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贤良,1929年8月28日出生于
常熟市县
虞山街道,是一位著名的土壤物理学家。他曾任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土壤学会会员和国际土壤学会会员。姚贤良在三届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三届土壤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以及三届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担任要职。此外,他还曾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委,以及《国际农业物理》(International Agrophysics,
波兰主办)期刊的编委。
姚贤良长期致力于土壤
物理性质及行为方面的研究,尤其在红壤和水稻土的结构特性、土壤固相颗粒排列、物理行为和
农学意义方面有较多创见,具有较高的造诣。他重视发展土壤物理测试技术,为推动中国土壤物理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简介
成果
姚贤良主要学术成果:对中国红壤和水稻土结构的形成和管理方面有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编著的《
土壤物理学》和《中国水稻土》分别获
中国科学院星二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荣誉
两次出席国际土壤学会代表大会。为中国著名土壤物理学家,国际土壤学会和
中国土壤学会会员,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土壤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大百科全书·土壤卷》编委会副主任,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地球科学部评委。
个人简历
1949-1952年,
上海市国立复旦大学农业化学系学习。
1952-1953年,
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和农业化学系学习和毕业。
1953-1956年,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研究实习员。
1956-1960年,苏联科学院道库却耶夫(B.B.Докyчаeв)土壤研究所研究生,获副博士学位等。
人物生平
求学
姚贤良,1929年8月28日生于
常熟市县城区的一个普通商人之家。家境并不富裕,但由于父母没有文化,他们深感经商无文化受人欺凌,而决心送子上学。但他们要求不高,只要他读到初中毕业就行。但姚贤良受老师的影响,坚持求学。1945 年抗战胜利,他考取
江苏省常熟中学(原抗战时
四川省的国立二中)。该校老师都是抗战时期赴内地的爱国知识分子,他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教导他们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启蒙教育,对姚贤良日后的成长起了重要作用。1949年
新中国成立,姚贤良在举国上下欢庆声中毕业于常熟中学高中部。同年赴沪考取国立复旦大学农业化学系。1951年加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2年院系调整,农化系迁往
沈阳市。1953年毕业于
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和农业化学系。
工作
1953年姚贤良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他原想从事土壤化学研究,后分配到所第四研究室(即土壤地理研究室)工作。1954年参加北京农业大学由
苏联专家主讲的“威廉斯土壤学”讲习班,为期4个月。
1954-1956年姚贤良师从
熊毅和
席承藩教授参加华北平原发展灌区的土壤调查工作,先后任组长、副中队长和中队长之职,3年的野外土壤调查,为他日后从事研究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于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赴前苏联科学院道库却耶夫土壤研究所留学。师从前苏联著名土壤物理学家卡钦斯基(H.A.Кaчинcкий),作副博士研究生。其间,他完成了必读课程(土壤学、土壤物理学、哲学和
俄语)和论文研究,于1960年通过论文答辩,获副博士学位。同年,返回原单位。
研究
1960年9月参加由
江苏省组织的江苏省
溧阳市晚稻熟制改革调查。这是他回国后首次接触到的农业生产问题。通过调查,他较系统地剖析了盲目扩种晚稻以取代中稻而失败的土壤、施肥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各方面的限制原因,获得县委领导和有关专家的好评。1961年姚贤良参加土壤所的“江西红壤研究任务组”,在进贤县基点工作较长时间,并开始从事红壤
物理性质研究,积累较多资料,为以后的红壤物理性质研究打下了基础。1965年他又参加由
熊毅教授领导的
太湖高产水稻土肥力指标研究任务,主要负责物理性质肥力指标研究。1978年他参加制订
中国科学院10年学科规划中的“土壤科学规划”。同年被提升为副研究员,并任土壤物理研究室主任。
获奖
从1980年开始,姚贤良又进行了红壤物理环境和植物生长关系的研究。其间,他分别取得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站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进行较系统和深入的红壤
物理性质研究,取得不少科研成果。他自参加工作后共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作为第一主编和第一副主编的《
土壤物理学》(1986,
中国农业出版社)和《中国水稻土》(1993,科学出版社),分别获得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
二等奖(1988)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5)及国家科委自然科学二等奖(1997)。他还参与《中国红壤》(1983,科学出版社)和《中国土壤》(1978;1989,科学出版社)等专著的部分撰写工作,它们都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
一等奖(1985)、(1990)和国家科委自然科学二等奖(1991)。他还是《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土壤卷》(1997,
中国农业出版社)的副主编和全国自然科学名词标准化中《
土壤学名词》(1988,科学出版社)的主编。
姚贤良还积极参与国内外的科技活动。系
中国土壤学会会员和国际土壤学会会员,并任三届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三届土壤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三届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委,《国际农业物理》(International Agrophysics)期刊(
波兰主办)编委等。
主要贡献
中国南方红壤面积分布很广,土壤肥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土壤物理问题,但与土壤化学研究相比,红壤的土壤
物理性质研究相当薄弱。姚贤良与他的同事们从60 年代初,结合红壤改良研究任务先后到
海南岛、
广东省和
江西省等省进行了红壤,特别是粘质红壤物理环境及其调控的系统研究。30 多年来,对红壤结构的形成及其肥力意义,红壤力学性质、水特性、状况及其调控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不少学术上有益的见解。对土壤结构的概念方面,在50年代一般常局限于
苏联威廉斯(B.P.Bилъямс)的团粒结构概念。往往易将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等同起来。但姚贤良在大量实际工作中发现,有的土壤中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很多,但土壤的肥力水平不一定很高,相反亦如此。他受前苏联导师卡钦斯基提出的应将土壤结构发生学上的概念和
农学上概念分开的观点的影响,姚贤良认为,土壤结构的概念应该有三层内涵:(1)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形态及其大小分布;(2)由不同大小团聚体的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各种土壤孔隙系统和;(3)不同孔隙系统中水、气、热的保持和移动、力学性质及其对植物根系的影响。由此可见,土壤结构状况不能与土壤肥力状况等同起来,土壤结构对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主要通过上述三个不可分割的环节来实现,而更重要的是后面两个环节。他在研究红壤结构及其肥力意义时,就是按上述思想来布置研究的。其研究成果为国内外同行所推崇。姚贤良提出红壤结构形成主要取决于二
氧化物、有机胶结物与颗粒的相互作用,其中以有机胶结物胶结形成的土壤团聚体既具有水稳性,又具有多孔性,是良好结构的表现。他还指出,良好的红壤结构中有效水含量也较高,且能改善土壤中养分供应条件,如降低磷的固定能力等。他还指出,发育于第四纪红色粘土和玄武岩风化体上的红壤,其土力学性质与一般粘质土不同,它们的粘结力较小,粘着力较低,塑性指数与粘粒含量不呈正相关,具有“砂性土”的力学性质。这主要与粘质红壤中存在大量由三二
氧化物胶结形成的水稳性微团聚体有关。粘质红壤中的有效水含量低,土壤特征曲线上的比水容随着含水量下降减少较快以及在田间持水量范围内的土壤非饱和导水率亦很小。土壤水的有效供应量和供应
速率均较低,是形成红壤上作物在旱季极易遭受干旱危害的土壤内在原因。了解这些特性对合理利用红壤地区的水土资源和提高红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论著
1 姚贤良,于德芬.《赣中丘陵地区红壤的不同结构对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土壤学报.1966,14(1):65~72;
2 姚贤良,于德芬.《赣中丘陵地区红壤性水稻土的结构及其肥力意义》.土壤学报.1962,10(3):267~288
3 姚贤良,于德芬.《赣中丘陵地区红壤性水稻土的胶结构质及其与结构形成的关系》.土壤学报.1964,12(1):43~544 姚贤良,于德芬.《赣中丘陵地区和红壤的不同结构对养分的影响》.土壤学报.1979,16(1):75~80;
5 姚贤良.《土壤结构的肥力意义》.土壤学报.1965,13(1):111~120,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