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村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四批),位于古徽州府府治所在地——歙县的西北部,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21公里。许村历史悠久,源于东汉,古名富资里,溪、任公村。现保存较为完好的元明清时期古建筑有200余处。民间文化底蕴丰富,特色民俗活动有舞狮、舞龙(板凳龙、草龙)、舞大刀、嬉花灯。截至2019年末,许村镇户籍人口为9260人。2020年6月,许村镇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历史沿革
唐、宋代时期,属宁泰乡。
元至明嘉靖年间,属衮绣乡。
明万历后,复属宁泰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置许村乡。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置许村区。
1949年10月,置许村镇。
1952年8月,分设五昌庙、许村、塔山、跳石乡,属许村区。
1955年12月,五昌庙乡并入许村乡,属
黄山区,跳石乡并入霞丰乡,属溪头区,后并入许村乡。
1958年10月,隶属上丰公社。
1959年2月,设立许村管理区。
1961年1月,成立许村公社;同年8月,许村公社划出前村大队、塔山大队设立塔山公社。
1983年3月,撤销许村公社设立许村乡。
1984年10月,撤销许村乡设立许村镇。
1992年2月,塔山乡并入许村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许村镇辖5个行政村:许村、岭、跳石、塔山、前村,下设8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许村镇辖5个行政村:许村、跳石村、塔山村、前村、箬岭村, 镇人民政府驻许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许村镇地处
歙县西北部,东与
上丰乡相邻,南与
富堨镇相接,西与徽州区呈坎镇相连,北与黄山区接壤,行政区域面积68.5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许村镇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低山
丘陵为主。最高峰位于黑门尖,海拔1400米;最低点位于塔山村,海拔150米。
气候
许村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降水量1946毫米,无霜期年平均225天,主导风向为北风,最大风速为9级。
水文
许村镇境内昉溪水为富资河上游,发源于
黄山山脉的箸岭头、黑门尖等山峰南麓,由北向南流入富堨镇,境内河道长约25千米。
自然灾害
许村镇主要自然灾害有
洪灾、旱灾、风灾、
2008年中国雪灾、
霜冻、山体滑坡等。
自然资源
2011年,许村镇有耕地面积9046亩,其中水田7978亩,旱地1068亩。
人口
2011年末,许村镇总人口967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32人,城镇化率5.5%。另有流动人口626人。总人口中,男性4981人,占51.5%;女性4692人,占48.5%;14岁以下1306人,占13.5%;15—64岁5852人,占60.5%;65岁以上2515人,占26%。总人口中,以
汉族为主,达9617人,占99.4%;有苗、
布依族、水等9个少数民族,共56人,占0.6%。2011年,
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6.4%,
人口自然增长率1.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0人。2017年末,许村镇常住人口为8760人。截至2019年末,许村镇
户籍人口为926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许村镇完成财政总收入390万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6万元,比上年增长50%。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
营业税51万元,
企业所得税9万元。人均财政收入403元,比上年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7224元。
2019年,许村镇有工业企业2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
农业
2011年,许村镇实现农业
总产值6712万元,比上年增长5%。许村镇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水稻种植面积7888亩,产量3671吨。
经济作物以油菜、茶叶、贡菊、烟草等为主。2011年,茶园面积6826亩,茶叶产量289吨,塔山村烟草基地600亩,产量58吨。2011年,生猪饲养量1.5万头,年末存栏8000头;家禽饲养量5.2万羽。
工业
2011年,许村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6亿元,比上年增长7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186人。
商业
2011年末,许村镇有商业网点108个,从业人员142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296万元,比上年增长12%。
金融业
2011年末,许村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各项贷款余额649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许村镇有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212人,专任教师10人;小学3所,在校生400人,专任教师3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00人,专任教师共5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398万元,比上年增长12%。
文体事业
2011年末,许村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5个,各类图书室10个,藏书3万册;音乐、美术、书法、
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62人。2011年末,5个行政村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2204户,入户率达68%。2011年末,许村镇有体育场地5处,农民健身体育场1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许村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个,其中卫生院1所,卫生室3个,卫生所1个;病床14张,
固定资产总值12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5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
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2人。2011年,
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72万人次。2011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8872人,参合率97.06%。
社会保障
2011年,许村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户,人数42人,支出16.4万元,比上年增长11%,月人均325元;城市
医疗救助4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57人次,共支出2.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4户,人数470人,支出86.7万元,比上年增长30%,月人均154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0万元,比上年增长15%。敬老院1个,床位35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28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社会保险5178人,参保率92.7%。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许村镇有邮政局1个,业务收入57万元。征订报纸、期刊500份(册)。电信企业1家,固定电话用户22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67.6%;移动电话用户6402户。
交通运输
2011年,许村镇境内许村至县城公路1条,长16千米;“村村通”公路3条,总长22千米。
乡镇发展
2007年,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重农稳镇、工贸活镇、生态立镇、旅游兴镇”的战略目标,积极开展“落实推进年”和“三大建设推进年”活动,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真抓实干,以着力实施旅游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动力,认真抓好
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土地城建、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00.5万元,其中财政13.9万元,国税35.1万元,地税5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46元;招商引资新签项目3个,协议资金2900万元,到位资金1070万元,其中入县开发区项目1个;统计年度出生79人,政策外出生4人,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94.94%,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97.1%。农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水利、道路等各项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2011年,许村镇完成财政总收入390万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6万元,比上年增长50%。人均财政收入403元,比上年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7224元。2019年,许村镇有工业企业2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
历史文化
1996年,许村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6年,在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的名录里,
许村古建筑群列入其中,包括了
高阳廊桥、五马坊、大观亭、薇省坊、观察第、
大邦伯祠等十五处元明清古建筑。其中观察第是纪念
许姓当道员的祖先而立的支祠,现辟为许村博物馆,1997年由许村籍博士
许靖华捐资维修。许村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委员会已经成立。古镇许村历史上是
徽州通往
安庆市、
池州市的必经之地。许村古村落的形成有1500多年的历史,至今留存着元、明、清建筑200余处,其中有石牌坊8座,砖门坊3座、亭阁1座,廊桥1座,
石拱桥2座,祠堂古民居多处,其中双洞
高阳廊桥是元代许友山所建,风格别致,彩画迷人;明代五马坊、双寿承恩坊雕有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明代的大观亭为省级重点文保单位,亭的一二层楼板、大梁上绘有“双龙戏珠”等清晰的图案,底层四壁还有“八卦图”,在众多的明清古民居内,如许世达宅、许本智宅等,都有精美的
砖雕、
木雕和古家具,在昉溪桥边还有一巨大磐石迎河而立,名为“任公钓台”,据查这是南朝文学家
任昉隐居许村垂钓石上而得名。许村镇因镇人民政府因位于许村而得名,地处
黄山主脉箬岭南麓,唐以前即为歙北要冲,曾名“昉溪源”、“任公村”。
荣誉称号
2020年6月,许村镇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