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桥,原名“龙皇桥”,俗称“花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民国二十年(1931年)复修并更名为回龙桥,寓意“迂回龙脉,环抱村庄”。桥身为纯木结构伸臂梁式
廊桥,全长63.01米,宽3.86米,分为22间桥廊,呈弧形横卧于坪坦河上。桥北面设有齐檐柏枋板壁,桥南面则装有齐胸栏板和直长通棂窗。桥廊两侧设有长木凳供行人休憩。桥墩最初为木制,1974年维修时改为石墩。桥上饰有多幅彩绘作品,包括神话故事和当代图画。1959年,
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3年再次确认。1993年公布了其法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回龙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期,具体始建年代不详。1931年进行了重修工作,并正式命名为回龙桥。1974年的维修工程中,原有的条石护栏被替换为栏杆。回龙桥曾被称为“
廻龙桥”“龙春桥”,并在明朝时期已有“回龙桥”的名称记载。
回龙桥是一座纯木结构的伸臂梁式
廊桥,全长80米,宽约4米。桥身由东向西跨越贯城河,为二孔
石拱桥,其中东侧泄洪孔较小,上方设有引桥。桥面覆盖有重檐屋顶,建成通廓式的阁道共计二十七间,中央最大的一间可供行人休息和举行节庆活动。阁内原供奉“
张亚子”,因此又称文昌阁。桥两端和正中间各建有三个多角亭,均为三重檐设计,下层为四坡顶,中、上层为六角坡顶,顶部设有一至五个宝塔式楼阁,楼阁飞檐重叠,梁木和长廊均采用
杉木王搭建,通过榫卯技术紧密相连。桥上还绘制有丰富多彩的彩画。
相传,回龙桥是由一对相爱的
侗族姑娘培姣和
瑶族小伙阿高因爱情而牺牲的故事演变而来。两人因种族差异遭到阻挠,最终双双殉情,他们的灵魂化作了两条龙,形成了这座象征爱情的回龙桥。每当夜晚,桥就会出现,成为年轻人相聚的场所。然而,当两寨的头人试图破坏这一美好景象时,桥却坍塌了,从此永远屹立在渠水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