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州是中国历史上
南北朝时期设立的一个州,其治所最初位于赤坎城,即现在的安徽省固镇县新马桥镇仁和集。仁州的设立和废置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迁,包括
南梁、
北齐、
隋朝和
唐朝等。在唐朝初期,仁州曾短暂复置,但在
贞观八年(634年)最终被废除。
南朝梁普通五年至七年(524-526年)期间,仁州被首次设立。北齐时期,仁州从
徐州市分出,下辖鄿城郡和
谷阳郡。隋朝大业元年(605年),仁州被废除,其辖区并入徐州。
天宝武德四年(621年),
王世充再次设立仁州,治所设在
夏丘县,后改治
虹县。贞观八年(634年),仁州及其下辖的
龙亢县被废除,
谷阳县划归北谯州,虹县划归泗州。
在不同历史时期,仁州的行政区划有所变化。
北齐时期,仁州领有谷阳郡和
蕲城郡。
南梁陈太建五年(573年),仁州辖区包括蕲城郡和川郡。
北周时期,仁州领有谷阳、蕲城、龙亢三个郡。隋开皇三年,仁州的行政区划发生变化,领有蕲、龙亢、谷阳、
临淮四个县。
大业二年,仁州被撤销,谷阳、临淮两县改属
徐州市,临淮县并入谷阳县。唐武德四年,仁州复置,领有夏丘、谷阳两县,后又增设
虹县和
龙亢县,共领四个县。武德六年,
夏丘县被撤销。
贞观八年,仁州及龙亢县废除,虹县改属泗州,
谷阳县改属北谯州。
在仁州的历史上,有记录的
刺史包括李汪和王国稀,他们分别在武德和贞观年间担任此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