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本纪
历代蜀王传记
《蜀王本纪》相传是西汉末扬雄所作书籍,但这本书在《汉书·艺文志》没有记载。《隋书》及新旧《唐书》把《蜀王本纪》归结到地理类书籍中,认为是记录蜀中地区掌故的地方志书,与正史中所记载的《蜀王本纪》不同,所以《隋书》《新唐书》“纪”皆写作“记”。
古蜀国时代,传说有五个王朝,扬雄《蜀王本纪》就有关于蚕丛、柏灌、鱼、杜宇、开明的记载。这些记载虽然简略,却为了解和探讨古蜀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蜀王本纪》初名《蜀本纪》,或省称《蜀纪》(见《华阳国志·序志》)。《蜀纪》,他书征引皆作《蜀记》,只是杂记蜀事之书,除记述有关王建事迹以外,还杂记与蜀王无关之事,所以此书只应称《蜀本纪》,唐人误增“王”字实属不当。
《蜀王本纪》对于古蜀国的记载给人怪力乱神、荒诞不经之感,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正是汉代蜀地流传的民间传说。后来晋代蜀地人常璩作《华阳国志》,记录了公元4世纪中叶以前中国西南地区的历史,其中《蜀志》中也记录了古蜀国史。常删改了一些神话故事,尽量使其走向正史化,但也受到《蜀王本纪》影响,留下蚕丛“其目纵”等奇异记载。
原文辑本
《蜀王本纪》
汉侍郎扬雄撰 明郑朴辑
杜宇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去。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时蜀民稀少。
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
望帝积百余岁,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杜宇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帝。帝生卢保,亦号开明
望帝去时子规鸣,故蜀人悲子规,鸣而思望帝。望帝,杜宇也,从天堕。
开明帝下至五代十国,有开明尚。始去帝号,复称王也。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徙蜀山。王无五丁,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号曰石牛。千人不能动,万人不能移。
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市秦惠文王张仪司马错定蜀,因筑成都而县之。成都在赤里街,张若徙置少城内。始造府县寺舍,令与长安同制。
秦惠王时,王建不降秦,秦亦无道出于蜀。蜀王从万余人,东猎褒谷,卒见秦惠王。秦王以金一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礼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贺曰:“土者,地也,秦当得蜀矣。”。
《秦惠王本纪》曰: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市。秦道得通,石牛之力也。后遣丞相张仪等随石牛道伐蜀焉。
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将其妻女适蜀。居蜀之后,不习水土,欲归。蜀王心爱其女,留之,乃作《伊鸣之声》六曲以舞之。
武都丈夫化为女子,颜色美好,盖山之精也。杜宇娶以为妻。不习水土,疾病欲归,蜀王留之。无几物故,王建发卒之武都担土,于成都郭中葬之。盖地三亩,高七丈,号曰武担以石作镜一枚表其墓,径一丈,高五尺。
于是,秦王知蜀王好色,乃献美女五人于蜀王。蜀王爱之,遣五丁迎女。还至梓潼县,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一丁引其尾,不出。五丁共引蛇,山乃崩,压五丁。五丁踏地大呼,秦王五女及迎送者皆上山,化为石,蜀王登台,望之不来,因名五妇侯台。蜀王亲埋作冢,皆致万石,以志其墓。
秦惠文王张仪司马错伐蜀。王开明拒战,不利,退走武阳,获之。
张仪伐蜀。王建开明战不胜,为仪所灭。
秦王诛蜀侯恽,后迎葬咸阳市。天雨,三月不通,因葬成都市
蜀人求雨,祠蜀侯必雨。
杜宇有鹦武舟。
秦为太白船万艘,欲以攻楚。
秦为舶万艘,欲攻楚。
秦昭襄王时,宕渠郡献长人,长二十五丈六尺。
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痢儿畔。女喜吞珠孕禹,副而生于县。涂山娶妻生子,名启。于今涂山有禹庙,亦为其母立庙。
老子文始真人著《老子五千言》。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宫寻吾。”今为青羊观是也。
江水为害,蜀守李冰天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桥下,二枚在水中,以厌水晶,因曰石犀里也。
李冰以秦时为蜀守,谓汶山为天彭阙,号曰天彭门。云亡者悉过其中,鬼神精灵数见。
县前有两石,对如阙,号曰彭门。
宣帝地节中,始穿盐井数十所。
关于作者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友爱镇)人。西汉哲学家、文学家、官吏。少好学,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四十余,始游京师长安,以文见召,奏《甘泉》、《河东》等赋。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扬雄是即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
扬雄著作:哲学领域《太玄》(模仿《周易》而作);思想领域《扬子法言》(模仿《论语》而作)、语言学领域《方言》;文字学领域《训》;音乐领域《琴清音》等著作传世。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原文辑本
关于作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