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承喜(최승희,1911年11月24日-1969年8月8日)是
韩国舞蹈家、舞蹈教育家。她是开拓朝鲜现代舞蹈的先驱,被誉为朝鲜第一位现代舞蹈家。
1926年春天,崔承喜的哥哥带着她在汉城看了一场
日本现代舞者石井漠(IshiiBaku)的演出,让她爱上了舞蹈。15岁时,崔承喜追随石井漠去日本学习舞蹈。1929年,崔承喜回到朝鲜开办舞踊研究所,18岁即成为朝鲜第一位现代舞蹈家。1931年,就在崔承喜继续舞蹈学习并树立自己作为表演者名望的时候,嫁给了朝鲜政治激进分子安麦(An Mak),他后来成为一个公认的
社会主义作家。1930年至1932年,崔承喜举办公演三次。作品中包括了标榜要将“”
民族舞蹈现代化”的《灵山舞》。1946年春,崔承喜逃离汉城,和她的学生金白峰一道乘坐
渔船穿过
黄海抵达北朝鲜。1951年3月17日,
中央戏剧学院崔承喜舞蹈研究班正式办学,崔承喜为班主任。1952年,崔承喜离开中国,回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8年9月,由崔承喜担任总导演演出的朝鲜音乐舞蹈史诗《我光荣的祖国》获得成功。1969年8月8日,崔承喜因病去世。
20世纪50年代初,崔承喜因为在“反美战争中的艺术”贡献,被北朝鲜政府授予“人民演员”称号。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1年11月24日,崔承喜生于
汉阳(今韩国
首尔特别市)一个富裕家庭,那时,
日本对
朝鲜的殖民统治已经一年有余了。她后来在西江女子高中上学,1926年春天,崔承喜的哥哥带着她在汉城看了一场日本现代舞者石井漠(IshiiBaku)的演出,让她爱上了舞蹈。虽然父母持反对意见,但受到哥哥的鼓励,15岁的崔承喜追随石井漠去日本学习舞蹈,在8年的舞蹈学习中,她要么跟随石井漠的舞蹈团,要么以独立舞者的身份和其他团体合作,在汉城和
东京表演过。
舞蹈经历
1929年,崔承喜回到朝鲜开办舞踊研究所,18岁即成为朝鲜第一位现代舞蹈家。1931年,就在崔承喜继续舞蹈学习并树立自己作为表演者名望的时候,嫁给了
朝鲜政治激进分子安麦(An Mak),他后来成为一个公认的
社会主义作家。安麦对崔承喜的舞蹈
职业发展帮助很大,让她迅速成为一个流行的女明星,出现在诸如文具、化妆品和零食之类的广告中。1930年至1932年,崔承喜举办公演三次。作品中包括了标榜要将“”
民族舞蹈现代化”的《灵山舞》。1945年3月31日,崔承喜和
梅兰芳曾就中国舞蹈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兼涉了从戏曲中脱胎而来的中国古典舞建设问题。
1946年春,崔承喜和许多朝鲜人一同回到了
美国军队占领下的
汉阳。她随即申请赴北朝鲜,以和在
平壤工作的丈夫团聚,但美国人拒绝批准。崔承喜乃逃离汉城,化装成农妇,和她的学生金白峰一道乘坐
渔船穿过
黄海抵达北朝鲜。同年,崔承喜在平壤大同江畔创建“国立崔承喜舞蹈研究所”(1952年改为崔承喜舞蹈学校,为
平壤音乐舞蹈大学的前身),培养
朝鲜第一代舞蹈家。1949年12月2日,崔承喜出席亚洲民主妇联的朝鲜代表团来到北京(即原
北平市),崔承喜也率领舞蹈研究所的学生来了。抵京后,她在北京饭店和中南海三次献演,表演12部舞蹈,其中除了一个佛教舞蹈和一个中国舞蹈外,都是朝鲜
民族舞蹈。
1950年6月25日,
朝鲜战争爆发。当时,尚在
苏联演出的崔承喜等40余名舞蹈演员迅速提前返国,在
平壤匆匆演出一次后就奔赴前方,首先到
汉阳为庆祝它的解放而演出,接着全团又分成五个慰问队随军南下,由于身染重病,崔承喜被安排回平壤暂时休养。1951年3月17日,在中国文化部和
中央戏剧学院直接领导之下,中央戏剧学院崔承喜舞蹈研究班正式办学,崔承喜为班主任,任务是培养中朝舞蹈艺术干部,同时展开创作和演出(包括中国舞的研究和整理)。1952年,崔承喜离开中国,回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8年9月,由崔承喜担任总导演演出的朝鲜音乐舞蹈史诗《我光荣的祖国》获得成功。1969年8月8日,崔承喜因病去世。
主要作品
人物影响
对中国现代舞蹈的影响
在中国现代舞蹈艺术发展中,1951年3月17日(也有说法是3月1日和15日),
中央戏剧学院崔承喜舞蹈研究班开办是一个里程碑事件,从该班走出了新中国第一代舞蹈界拓荒者,也奠定现代专业舞蹈教育课程模式。她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舞蹈家之一,她离开祖国为兄弟的中国服务。她的教学为中国古典舞的建设起到了启蒙性的作用。
对舞蹈艺术的贡献
在
朝鲜民族舞蹈历史上,崔承喜及其舞蹈把原有的具有很浓厚的现实文化性质的传统舞蹈文化如作为传统舞蹈类型的宫廷舞蹈、宗教舞蹈、艺能舞蹈(又称教坊舞蹈)、民俗舞蹈等提升并超越文化使之成为具有艺术文化特征的艺术舞蹈而且将其发展成为20世纪朝鲜民族舞蹈的主流。
从民族舞蹈的角度崔承喜在20世纪朝鲜民族舞蹈的历史发展中主导了具有艺术自律、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艺术舞蹈创作了大量的舞蹈作品;创造了再构成、再创造、创造等三种层次的舞蹈创作方法;开辟了舞剧、舞蹈诗、舞蹈
组曲、舞蹈史诗等舞蹈种类;打造作为舞蹈动作训练体系的“基础”及其形成的方法;开拓具有基础理论、中介理论、实技理论等较系统而科学的
朝鲜民族舞蹈史论领域;形成了贯穿着独到的哲学思想和美学主张的舞蹈观使其以丰富的实践特色和多样的舞蹈作品、舞蹈训练体系、严谨的理论等成为朝鲜民族乃至东方民族无界的舞蹈而影响了东方国家。
从艺术文化的角度来说由于崔承喜开拓和发展了艺术舞蹈使原有的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和余兴物的舞蹈同其他艺术文化一样堂堂正正地成为表现人类精神和思想的真正的艺术舞蹈从而使舞蹈艺术在艺术文化中占据了坚实的地位。正是崔承喜及其舞蹈艺术在20世纪后半期
朝鲜半岛南北分裂的情况下推进形成了朝鲜、
韩国、中国等多元舞蹈传播和发展的格局。
个人生活
崔承喜父亲是诗人,哥哥是散文家。
人物纪念
2003年,崔承喜的遗体入葬朝鲜
爱国烈士陵园。2011年,朝鲜举行隆重纪念崔承喜诞辰百年的活动,对这位伟大的舞蹈家表达敬意。而
kbs在1998年9月专门播出周末特辑《活着的神话舞姬》,全面回顾崔承喜在中国的舞蹈实践。
人物荣誉
人物评价
崔承喜先生将以她丰富的经验,以她不断的研究、创作和表演的实践帮助中国舞蹈艺术提高一步。(时任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
欧阳予倩评)
(崔承喜是)艺术战线上来中国的志愿军(郭沫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