争。3月初,北伐军进抵
安庆市,各地农民公开活动,广泛开展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3月7日,按中央农民部指示,撤销原安徽省农民运动委员会,正式成立安徽省农民协会筹备处。至此,崔筱斋领导的这一秘密组织,完成了历史使命。
1929年10月,根据党中央指示,中共六安中心县委成立。崔筱斋受党组织派遣,到六、霍地区指导农民运动。他同
徐百川一起,参加了诸佛庵兵变和著名的
六霍起义。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组建后,崔筱斋曾一度担负红三十三师政治部的宣传工作。
1930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决定成立
合肥市中心县委,统一领导合肥、
庐江县、
舒城县、
凤台县和
阜阳市等六个县的革命斗争,崔筱斋奉命回合肥,任合肥中心县委委员兼肥北区委书记。
1931年春,在崔筱斋等的领导下,合肥北乡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为显示农民协会的巨大威力,肥北区委决定借纪念
国际劳动节之机,召开农民大会。5月1日晨,双河、造甲店地区的农民协会会员1000余人,从四面八方涌向李老家双土地庙会场。会上,崔筱斋作了报告,讲述五一劳动节的来历,鼓励大家发扬革命传统,同土豪劣绅作不调和的斗争。会后,他带领会员进行了游行示威。
接着,崔筱斋又领导了双河地区的长工举行罢工斗争。为了宣传革命道理,启发和引导长工斗争,坚定长工们的斗争信念,崔筱斋还亲自编写和教唱《帮工歌》.
6月夏收季节、双河集、造甲店、肖凤集、青龙厂等地的数百名长工,挺直了长期被压弯的腰杆,向地主老财发出了第一声怒吼——罢工。金黄的麦穗无人收割,罢工的浪潮却不断高涨。地主又怕又急,出于无奈,只好派出代表向农民协会求情,答应改善长工的生活条件,增加工钱20%,夏季每人发给一条毛巾。罢工的胜利,提高了农民协会的威信。
为了进一步做好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崔筱斋还通过各种渠道解决枪支问题。他在崔大圩秘密建立了造枪所,还专程前往武汉,通过中共地下组织从
汉阳兵工厂聘请一名技师。此外,他还发动共产党员和农民协会会员筹款购买枪支,发动群众夺取地主武装的枪支,并选派一批有经验的农民协会会员,打入地主控制的“红枪会”,分散瓦解了“红枪会”,并在此基础上成立
赤卫队。是年底,农民协会已有长短枪150多支。
1932年春,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召开扩大会议,崔筱斋参加了会议。会上,他汇报了双河集暴动的准备情况。会议决定,乘农民青黄不接、缺粮断炊之际,开展春荒斗争,在此基础上举行暴动,建立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并委派李星三(即张志一)前往合肥北乡,加强领导。
4月7日,
合肥市地区革命斗争史上有名的双河集暴动,在崔筱斋、李星三等的领导下,揭开了序幕。数十面鲜艳的红旗迎风飘动,200多名赤卫队员,500多名红枪会会员和1000多名农民协会会员,手持步枪、
红缨枪、大刀、
长矛,向双河集联保办事处和团防局冲去。消息传开,这一带的土豪劣绅惊恐万分,六神无主。
4月12日,扒粮斗争在纵横30多里的双河集地区全面展开。从费家岗到翟家庙,从崔瓦屋到造甲店,打土豪的队员昂首挺胸,分粮食的农民川流不息,到处呈现出一片热气腾腾的翻身景象。至此,双河集暴动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这次暴动,沉重地打击了地主豪绅和当地的封建势力力,震撼
中国国民党在肥北、
定南县、寿东南的反动统治,为安徽革命斗争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双河集暴动后,国民党当局异常惊慌,急忙从
合肥市、
寿县调集大批正规军,并纠集
白龙镇、元集、埠里和
下塘集四个民团,一齐向双河集扑来,妄图扑灭农民运动的烈火。崔筱斋和李星三等人带领赤卫队员奋勇抵抗,多次打退民团的进攻。
敌人恼羞成怒,增派兵力,连续反扑。暴动指挥部分析了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决定化整为零,一部分分散隐蔽,坚持地下斗争,一部分由崔筱斋带领转移到寿县边界进行游击战争,采取灵活机动战术,巧与敌人周旋。
游击队刚刚转移,敌人就闯进了村子,到处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双河集、崔圩子等13个村庄被烧成废墟。崔筱斋的亲属被捕,许多参加暴动的农民被抓被杀,数千人无家可归。
4月19日下午,崔筱斋率部从寿县
下塘集附近转移到松树岗一带。不料消息走漏,下塘集敌区大队长、团防局长叶奋九,立即纠集吴山庙、杨庙、钱集等地“联庄会”反动武装千余人,奔袭松树岗。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崔筱斋决定将部队分散隐蔽,待天黑后袭击敌人。叶奋九民团前部赶到
松树岗一带,由于害怕游击队设有埋伏,未敢轻举妄动。是日夜,游击队员扛来一门火炮,装进两升炸药,又装进一些秤砣和铁片,对准敌人驻扎的小更楼射击。“轰”的一声,墙土飞溅,敌人吓得乱作一团,不敢还击。直到第二天中午,敌人才开始反攻。他们仗着人多、枪多、子弹多的优势,疯狂地向游击队扑来。反动局长叶奋九嚎叫:“抓住崔筱斋有赏!”面对强大的攻势,崔筱斋一面组织还击,一面选择突围方向,并乘机率部转移到
肥东县境内。
敌人又调来更多的正规军进行“清剿”。为保存革命力量,崔筱斋运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避实击虚的机动战术,坚持斗争。但因游击队远离苏区,孤立无援,武器弹药奇缺,伤亡很大,只得分散活动。
崔筱斋先在埠里西郢孜亲友家隐蔽20多天,后又转移到山家岗妻弟叶子南家,组织上曾三次派人前来与他联系,均因情况变化未能成功。
叶奋九对崔筱斋恨之入骨,一面派出侦探四处窥探,一面到处张贴告示,悬赏通缉。不幸,崔筱斋行踪被其窥悉。1932年8月7日黎明,叶奋九民团包围了叶子南的住处。崔筱斋拔出手枪,准备冲杀,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捕。
敌人将崔筱斋关在下塘集团防局看守所,叶奋九亲自审讯,严刑拷打,妄图迫使崔筱斋供出革命同志的下落和中共地下组织。在遭到崔筱斋严词拒绝后,敌人又以死相威胁。崔筱斋视死如归,大义凛然,面对凶恶的敌人,慷慨陈词,坚信“革命终究会成功”。
1932年8月9日深夜,敌人打开了牢门。崔筱斋知道最后的时刻已到,镇定自若,坦然迈开大步,昂首前进,一路高唱《
国际歌》,并高呼“打倒
中国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
皇帝”等口号,从容就义,时年36岁。
人物纪念
我县崔筱斋烈士生平事迹生动感人,已入选位于合肥
蜀山烈士陵园内的安徽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11月4日,省委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处处长朱贵平等一行在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孟芳的陪同下,来到崔筱斋烈士的家乡——
长丰县造甲乡,征集崔筱斋烈士相关历史图片、影像资料及文物,以备进行全面展示和永久馆藏。造甲乡相关负责人热情接待了朱处长一行,详细介绍了崔筱斋烈士的生平事迹,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崔筱斋烈士历史档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