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案平议
古今医案平议
《古今医案平议(套装共3册)》是张山雷先生的力作,成书于20年代初。《古今(医案平议)(套装共3册)》凡四种,共十七卷,医案大多采自《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王孟英医案》等名著之中,内容涉及伤寒温热、内科杂病和外科病案等。张姓对所辑医案,逐一加以平议,阐发各案理法方药之精华,对其不足之处,亦中肯地予以批评,堪称医案著述中之佼佼者。是书曾作为兰溪中医学校的教材,故又名《治疗学》。
内容简介
《古今(医案平议)(套装共3册)》是张山雷先生的力作。医案大多采自《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王孟英医案》等名著之中,内容涉及伤寒温热、内科杂病和外科医案等。
中华名医医书合集。
图书目录
古今医案平议第一种之第一卷
伤寒温热门
感冒
感冒误表
感冒失音
古今医案平议第一种之第二卷
虚人感冒
太阳表证
太阳里证
古今医案平议第一种之第三卷
阳明热病
阳明腑证
古今医案平议第一种之第四卷
阳明腑证二
昏狂
古今医案平议第一种之第五卷
古今医案平议第一种之第六卷
湿温病
古今医案平议第一种之第七卷
时病痧、麻、痞子门
附山雷自定加减锡类散
古今医案平议第一种之第八卷
时病疟疾
暑热疟
湿痰疟
虚疟
疟类
古今医案平议第一种之第九卷
时病痢疾
暑热滞下
热毒重痢
虚痢
泄泻
湿阻泄泻
寒泄
虚泄
古今医案平议第一种之第十卷
时病霍乱
湿热霍乱
真寒霍乱
干霍乱
古今医案平议第二种之第一卷
内风类中风血冲脑经病门
古今医案平议第二种之第二卷
脱证
古今医案平议第二种之第三卷
眩晕门
古今医案平议第三种之第一卷
诸火门
肺火
燥火
胃火
肝胆火
古今医案平议第三种之第二卷
佚火
古今医案平议第四种之第一卷
绪言
对口
夭疽锐毒
上脑
百会疽
鬓角疽
骨槽风
古今医案平议第四种之第二卷
大头疫
时毒、发颐
少阳发、少阳疽
上石疽
失荣
咽喉口舌唇齿诸证
文摘
花粉、杏仁、甘草、桑白皮、玉竹地骨皮桔梗、枳壳、芦根、竹沥、枇杷叶。
【平议】千金葳汤,专为《伤寒论风温一节补出方药。仲师谓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皆阳明经热,津液耗伤之证。仲师未出方药,近贤谓白虎汤可以借用,自是正论。《千金要方》是方,以石膏为主,专清阳明经热,而以玉竹、白薇辅之,清滋退热,固是正法。唯麻黄羌活川芎温升发散,已与仲师所谓发汗已,身灼热之症情不合,且在热盛烁液之时,为害滋大。唯古人意中,谓阳明经病,亦是表证,且见风温二字,意谓外来之风,必当以风药驱之,而习用表药,唯有麻黄、羌、防,是其主将,不比近人治风热,能避温升而改用辛凉之荆、蒡诸物。朱奉议加葛根一味,与成聊摄注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一节。直以阳明断之同意,亦以葛根是阳明表药而用之。然升提有余,弊亦不小,是在古人制方之时。此证此药,已觉瑕瑜互见,利害同途。后人但见《千金要方》以此方治风温,而不辨证情,相率援例,终是为古人所愚。此条蔡姓之病,已得微汗,则麻、葛、独活,必嫌升散,虽去川,亦是不妥。且气逆而促,胸闷痰黏。玉竹滋腻,尤其助虐(古用蕤,是为阳明热炽伤津而设,今人肺家痰塞,胸痞闷,而亦用之。可乎?)。虽日口干,而胸闷痰黏者,必不引饮,石膏、花粉皆为毒药,况复舌苔黄浊而边白乎?
泄降潜阳一二味以驾驭之,终是功不补患。此病此方,必铸大错,吾不能为贤者讳也。
又夏老太太。中气虚馁,清阳不升,气痰上逆,眩晕,即经所谓上气不足,头为之苦倾是也。宗陈修园补中益气加减法。生黄芪、陈皮、天麻、炙草、柴胡、当归、制半夏、党参钩藤白术羚羊升麻(原变种)
【平议】既日气痰上逆而为眩晕,则是升之太过,岂可日清阳不升,上气不足?案语兰截,如何可以连贯而下?而方中天麻之降,竞与升、柴并行,太觉可骇。伯龙贤者,何以昧昧至此?又俞观察。阳明空虚,肝风眩晕。宜进辛甘化风,佐以镇摄补虚。桂枝尖三钱,焦芍药三钱,高丽参三钱,炙草一钱五分,大炙芪八钱,青龙骨四钱,紫石英八钱,杞子八钱,灵磁石四钱,全当归三钱,黑枣肉二钱。
【平议】此案补阴潜阳,甚为有力,然桂枝终是辛散,必非肝木不靖之内风所宜。此不可谓木得桂而枯者也。又产后月余,经水淋漓不止,时或暴下鲜血,头眩身浮,口渴不食,腹无痛楚。两尺滑短无力,滑为血虚,短为气虚,两关缓涩无力,为气血两虚。峻补气血,是为正治。大熟地八钱,炮姜一钱,蕲艾叶二钱,乌梅炭一钱,阿胶珠三钱,归身二钱,炙绵芪五钱,正丽参三钱,枯芍药三钱,炙草二钱,血余炭三钱,砂仁末一钱。三剂血全止,脉症均见递减,口渴渐止,饮食照常。因肝木虚阳上窜,头痛如劈,左关浮滑带数,固补之中,参入镇肝。服八剂,再拟丸方善后。乌鱼子骨五钱。杞子四钱,阿胶珠二钱,白术三钱,高丽参二钱,白芍三钱,大地黄五钱,炙草一钱五分,砂仁末一钱,牡蛎科四钱。
【平议】产后血虚动风,诚非大剂滋填不可。前一方补阴固摄,可谓尽美,何以血止胃开,而反致头痛如劈,盖尚少介类潜阳一着耳。此法固伯龙所极力阐明者。然偶尔遗漏,则缺略之弊即见,可谓捷于影响,此第二方之所以必去归、芪而加牡蛎也。
张氏医通》石顽治洋客巴慈明妇,产后眩晕心悸。神魂离散,若失藏府之状,开眼则遍身麻木,如在云雾中,必紧闭其目,似觉稍可,昼日烦燥,夜则安静。专事女科者,用四物等血药,则呕吐不食;更一医用姜、附等热药,则躁扰不宁。其脉虚大而数,按之则散。举之应指,此心火浮散之象。因难产后惊,痰饮乘虚袭人心包络中,留伏膈上,有人无出,所以绵延不已。盖目开则诸窍皆开,痰火堵塞心窍,所以神志无主:目闭则诸窍皆闭,痰火潜服不行,故得稍安。与东垣所言。合眼则阳气不行之麻木迥殊。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文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