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镇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彭镇华(1931年12月20日—2014年5月24日),男,生于江西景德镇,籍贯江西吉水县,中国共产党党员。林学家、林业教育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国际竹藤组织首席科学家。
彭镇华于1956年8月大学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1958年9月至1960年10月到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1964年8月,在前苏联列宁格勒林业技术大学获生物学副博士学位。1964年9月至1986年7月,彭镇华先后担任安徽农学院的助教、讲师、副教授。1986年8月至1996年2月期间,彭镇华担任安徽农业大学教授。1996年3月起,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教授、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2014年5月24日,彭镇华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彭镇华曾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十大英才”“全国绿化奖章”等荣誉。
人物生平
早期与学业经历
1931年12月20日,彭镇华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籍贯江西吉水县。1951年9月—1956年8月,彭镇华在安徽农学院林学系林学专业学习,毕业并获得本科学位。1956年年9月—1958年8月,彭镇华留校任教,担任安徽农学院林学专业助教。1958年9月—1960年10月,彭镇华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进修俄语,并北京农业大学进修生物物理学。1960年11月—1964年8月,彭镇华在前苏联列宁格勒林业技术大学学习,获生物学副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世纪60年代,彭镇华从前苏联学习归来,毅然放弃了在北京工作的机会。回到了安徽农学院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1964年9月—1986年7月,彭镇华先后担任安徽农学院的助教、讲师、副教授。彭镇华利用当时先进的辐射技术,开展了林木花卉育种研究,并成功培育出了“浓香型矮化水仙”等系列优良新品种。1986年8月—1996年2月,担任安徽农业大学教授。1990年,彭镇华主持“以林为主,灭螺防病,综合治理,开发滩地”科研项目。1996年3月起,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教授、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此后,彭镇华研究森林生态网络工程、城市森林、毛竹基因测序等。
逝世
2014年5月24日,彭镇华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5月30日,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主要成就
彭镇华长期从事林业生态工程、林木遗传育种等研究工作,在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国土综合整治、林业血防、城市林业、竹类植物遗传育种、生态文化等研究领域。
植物遗传育种方面
彭镇华自20世纪60年代初就在植物遗传育种方面,潜心研究生物物理应用技术,对用材林、经果林及花卉等数十多种植物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突破性成果。其应用同位素示踪原子研究植物体内物质运输于分布Co60辅照及离子注入植物等生物物理学方面,并培育出9个菊花新品种和“浓香型矮化水培水仙”。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彭镇华组织开展全国杉木大协作。深入山东省、安徽、江西省福建省贵州省等省的偏远山区,开展杉木地理种源研究。尤其是在杉木起源研究方面,他创造性地把历史文献整理挖掘与现代种源技术结合起来,提出独到见解,开拓了中国杉木地理种源以及树木历史文化研究的内涵,项目研究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林业防治方面
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彭镇华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以林为主,灭螺防病,综合治理,开发滩地”。在长江中下游重点血防区率先运用生态学原理、林业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提出综合防治血吸虫的新理论,通过改变钉螺孽生环境、降低钉螺密度、切断人畜接触疫水等方法,建立了不同湿地类型抑螺防病的林业生态工程模式,形成一整套技术经济指标体系。该研究成果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得到应用广泛,为中国乃至世界林业发展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为中国疫区群众生命健康、生态安全、生活幸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林业空间布局方面
20世纪90年代,彭镇华针对中原地区生态危机的严峻现实,根据中国国土生态安全情况,进行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工程体系建设研究。彭镇华结合中国森林资源现状与分布,提出了面向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点、线、面结合的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新理论、新思路和新模式,其中许多重要研究成果成为了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这一国家级战略研究的核心内容,为中国政府作出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撑。
城市森林学科方面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彭镇华站在推进绿色城镇化的战略高度,组织团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城市林业研究与示范,创新性地提出了“林网化与水网化相结合、城乡一体建设城市森林”的理念,以及面向城市群开展森林规划建设等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成为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他把国家林业战略与地方林业发展相结合,先后主持完成了北京、上海、江苏等6省8市的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并积极推动战略规划的落实,提升了地方林业发展水平。
毛竹基因测序研究与竹文化研究方面
彭镇华带领团队开创性地进行了毛竹基因组测序研究,成功地绘制出了毛竹基因组草图,论文发表在《自然·遗传学》。这项研究成果对毛竹和其他竹类植物遗传改良和基础生物学研究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填补了世界竹类基因组学研究空白,也标志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破译了毛竹基因组“密码”,该成果对包括竹类植物的禾本科物种分化、毛竹改良、解析毛竹遗传信息,以及对培育竹资源、发展竹产业和繁荣竹文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他还是中国竹文化历史发掘与探究的推动者和实践者,首次编著出版的《绿竹神气——中国一百首咏竹古诗词精选》巨著,收集了从上古先秦到清代共1万首咏竹古诗词。为纪念国际竹藤组织成立15周年,他与江泽慧教授共同精选注释了100首咏竹古诗词,并精选历代绘竹经典名画配套出版了中、英文两个版本之书,作为学术和文化精品向世界传播中国的竹文化,受到了国际竹藤组织成员国高官、使节以及中国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主要论文与著作
彭镇华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主要论文
以上参考资料:
出版著作
以上参考资料:
社会职务
以上参考资料: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以上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彭镇华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并在主持的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工作中,组织和指导了数百人的科技骨干队伍,先后培养了博士生、博士后60余名,为中国林业建设输送了一大批人才。
人物评价
彭镇华是中国著名的森林生态学、植物育种学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他长期致力于江河滩地生态治理,特别是在长江滩地治理和兴林灭螺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成就。(河南省林业厅评)
参考资料
彭镇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23-11-28
著名林学家彭镇华教授逝世 享年83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23-11-28
博士生导师:彭镇华.中国立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2023-11-28
彭镇华教授事迹简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23-11-28
彭镇华.中国知网.2023-11-28
心念绿竹 终生神气.国际竹藤组织.2023-11-2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期与学业经历
工作经历
逝世
主要成就
植物遗传育种方面
林业防治方面
林业空间布局方面
城市森林学科方面
毛竹基因测序研究与竹文化研究方面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出版著作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人才培养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