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楼》(英文名:The Young Couple Apartment)是由
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电影。电影由
郑洞天执导,
王培公编剧,
宋春丽、
田少军、
赵静、纪玲、
宋晓英等主演。该影片于1987年9月20日上映。
影片讲述了住在某市一幢鸳鸯楼里的六对新婚不久的夫妻之间发生的故事,反映了城市青年婚姻状况,每个家庭都各有各的特点,小青工夫妇热情、开朗,但缺少知识、教养,家庭生活格调偏低且经常传出吵架声;厂长夫妻俩的生活平静温馨,尤其是女方温柔贤淑,但家庭生活却又有些过于平淡;画家夫妇两人性格各异,一个沉默寡言,一个偏激狭隘,学画女孩小丽的出现又使家庭萌生出不稳定因素;大男小女夫妇性生活不和谐,致使两人对未来感到困惑迷惘,但经过自我调整后,家庭生活又逐步趋于圆满;研究生夫妇文化程度高、事业心很强,但也因此缺乏一种
世俗化的温情和幸福;“沙龙”家庭整天受到外部的侵扰,既无可奈何,却也自得其趣。生活中不会有完美的幸福,而幸福就在普通而琐屑的生活中。
宋春丽与
宋晓英凭借该影片获
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提名、
张瑞坤与李伯江凭借该片获得该届最佳录音奖提名。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一幢鸳鸯楼中。鸳鸯楼是一些地方为解决大龄青年住房问题而建的小面积单元房。故事主角就是这幢鸳鸯楼内的6对夫妻。
第一对小青工夫妇(
田少军/纪玲饰)活泼开朗,影片开始就是一组粉色窗帘的空镜头后二人卿卿我我的声音,但随后二人为琐事爆发争吵。随着二人介绍的一对相亲对象的到来,二人又言归于好、配合默契。
第二对夫妻是国营厂长(
何伟饰)和他温柔娴静的妻子(
方卉饰),他俩的生活平静而温馨。厂长因为工作关系,周末在家里拜访者也是络绎不绝,一早就有四拨访客;随后又与年轻女孩相约去影院看电影。妻子一人回娘家看望母亲。当晚二人还是回归到鸳鸯楼中二人的温馨的小屋,生活在平淡中继续。
第三对是一位画家和他的妻子,二人在下乡插队时相识相恋,但结婚后丈夫(
郭凯敏饰)沉默寡言整天痴迷于画作,妻子(宋春丽饰)则敏感
多疑,尤其是学画女孩小丽到来后更让她心绪不宁;最后,妻子逃离婚姻之外她单位处长的追求,而画家也终于腾出时间为妻子画了一张肖像,二人携手走向鸳鸯楼家中。
第四个故事是关于一位渴望纯情女孩而又盼望热情回应的大龄男青年(
柳健饰)与他不谙人事的小娇妻(
赵越饰),二人在夫妻之事上诸多不和谐,但最终妻子在与媒人李大姐的探讨中改变了观念,从而做出积极改变,二人的故事在晚餐暧昧的氛围中结束。
第五个故事是关于一对“沙龙家庭”,这个周末,丈夫(
赵福余饰)与一帮形形色色的朋友在谈天说地之后,享受女主人(
宋晓英饰)一人忙碌后做成的丰盛晚餐;饭后人们离去,而妻子忙前忙后一晚上却连点残羹冷炙都没有吃到,想吃个泡面又发现没了开水,最后丈夫倒头呼呼大睡,妻子却独自一人坐在沙发上啃着
潮汕干面。
最后一对夫妇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整个周末下午二人都在各自忙着自己的学术论文。女方(
肖雄饰)一门心思要考取硕士、博士并出国留学,有关生活的一切漠不关心;男方(
刘信义饰)则渴望正常人的生活。女方被理性禁锢住头脑,即使答应男方想要个孩子的要求,却还是因为机械、死板消磨掉男方的热情。
角色介绍
和好参考资料:
其他主创人员
参考资料:
影片制作
关于剧情设计
《鸳鸯楼》的剧情是开放的,是一个没头没尾的故事,所有的故事发生在同一天的同一个下午,故事结束时家家的矛盾都没解决,但两口子还得过下去。作者认为,天下的夫妻之间的生活就是这样,夫妻之间都会有矛盾,但所有夫妻之间的矛盾都不足以散伙。
关于导演
影片在导演处理上追求一种纪实的风格,这种风格的主要特点在于尽可能地掩饰导演处理的痕迹,其主要手段就是镜头切换较少、镜头运动也较少,保持镜头内表演的完整、连续与变化。
关于演员
影片拍摄的由头之一,是(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明星班要毕业,学院一改往年毕业就在舞台上排一出大戏的作法,想花点钱拍一部电影。因为明星班都是著名演员,那么电影必须得是群戏,演员得用得多。
郑洞天在《鸳鸯楼》里使用的大多是电影学院表演系八五级干部专修班(明星班)的学员。
关于音乐
《鸳鸯楼》里用的非作曲音乐,导演称其为“有声源音乐”。
关于拍摄
《鸳鸯楼》跟《邻居》的拍摄不同,《邻居》是
单机拍摄,《鸳鸯楼》是两台摄影机同时拍。双机最大的优势就是对表演的解放,全过程都记录下来,到
剪接台上再挑最精彩的镜头使用。但双机拍摄最难的就是这两台机器的摆放位置,不能打架,不能穿帮。
关于录音
电影《鸳鸯楼》用的是同期录音。与本片同一时期的电影中,使用同期录音的不多,一年只有几部。因为电影使用同期录音时,拍摄环境噪音不好控制,而且耗片比高。但好处是声音、台词会更真实。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评分数据截止时间:2024年11月8日。参考资料:
专业人员评价
从整体的美学上说,其实《鸳鸯楼》比《邻居》更纪实。《邻居》是外观纪实,剧情是戏剧化的,故事的结构完全是一个完整的戏剧结构,最后皆大欢喜,所有的矛盾都解决了;而《鸳鸯楼》是开放的,是一个没头没尾的故事,所有的故事发生在同一天的同一个下午,故事结束时家家的矛盾都没解决,但两口子还得过下去。(导演
郑洞天评)
我看导演在创作时,好像手脚尚未放开,还心存顾忌,有个别章节,就有点欲言而止,显得朦胧。生活还刚开始,矛盾还在前头。不必每对都得划个句号。分号、顿号、问号,不妨都有一些。整部影片,尚缺乏一条主线而贯穿之。否则,留给人们思考的天地,可能会更辽阔。不过,这也不能苛求。两个小时,能把六对夫妇的面貌、心态,勾划得这么清楚,已可见功力,实属难能可贵的了。整部影片,给人“阴盛阳衰”之感,“女人要比男人强”。也许生活就是如此,平衡也难。而作为“明星班”的表演技巧来“苛求”,那就值得“男子汉们”深思了。(成谷在《电影故事》专稿《把观众引进银幕》中评价)
拍摄于 1986年的《鸳鸯楼》,很像是《邻居》的一个续篇。当年住在筒子楼里的人们分到了单元楼,他们现在可以把属于自己的四堵墙围起来,在里面开始了自己的生活。这个现象本身便代表了我们社会的某个重要转折在结束了多年动荡不安的政治生活之后,人们渴望安居乐业,渴望过自己的小日子。越来越多的人们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关心国家大事,转移到自己小家庭内部来,更加在意私人空间之内的各种什物,比如组合家具、音响设备、窗帘布的颜色、电冰箱或者电视机的牌子等,在这些小东西上面倾注了大量的时间与能量。很可能,在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另外一些东西,比如对于政治的厌倦或者对于社会进步的缺乏信心,以及某种能量的输出也许是受着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但是无论如何,这种转变指示着人们生活有了新的空间,乃至某种可能的新希望,其中同样可以谛听出社会转型的步伐。电影捕捉这样的生活,也是捕捉社会风气之先。(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崔卫平评)
荣誉奖项
注:获奖情况统计截止时间为2024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