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湖北省总队由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实行中央军委-武警部队-部队领导指挥体制。该部是驻扎湖北保卫地方安全的武装力量。总队机关原驻汉口中山大道377号,1992年12月迁武昌珞狮南路216号。
前身是武汉解放初期分别成立的中国人民公安部队
武汉市公安总队和
湖北省公安总队。1956年6月,上述两个总队合并组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公安军司令部。后经迭变,至1976年7月,湖北省有两支内卫部队:一支是隶属湖北省军区建制领导的独立团等部队;一支是隶属各级公安机关建制领导,由
湖北省公安厅武装民警处统一管理的人民武装警察县、市中队和省公安厅直属人民武装警察部队。1982年12月31日,湖北省军区根据中央指示,将担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内卫部队执勤任务的部队全部移交给湖北省公安厅。1983年1月,以上述两支内卫部队和消防警察为基础,统一组建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湖北省总队。
现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湖北省总队司令员:黄文辉。
历史沿革
1950年4月,全省9个专区、3个省辖市(
黄石市、
沙市区、
宜昌市)、1个专区辖市、72个县相继成立公安大队或公安队,省会武昌成立省公安大队。
1950年8月,全省计有公安队组织85个单位,干部6149人。为统一领导全省各公安大队、公安队。
1951年1月,遵照中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关于公安武装建设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省政府决定以全省公安武装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湖北省公安总队。省公安总队部驻
武昌,司令员吴世安,第一政委陈一新(省公安厅厅长,兼),政委张竞,副司令员黄宏坤,参谋长李炳南,政治部主任潘选才,干部部部长曾鹏兴,后勤处处长袁兴明。总队隶属中南公安部队,同时受中共湖北省委(直接由中共湖北省公安厅党组)领导。驻武昌的省公安大队(亦称直属大队)与湖北军区警卫部队分担武昌市区的警备任务。
1953年1月,
湖北省公安总队奉命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省公安总队,隶属湖北军区建制,所辖各专区、市公安大队曾一度改属所在军分区领导。司令员吴世安、政委张竞(1953.1—1953.10),王用矛(1953.10—1955.6),副总队长常志义,副政委潘选才。
1955年6月,湖北省公安总队撤销,与
武汉市公安总队合并组成武汉军区公安军司令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公安军司令部(1955.6—1956.5)
1955年6月26日,根据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命令,以
湖北省公安总队和武市公安总队为基础组成,7月1日,武汉军区公安军司令部成立,驻汉口江汉路26号。该部担任湖北、
河南省两省及武汉市的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内卫部队任务。司令员吴世安,政治委员
罗有荣。原武汉市公安总队所属第一、二、三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武汉市内卫第一、二、三团,隶属武汉军区公安宰司令部建制,执行武汉市的警备任务。内卫第一团团部驻汉口车站路1号,下辖7个连队;内卫第二团团部驻武昌民主街540号;内卫第三团团部驻汉口民权路回龙巷6号。3团官兵共计3000余人。
武汉军区公安军司令部兼
湖北省军区(1956.7—1957.5)
1956年5月,组建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公安军司令部,同年7月,该部兼湖北军区,8月1日正式接手湖北军区的全部工作。机关驻地由汉口江汉路26号迁至
武昌复兴路新17号。军区下辖省兵役局、武汉市兵役局,
黄冈市、
孝感市、
荆州市、
宜昌市、
襄阳市、恩施军分区和公安军内卫第五十二、五十三、八十四团,武汉内卫第一、二、三团,训练团、第一六一陆军医院,第五十五、六十五疗养院,黄石、宜昌、沙市3市公安队。其职责为领导与指挥湖北境内公安军部队,维持社会治安,办理兵役工作。受命管理上级及他部驻湖北境内某些机关、部队、学校、医院、仓库。受其领导若干项工作的单位有铁道兵第十九团、第七O三工厂警卫连、第七五四工厂警卫排、宜昌增声站、公安军内卫第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团(驻
河南省境内)。
湖北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总队(1959.1—1961.12)
1957年5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公安军司令部撤销后,湖北公安部队由湖北军区领导。
1958年12月底,湖北省军区遵照公安部、总参谋部“关于公安部队整编为人民武装警察的指示”,将担负看押和部分警卫、守护任务的公安部队移交地方公安机关,改编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成员集体转业。
1959年1月,湖北省公安厅在原武装民警管理处的基础上组建湖北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总队,隶属湖北省公安厅,下辖2个直属支队、2个直属大队、6个专区大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湖北省总队(1962.1—1963.1)
1962年1月,由
湖北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改编,实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省公安厅双重领导。所随部队番号随之改变,干部战士集体转现役,总队辖3个直属团、1个直属营、2个专区支队,6个专、市大队。
中国人民公安部队
湖北省总队(1963.1—1966.9)
1963年1月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湖北省总队改称,辖3个直属团、2个专区支队,6个专、市大队。总队受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和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直接由省公安厅党组)双重领导。
1966年9月,由中国人民公安部队湖北省总队改编。
1967年,武汉“七·二〇”事件后,独立师撤出武汉,到应山等县接受“政治整训”,改由
空降部队领导。
1968年10月,划归陆军建制。
1973年3月,重新整编为湖北省军区独立师。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湖北省总队(1983.1—)
1982年以前,
湖北省有两支内卫部队,一支是由省公安厅武装民警处统一管理的厅直属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属各级公安机关建制领导的县、市人民武装警察中队;一支是属
省军区建制领导的4个独立团、5个独立营、2个独立连。
1982年12月31日,省军区根据中央指示,将担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内卫部队执勤部队全部移交给省公安部门。
1983年1月,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省政府将省军区移交的执勤部队和原有的人民武装警察、消防警察统一组建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湖北省总队,实行义务兵役制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执行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条例,按照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原则和宗旨,结合全省武装警察部队的特点进行建设。总队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省公安厅党组双重领导。总队机关驻汉口中山大道377号。
隶属建制
2017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关于调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领导指挥体制的决定》:自2018年1月1日零时起,武警部队由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实行中央军委-武警部队-部队领导指挥体制。
《决定》明确:武警部队归中央军委建制,不再列国务院序列。武警部队建设,按照中央军委规定的建制关系组织领导。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与武警部队各级相应建立任务需求和工作协调机制。
主要职责
武警湖北省总队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湖北地区的警卫、守护、守卫、看守、纠察、巡逻、抢险和处理突发事件及大型群众活动的安全保卫。
机构设置
总队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下辖武汉市、
宜昌市、
孝感市等22个支队。并有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汉指挥学院、
湖北省武警医院、武汉市武警干休所等25个直属单位。
领导信息
现任领导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湖北省总队司令员:黄文辉
历任领导
1983年起,历任总队长为刘林、尹成富、司久义、魏哲;第一政治委员为李冷、田期玉、刘荣礼、陈训秋、郑少三,政治委员为王学志、程康彦、张万华、吴云锋、张剑萍。
队旗队徽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二十八条明确: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旗、徽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象征和标志。
队旗
2018年1月10日,中央军委向武警部队授旗仪式在北京
八一大楼举行。
寓意:武警部队旗上半部保持八一军旗样式,寓意武警部队诞生于人民军队的摇篮,传承着红色基因,表示武警部队是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下半部镶嵌三个深橄榄绿条,代表武警部队担负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海上维权执法、防卫作战三类主要任务及力量构成。
队徽
经中央军委批准,武警部队徽于2021年8月1日启用。
寓意:武警部队徽中心图案以国徽为主体,代表武警部队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武警部队旗为背景,体现旗徽一致,代表武警部队由党中央、中央军事委员会集中统一领导;盾牌、长城象征武警部队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环绕的橄榄枝象征和平安定。
获得荣誉
2020年12月,武警湖北总队下属:执勤支队、武汉支队、黄石支队、襄阳支队、鄂州支队、黄冈支队、咸宁支队、随州支队、恩施支队、机动支队等荣获“2020年度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先进支队”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