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石
唐宋时期的历史名石
紫金石主要产自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八公山一带的山脉,自北宋起有历史记载,其“纹理细密,温润细腻如玉,色彩凝重古雅,纹理华美多变”,是上乘的制砚石料。因此,紫金石一直用来做砚台,名为紫金砚,紫金石具有“质坚、泽润、发墨”三种丰韵天成的美质,并且在已发现的紫金石中有红、黄、紫、青、、黑色,可分为紫金、鱼子红、月白、黄金带、紫花带、花斑、蟹壳青、金黄、碧玉墨玉、黑子等十一种之多。它作为观赏石成为黑马杀出,开始于2010年的上海市世博会,安徽省淮南市选送的精品紫金石淮南子参展获奖。
紫金石主要赋存于震旦系与寒武系岩层中,从刘老碑组至崮山组地层中色彩艳丽、花纹别致、微层理发育的泥灰岩中都可以发现。其成份方解石90%,白云石5%,石英3%,泥铁质2%,莫氏硬度3至6。紫金石分布在八公山东麓刘老碑,郝家圩和八公山西麓闪家冲、龙茅冲一带。
基本介绍
宋高似孙《砚笺》云:“紫金石出临朐,色紫润
宋代李之彦米芾等都对紫金石有高度赞誉。
米芾《砚史》云:“紫金石砚,与右军砚无异,端出其下。”
内容
北宋杜绾所著《云林石谱》中记载:“寿春府寿春县,紫金山石出土中,色紫、琢为砚,甚发墨,叩之有声,余家旧有风字样砚,特轻薄,皆远古物也”。八公山产紫金砚,始于汉,盛于唐。由于八公山位居寿州,八公山紫金砚又被称作寿州紫金砚。宋代大文豪苏轼借得米芾所藏紫金砚,嘱其子入棺随葬。大书法家米芾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紫金帖》中曰:“新得紫金右军乡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果不复用此石矣!”“苏子瞻携吾紫金砚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此外,米芾的《宝晋英光集》卷八还载有杂志一则记此事:“吾年老才得紫金石,与余家所收右军砚无异,人间第一品也,端、歙皆其下”。清代大书画家郑板桥《题丁有煜砚铭》曰:“南唐宝石,为我良田,缜密以粟,清润而坚,麋丸起雾,麦光浮烟,万言日试,倚马待焉,降尔遐福,受禄于天,如山之寿,于万斯年”。经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三一三地质实验室抽样分析,紫金石含钙量很高,而且含有、、钾、碘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此石“质坚、润泽、发墨”三美丰韵天成。该石有红、黄、紫、绿、青、赭、黑等色,可分为紫金、鱼子红、月白、黄金带、紫金带、花斑、蟹壳青、金黄、碧玉墨玉、黑子等十一种之多。为了继承、弘扬紫金石制砚这一传统工艺,寿县紫金石艺研究所戚良伯、柏玉麟积极开发研究紫金石砚产品,大胆进行创新,开发出紫金砚精品,受到书画家、专家、学者和收藏家的好评和青睐。
历史记载
紫金石,呈紫、猪肝、褐紫、酱紫等色,间青绿或红黄花纹,有的有豆绿色圆眼,含瞳子、晕三五层,映日泛银星,石质坚硬而细腻,温润如玉,手拭如膏,泛墨如油。宋代李之彦米芾等都对紫金石高度赞赏。米芾《砚史》云:“紫金石砚,与右军砚无异,端出其下。”宋代大文豪苏轼借得米芾所藏紫金砚,嘱其子入棺随葬。”在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传世书法作品《紫金帖》中有:“苏子瞻携吾紫金砚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的记述,另米芾的《宝晋英光集》卷八也载有札记一则记述此事:“吾年老才得紫金石,与余家所收右军砚无异,人间第一品也,端、歙皆其下。”苏东坡与米芾均是大鉴赏家,由这两则有据可考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苏、米二人对紫金砚的喜爱程度。
《乡石帖》新得紫金右军乡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果不复来用此石矣。
一九七三年在元大都中出土的一方紫金砚,现存故宫博物院,这是当今面世的仅有的一方紫金石古砚。砚呈风字型,背面刻米芾铭文:“此琅琊紫金石制,在诸石之上,皆以为端,非也”。苏轼得元章(米芾,字元章)藏紫金石砚,嘱其子入棺,可见其厚爱至极。
发展历史
紫金石因石体呈紫色间现金色条纹而得名。主产于临沂市。在各类奇石中属高档石种,既可作珍贵的观赏品。
鉴赏紫金石要区分好产地,区分石头特性,制砚和观赏分开,砚石必须可以使用,下发为主,观赏为次。琅紫金自古和钻石很难区分,有朱砂紫,烟灰紫,遍体金星云母,映日金星,所以称作紫金。青州紫金出临朐县,有线似冰纹,多制茶盘工艺品,制砚下发下。砚界称作冰纹石。寿春紫金为金线,无金星,做观赏石可以,制砚下发下。从形、质、色、纹等几方面去欣赏,首先看是否是天然原石。紫金石天然原石色彩鲜明,熠生辉,具有皇家气派,石体表面平坦凹凸,无雕琢打磨痕迹;石形通体线条自然,或动感有势,或静态饱满,或伟岸雄壮;山形景观、人物肖像、动物形态、灵台仙境,文字图案等等都可做为观赏选购紫金石的参考。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内容
历史记载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