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4.8-5.60毫米,体宽1.56-2.4毫米。幼虫:幼虫四个龄期,初孵幼虫有食卵习性,当食料不足时,有自残现象。 auran
基本信息
中文名:二双斑唇瓢虫
拉丁学名:Chiloccrus lijugs Mulsant
功能类别:捕食性天敌
寄主昆虫:
矢尖蚧、
桑白蚧、
糠片蚧、
黑点蚧、茶长蛎、茶圆盾蚧、
野蔷薇白轮盾蚧、
褐软蚧、桔
绿绵蜡蚧形态特征
成虫:虫体近于心形,在肩附近最宽而后端狭窄、拱起。体长4.4-5.5毫米;体宽3.8-4.5毫米。头部黑色,上唇红棕色而前缘色泽较浅,在前胸背板覆盖之下两复眼之间有一橙黄色的横带。前胸背板黑色,但两前角的色泽较浅。小盾片黑色。鞘翅黑色,在鞘翅上各有两个橙红色的圆斑,位于中央之前,两斑成横线排列,内斑大而外斑小;斑近于圆形,有时两斑相连而成哑铃状。腹面胸部腹板黑色,
鞘翅目缘折及足均为黑色,腹部为红褐色。前胸背板基缘弓形,侧缘弧形,前角及后角钝圆。
雄性第5腹板后缘中部微凹,第6腹板宽圆凸出;
雌性第5腹板后缘略弧形凸出,第6腹板后缘圆弧形凸出。雄性外生殖器阳基的中叶自基部1/3处开始渐次减薄,微向下弯,末端尖锐,微向上弯;从正面看,两侧近于平行。自距基部的2/3以后缓慢收窄,末端尖细。侧叶与中叶几乎等长。弯管基半部成半圆形弯曲,端半部成弧形内弯,弯管端成钩状内弯,有膜状囊膜,近末端之前还有膜质的叶突。雌性生殖瓣较宽,外角明显。
卵:长椭圆形,卵壳表面有皱纹,卵长径0.46-0.52毫米,平均0.49毫米,横径0.90-1.04毫米,平均0.97毫米.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4.8-5.60毫米,体宽1.56-2.4毫米。头部黑色,前胸背板着生10枝毛刺,中胸背板着生8根毛刺,后胸及胸部1-6节均为6根毛刺。
蛹:体长2.23-3.46毫米,体宽1.86-2.62毫米,
裸蛹,外包、幼虫的脱皮壳,壳背开裂、蛹背
褐色,有光泽。
生物学特性
生活史
经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二双斑唇瓢虫一年可发生4代,有世代重叠现象。多以成虫在枝丫下,树干翘皮裂缝和凹陷等处越冬,也可以卵在雌成蚧壳下和以蛹在叶背、枝丫和树干上越冬。翌年3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越冬蛹开始羽化,3月中旬越冬成虫开始产卵.
生活习性
成虫:经饲养观察,成虫日夜均可羽化,多在上午6 -10时和下午4-8时羽化。刚羽化时,头、胸和足黑色、
鞘翅目黄色,胸腹部腹面浅黄色。羽化后2-3小时,每鞘翅仅留一
褐色斑,其余鞘翅变褐色,再过2小时左右,鞘翅棕色斑变为红色,其余鞘翅变为黑色。一生可交配多次,一次交配可终身产卵。每雌每天产卵少则1粒,多则达18粒。有间隔产卵习性,间隔期10-55天不等。产卵前期17-104天,平均40.03天;产卵量3-465粒。平均94.41粒,产卵历期4-125天,平均52.5天,成虫寿命23-222天。平均124.71天。经调查,田间雌虫多于雄虫,雌虫/雄虫为2.11:1。
卵:卵散产或成堆产。产卵时雌成虫先食掉雌成蚧,:然后产卵于介壳下,并分泌粘液粘住。也可产卵于雄介壳上和丝网中。卵初产时为淡黄色,渐变为橙黄色,孵化前变为灰色。卵的孵化率为45.95-72.55%。
幼虫:幼虫四个龄期,初孵幼虫有食卵习性,当食料不足时,有自残现象。幼虫不太活泼。
蛹:末龄幼虫的皮附于蛹体上,化蛹时蛹背宋龄幼虫皮开裂。初化蛹为淡褐色,少数淡黄色,羽化前为黑褐色,有光泽。老熟幼虫多集中成片化蛹,一般在树干、枝条向阴处和叶背化蛹,以枝干和干枝上居多.
食性及食量:食性,经饲养观察,二双斑唇瓢虫能
捕食矢尖蚧Unaspis yan0nensis(Kuwana)、
桑白蚧Pseudacaspis pentag0na Targi0ni、
糠片蚧Par1a0ria pergandi iC0mst0ck、
黑点蚧P.zizyphus 1ucas、茶长蛎蚧Insu1asp-is Came11iae(H0ke)、茶圆盾蚧Aspidi0tus theae Tang,蔷薇白轮盾蚧Au1aspi r0Sae(B0uche)、
褐软蚧C0ccus he-speridum 1、桔绿绵蜡蚧Ch10r0puIvinaria aurantii(C0cke-re11)等
介壳虫。经测定。
用
矢尖蚧二龄雄虫(包括雄蛹)和雌成虫连续饲养二双斑唇瓢虫幼虫各虫态,全幼虫期平均
捕食二龄雄虫(包括雄蛹)为1270.48头,一、龄、二龄幼虫仅占全幼虫期捕食量的8.74%,三至四龄幼虫占91.25%;其中一龄幼虫占2.11%,二龄幼虫占6.64%,三龄幼虫占19.18%,四龄幼虫占72.07%.全幼虫期平均捕食雌成蚧155.11头,一至二龄幼虫仅占11.04%,三至四龄幼虫占88.97%;其中一龄幼虫占0%,二龄幼虫占11.04%,三龄幼虫占21.75%,四龄幼虫占67.22%。
温度对二双斑唇瓢虫生长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
温度对二双斑唇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①温度对发育历期的影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二双斑唇瓢虫各发育阶段的历期见
二双斑唇瓢虫的不同发育阶段所要求的适宜温度范围不尽相同。卵期在17-28℃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发育速度加快,但温度升至31℃时历期反而延长,幼虫期在17-31℃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发育速度加快,其中一、二龄幼虫在温度达31℃时,历期反而延长;预蛹和蛹期在17-31℃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发育速度加快。②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根据表中的资料,计算出二双斑唇瓢虫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见
温度对二双斑唇瓢虫存活率的影响。在17-31℃范围内,卵孵化率,化蛹率和羽化率均以25℃为最大。
抗药力
总的趋势是二双斑唇瓢虫三至四龄幼虫比一至二龄幼虫抗药力强,三至四龄幼虫与成虫抗药力相近。最安全的药剂为0.3°B的
石灰硫黄合剂,处理3天后,一至二龄幼虫死亡67%,二至四龄幼虫死亡30%,成虫仅死亡10%;其次是20%
三氯杀螨醇1000倍,处理3天后,一至二龄死亡77.8%,三至四龄死亡30%,成虫死亡100%;毒性最大的是40%
氧化乐果和40%乐果,40%的氧化乐果1000倍处理12小时后,幼虫、成虫均死亡100%,40%乐果500倍处理12小时后幼虫死亡100%,成虫死亡30%,48小时后成虫死亡100%。
地理分布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