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明茅瑞征修,吕元音、王同轨等。茅瑞征,字五芝,浙江归安县人,
进士,官
黄冈市知县。吕元音,
字节之,本县人,
举人。王同轨,字行甫,本县人,贡生,官南太仆寺
主簿。万历中叶,黄冈入版籍已有二百余年,县乘缺如。吕元音等博稽文献,编辑县志,采取通志及郡志者十分之三,搜索残简断碣十分之七。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此志告成刻印。卷首无凡例,卷末茅瑞征后序。此志选举、人物两卷缺,舆地志于疆域古迹山川形势,建置志于公署关津,采录精确。田赋志详述租赋、徭役增减,沿革之故,及闾阎疾苦,民俗俭奢,低回讽叹,使读者得张弛损益之意于言外。艺文志取各家
专集,录关于一县典章文物,序记居多,诗赋甚少。此志虽属创修,其参酌弃取可称繁而不芜,简而不略。一时称为
善本,有光绪十年(1884)刻本。
六卷,清董元俊修,孙锡蕃纂。董元俊,字渭岸,陕西
华阴市人,
进士,官
黄冈市知县。孙锡蕃,字斐臣,本县人,
贡士,官山东沾化知县。按县志万历三十六年(1608)县令
茅瑞征创修,一时称为善本,至
康熙时已历六十余年,县令屡易,其间政治风俗,时异事易,而县志未经续修。董元俊延孙锡蕃等重为编辑,康熙十二年刻印。共六卷,仅存抄本,缺首卷,卷二职官、公署、仓、学校、科贡、武励、秩祀、陵墓、古迹、寺观,卷三名宦、人物,卷四至卷六艺文、摭闻、杂志。茅志纲举目张,次第井然,此志变更其例,而纲目不分。此志星野、形势,孙锡蕃悉力独裁,卷一编目为舆地,公署、学校二志沿抄旧志,名宦、人物二志补入甚少,其余采访所得无甚重要。
二十卷,首一卷,清王凤仪修,胡绍鼎纂,王正常续修。王正常,字方山,
泸州市人,
举人,
乾隆五十一年由
咸宁市知县调任
黄冈市知县。在官七年升
山西省郡丞去。县志于
康熙十二年(1673)县令董元俊修,力从简略,成书六卷。乾隆二十四年(1759)县令刘煊、蔡韶清重修,今无传本。王正常依据茅志,重加补辑、成书。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印。此志地理、建置二志,沿革、星野、山川、物产、公署、津梁,今昔无异,无可增加,一遵茅志。此志特立学校一门,附庙学、祭典、书院等类。康熙距其时三十余年,其间人才辈出,代不乏人,此志人物增为四卷,采访甚广。艺文志,前列诗赋,仍录茅志,其所增益,皆有关县治。此志仿模茅志,体例谨严,远胜旧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俞昌烈修,王柏心、谢等纂。俞昌烈字鸿甫,顺天宛平(今北京市
丰台区)人,监生,官
黄冈市知县。王柏心,字子寿,湖北监利人,
进士,官刑部
主事。谢菼,名道,字惕夫,本县人,
举人,官泗州
知州。按县志
乾隆五十四年(1789)县令王正常补修,
爱新觉罗·旻宁十一年(1831)县令李锦源延陆炯、王德新重加修辑,一县事实,采访不易,未竣中止。俞昌烈莅任,延王柏心等搜其残稿,仍以王志为根据,自道光二十八年(1848)四月开局,经五月志成刻印。各类遵守王志,略有变更。此志纲目分清,增新补旧,后者览之,不必周历四境。但按籍以求,而一县远迩利病,显豁毕呈。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戴昌言修,刘恭冕纂。戴昌言,字禹卿,安徽合肥人,
举人,官
黄冈市知县。刘恭冕,字叔俛,本县人,举人,主讲经心书院。按县志以茅志为最
善本,
乾隆王志,
爱新觉罗·旻宁俞志均因之。戴昌言以俞志最近,取为底稿,重加采访,参酌补辑,光绪七年(1881)刻印。此志以图经为重,仍以新旧各图冠诸卷首。沿革无所更改,全遵旧志,星野后添载日出入时刻表,刻高弧表,遵一统志推定。山川、古迹、建置、学校各附艺文。户口、田赋多仍旧志,新定漕章,特为加入。积贮、内军、储仓、丰备、仓社新建者详载。
北洋水师分防,
长江营制定于
同治八年(1869),卷首增绘长江图,列其秩于武秩之次。
黄冈市为郡首县,名宦耆儒代有其人,武备素未讲求,而
咸丰同治年间,兵频经,烈士殉难,前后计数千人,此志广为搜罗,依类补列。人物志增至十卷。细阅全书,其体例与俞志同,损益之间,颇具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