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镇位于山东冠县北18公里,北与
临清市烟店镇接壤,西与
北馆陶镇毗邻,总面积51.6平方公里,耕地4.5万亩,沙荒面积1.8万亩,辖33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
清水在
北魏时期为清渊县治。唐初为避
李渊刘渊讳,
清渊县改称
清水县,为清水县治。撤销清水县后划入
冠氏县为清水镇。明清明期清水镇属清渊乡。民国时期先后称清水区、第八区。建国初期为第五区。1958年2月改置清水乡。后为清水人民公社。1962年复称区。1971年再改清水公社。1984年改称清水镇。
清水镇地处鲁西平原,位于山东冠县北部18公里处。北与
中原地区轴承之都山东烟店接壤,西与本县历史文化古镇
北馆陶镇毗邻。全镇总面积51.6平方公里,耕地4.5万亩,沙荒面积1.8万亩,辖33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是
鲁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潜力较强的乡镇之一。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创新求发展,建设和谐、富庶文明的活力清水为执政思想,牢固树立“生态立镇”建设环境优美清水的意识,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转化废除弃资源,治理
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同时,努力创建环境优美型乡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区内基础设施完善,电力,水利,交通,通讯都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属于经济待开发的一片热土。
由于清水临近轴承之都中国最大轴承制造基地与销售基地山东烟店,所以很多清水人利用此优势在清水建立轴承
锻造厂,如今的清水镇素有“中国轴承锻造第一镇”的美誉。
张其隆(1928~1989),今清水镇锡华村人。幼时读书务农。1945年2月参军入伍,先任
八路军、解放军某部战士、班长、警卫员。194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因作战勇敢,两次被评为团模范。1949年12月,任郑州军分区政治部保卫科侦察员。后在
军分区文化速成学校学习半年。1952年,任
河南省军区军政干校指导员。1955年3月,入郑州第四炮校学习1年,毕业后先后任40军120师400炮团榴弹营教导员、
站前区武装部第二政委。1976年7月转业到
冠县,先后任贾镇公社革委副主任、县人民医院院长。1981年12月任政协冠县委员会副主席,1987年2月任政协冠县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系解放军第
40军会代表,
山东省模范转业军人。他在担任
冠县人民医院院长期间,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工作勤奋,对人对己要求都很严。
王志浩(1916~1994),原名鹏程,曾用名王心奎,今清水镇柳行头村人。1935年在临清
山东省立第六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校党支部负责人。1937年中学毕业后,在
冠县发动群众,组建武装,开展
抗日活动。1939年1月,任
八路军第129师筑先纵队营教导员。当年调回冠县工作,任中共冠县县委宣传副部长、组织部长,1940年3月,任冠县
县委书记。1945年8月,任中共冀南(鲁西北)地委委员、组织部长。1947年秋,奉命随军南下,途中任南下新兵纵队副政委。1948年9月后,任中共桐柏区三地委副书记、中共
河南省南阳地委组织部长、河南省总工会副主席。1953年6月后,任华中钢铁公司党委副书记、中共湖北省委工业部副部长。1960年9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代部长。嗣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1979年7月,任中共
湖北省委书记,后为中共湖北省顾问委员会委员。1987年离休。
周泊,字子发,明代清渊乡三里(今清水一带)人。其人性情恬淡,有俊才。1540年(嘉靖十九年)中
举人。再参加
进士试时,听说权相
严嵩纵子作恶的丑闻,感慨说:“这难道是我求官的时候吗?”于是放弃考试,绝意功名。后其朋友
殷士儋居权位,又劝他出来作官,他以笑置之,说:“我当初既然不参加科试,现在难道还能为五斗米折腰吗?”终不仕。
耿锡华(1919~1945),原
冀南军区命名的杀敌英雄。生于今清水镇锡华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幼随父务农,后以卖馍馍维持生计。193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以推馍馍车子为掩护,为中共组织传递文件、张贴
标语、散发传单。建立村农会时,被推举为会长。组建村民兵队,任教导员。1943年,西焦庄及周边村庄建立民兵联防大队,任联防大队长。1944年,率联防大队配合
八路军主力两个连作战,歼灭日伪军80多名,身负重伤,被授予冀鲁豫边区“杀敌英雄”称号。不久,调任区武委会主任。1945年7月9日,馆、堂、莘、临4县的日伪军500余人合围西焦庄,他在突围时身中数弹,在与日伪军肉搏中壮烈牺牲。冠县抗日政府为纪念他,决定将西焦庄改名为“锡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