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村地处
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岛东南部,西距
普陀区沈家门镇10公里,北距普陀山6.5公里,位于普陀山、沈家门、朱家尖海上旅游金三角热点区域。村处山岙,村区原有七星寺,故村名寺岙。
据传最早为
董姓居民,清
乾隆从浙江奉化迁此定居,已有200年历史。后
舟山岛及
宁波市、
温州市、
台州市等地居民陆续迁入,在此定居,其姓氏有78个之多,以
胡姓人口为最多。
分居姆岭、万顺、寺基、南沙、小田湾、黄家、矸门潭、梅岭下8个自然村。50年代初属朱家尖乡;1956年成立寺岙、南沙两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初分两个生产队,1960年合并为寺岙大队,1967年改名为东风大队,均属朱家尖人民公社;1983年为朱家尖乡东风村;1985年复名寺岙村。现隶属朱家尖镇。1992年,全村376户、1053人。耕地438亩,林业用地1833亩。村民以从事农业为主,山地多,种植粮棉,兼营运输、
渔业等。
寺岙村为著名风景村,是普陀山、朱家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佳景点之一,背靠黑松林,面对大沙滩。在村东南并列着
东沙群岛、南沙、千沙、里沙、青沙5大沙滩,号称十里金沙。其中南沙、千沙两大沙滩为寺岙村所属。两沙滩的岸上全为
海砂覆盖,沙地上长满
黑松,一条长约2公里余的绿色松林环绕海岸,空气清新,林地整洁,为游览佳处。松林前的南沙沙滩,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约300米,面积0.27平方公里,滩平如镜,砂细质纯,滩地坚实,可行汽车。滩前海域辽阔,水浅底平,水清潮缓,可建万人同浴的
海滨浴场。千沙沙滩南北长约1.1公里,东西宽约250米,面积约0.23平方公里。滩两旁角环抱,滩地砂质细腻松软,环境幽静,宜作体育运动场地。寺岙村东不到100米处的后门山岛上有一龙洞,洞长120余米,深30余米,幽深险峻,两崖壁直立陡峭,洞上有一天然石桥横跨,宽仅2米,海涛撞壁击崖,声如虎吼。洞上有一天然石桥横跨,宽仅2米。
由南沙、千沙组成的南沙小区是避暑度假、游览观光、海浴游泳、垂钓等理想场所,有东方夏威夷之称。80年代中期起组建的朱家尖旅游开发公司,对南沙小区进行专项重点开发,现电讯、供电、自来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已全部建成,电讯通过市区程控电话可直拨全国各大中城市;电力与舟山电网联网,日夜供电;自来水管道网已形成;公路自小区通过海上轮渡,汽车联通大陆公路网。现已建成淡风林、竹深小园、南和山庄3家高级宾馆,海滨浴场已投入使用,莲花洋大酒家、国际新闻中心度假村等一批旅游设施正在建造,国内外投资者瞄准这块黄金宝地,纷纷投资开发,寺岙村的南沙小区将成为国内外旅游热点地区。
村所在地古时因人口稀少,荒山
海滩多,到处可种地,鱼虾螺蟹伸手可取,故有大荒不愁饿,大乱不用逃之说。后因人口增多,土地贫瘠,村民生活渐趋贫困,1950年人均年收入仅30元。农业合作化时期,为改变穷困面貌,开始改造自然环境,首先将每年只能种一季稻,产量极低的200亩深水荡田改造成能种双季稻的良田,产量比提高2倍多。1964年在村党支部书记陈仁兴等一班人的带领下,利用荒山、海滩多的地理优势,绿化造林,大力发展养猪业,经过10余年的艰苦奋斗,至70年代末期,全村千余亩荒山全部绿化成林,养猪业有很大发展,最多年份人均饲养量达7.4头,成为当时普陀县著名养猪村。实行
改革开放后,采取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1992年,全村438亩耕地,其中种棉273亩,种植西瓜、
番薯、蚕桑、
葡萄、
柑橘等165亩。全村677个男女劳力,其中从事农业330人,占总数48.8%;从事捕鱼、养殖业102人,占15%;从事海陆运输业86人,占12.7%;经商55人,占8.1%;进乡村企业及工匠72人,占10.6%;外出做工32人,占4.7%。全村年总收入86万元,年人均收入816.7元,年劳均收入1270.3元。全村90%以上的户建有楼房。村集体积累40万元,村民已开始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渔民造船,要择吉日良辰。开工前,要用三牲福礼敬请天地神灵,向大木师傅敬酒、送“红包”。新船梁头(龙骨)定位时要披红挂彩;装淡水的“水舱”梁头合拢处要衬银洋(或铜板、铜钱),并用银钉(或铜钉)钉合,渔民称它为“船灵魂”,亦称“水灵魂”。最后一道工序装船“眼睛”,叫“定彩”。“定彩”也要选择吉期,并付给大木师傅双份工钱和“红包”。施工时要在船尾栏板上贴上“海不扬波”的横幅,由大木师博按五色彩条(五行)扎好的银钉,嵌钉好“眼睛”,用红布把“眼睛”蒙上。新船下水时,再揭去红布,称“启眼”,由身强力壮、父母双全(有福气)的几十名青壮年在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的气氛
中将船徐徐“赴水”(推入水中),谐音“富庶”,以示吉利。赴水时,东家站在船头上向木工师傅和围观者抛分馒头,即谓“新船下水抛馒头”。
孵鹅时农民要在窝旁放铁器(刀、剪之类)“镇邪”,要拣
涨潮时辰落窝的
鹅蛋作种,并且要将备孵的鹅蛋放在主妇用的围身布衩里,然后一齐放入孵窝,以为这样才可使小鹅一齐出窝。种鹅生蛋时,不能生一个拾一个,必须在窝里留一个,以为这样可防鹅娘歇窝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