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墓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元朝末年“大汉”政权的缔造者——大汉皇帝陈友谅的墓地,位于
武汉长江大桥蛇山引桥的南侧,是武汉市唯一的封建帝王陵墓。墓穴
坐北朝南,墓的前方有巍峨的石牌坊,正面横书“江汉先英”,背面横书“三楚雄风”。
1908年,革命党人万耀煌、耿仲钊等发现此墓。
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
湖北省内务司议请整修,次年建成完工。1948年6月,中华民国
湖北省民政厅拨款再次对墓地进行整修。1956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在原湖北省内务司1913年对墓园进行整修的基础上给予修。同年11月5日,陈友谅墓被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再度进行了修复。1998年6月,有关部门对陈友谅墓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还增加了“陈友谅生平事略”的
碑石。
陈友谅墓位于
武汉长江大桥蛇山引桥的南侧,离武昌桥头堡不远,
坐北朝南。如果按照
帝王陵来衡量,整个墓地,陈友谅墓无疑算是“缩型景观”。但是,在亡国之君中,这座
陈友谅之墓应该是相当可以的。
墓的前方向南,有巍峨的石牌坊,正面横书“江汉先英”,背面横书“三楚雄风”。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英雄的崇拜与敬仰。由此经过16级石阶,就是呈红色的圆形墓冢,墓冢前有2米多高“大汉陈友谅墓”的墓碑。
1908年 (光绪三十四年)革命党人万耀煌、耿仲钊等发现此墓。
辛亥革命胜利后,
湖北省内务司于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议请整修,次年建成完工。解放后,武汉市人民政府1956年在原湖北省内务司1913年对墓园进行整修的基础上给予修葺。
“文革”期间墓堆一度被毁,又于1981年重新修复。1998年6月有关部门对陈友谅墓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还增加了“陈友谅生平事略”
碑石,墓右侧还有武汉市人民政府1956年立的“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碑。
据说这里只是
陈友谅的
衣冠冢,但好歹也还是历史人物的真正遗迹。陈友谅建立了“大汉”,尽管只有四年。此人靠的是自己的勇武投身农民起义,屡建战功,最后终至于称帝。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武汉市都应当重视这处遗迹,宣传这处遗迹,这对武汉的旅游业也是大有好处的。
今天,这落满枯枝败叶的陈友谅墓与
武汉长江大桥上车水马龙的喧嚣相比,着实显得有些凋零冷清。每天这桥上南来北往的过客,谁又会想到?在他们脚下还长眠着这么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呢,更何况这里还是北伐战争时期的革命烈士
陈定一的墓地!
陈友谅(1320年——1363年),湖北阳人,系
红巾军起义领袖,“大汉”政权的缔造者。渔家出身的他,年轻时曾在县内当小吏,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陈友谅参加了由
徐寿辉领导的
红巾军,后因战功卓著升为元帅。之后,陈友谅率部连克
江西省、安徽、
福建省、
浙江省的大片地区。可是不久,陈友谅却在红巾军内部制造分化瓦解清除异己,先是杀了徐寿辉左右侍臣,并挟持徐寿辉,自封汉王(1358年)。1360年又杀了徐寿辉,自立为帝,建国号“大汉”。随后,
陈友谅一面抗元,一面跟
朱元璋争夺天下。陈友谅在反元战争中不仅善于团结
汉族地主阶级,争取了包括
兵部尚书黄昭和
进士解观等人在他的麾下。然而,由于军中将士对他篡权夺位之举多有不满,纷纷倒戈投向朱元璋,致使对朱作战连连败北。1363年,陈友谅在
鄱阳湖的战斗中流矢身亡,遗体由部将
张定边运回武昌,葬于今天的
蛇山南麓。
陈友谅死后,其旧属拥戴其子
陈理在武昌称帝。1364年,朱元璋兵临武昌城下,
汉军在洪山战败,陈理出城投降。历时四年的大汉政权终结,武昌作为大汉
首都的历史也就此结束。据说翌年,
朱元璋曾亲临陈友谅墓祭奠,并题“人修天定”四字于墓前。到明朝末年时,陈友谅墓已被
禾本科杂草湮没,少有人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