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是
马未都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21年6月。该书是马未都为故去亲友所作,书中人物身份各异、亲疏有别,都在作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痕。每篇文章都鲜活、敞透,保持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少了悼文的消沉、悲观,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书写。
《背影》汇集了作者多篇悼文,包括《岛人》《仙者徐邦达》《老麦麦戈文》《教父安思远》《大佬王季迁》等等。从马未都的父亲“
镆铘岛人”到收藏圈的老,从中国妇产科专家到“金槌”拍卖师,人物身份各异、亲疏有别,都在作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痕。该书回忆作者与友人“遇见”的时光,记录他们真挚的感情,折射出
改革开放初期以来的文化热、收藏热。
2008年,《
北京晚报》向
马未都约稿,那时正是马未都父亲去世十周年之际,马未都便以《镆铘岛人》为题,在当年12月17日的悼文专版上发表了纪念父亲的文章。该文章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自此之后,马未都开始有意识地写一些悼文,随着年岁增长,身边的好友至交逐渐逝去,马未都不得不一次次陷入对生死的思考。那些曾经的忘年交、莫逆交、肺腑交、布衣交、管鲍之交、物外之交、患难之交等,他们的离去让马未都感触颇多,他将自己所写的悼文中的25篇集结出版,书名则与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同名。
《背影》中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篇《镆铘岛人》,是为了纪念父亲的教导。
马未都出生于军人家庭,父亲马丹林,一个
胶东半岛盐碱地的农家子弟,十几岁参加革命,从指导员、教导员到政委,在
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大大小小多场战斗。马未都写“父亲性格开朗,小时候我印象中的他永远是乐呵呵的,连战争的残酷都以轻松的口吻叙述,从不渲染。”马丹林生来口吃,终生未获大的改观,但他最愿意做的事就是教孩子们如何克服口吃。“我年少的时候,常看见他耐心地向我口吃的同学传授一技之长。他说,口吃怕快,说话慢些拖个长音就可解决。一次,我看见他在一群孩子中间手指灯泡认真地教学:灯—泡!开—关!其乐融融。”这样的人生态度影响着
马未都的成长,也奠定了他一生的性格品质,他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坚强与乐观,不管男女老少,都能打成一片。该文章让人难以忘怀的一个细节是,写到父亲被发配东北,冷风萧瑟中在寒窑好不容易做好一碗黄豆却不慎翻入火中。孩子嗷嗷待哺,沮丧之情可想而知。而作为家里顶天立地的父亲,那一刻他对孩子的愧疚让马未都时隔多年仍痛彻心扉。
《背影》中看似写的是别人,但也是作者自况。马未都写陶瓷考古研究者
刘新园:“陶瓷鉴定早些年是个冷门学问,偌大的中国能对陶瓷迅速做出判断的总共就三五个人。有名的我都接触过,每个人风格不一,大开大合者有之,中规中矩者有之,谨小慎微者有之;刘先生为前者,有什么说什么,从不藏着掖着,一听就让人痛快。”后来陶瓷收藏热了,鉴定家就成了香饽饽,坐头等舱了,拿鉴定费了,一拿鉴定费话就不由衷了,大鉴定家们立马分出了高下,这高下实际上就是人品。从不同的藏家身上,
马未都看到了不同的人生观,收藏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对于文物收藏家
王世襄来说,收藏是玩;而对另一位收藏大佬
王己千来说,收藏是守。马未都与王世襄认识的时候大约30岁,王世襄已经71岁,“当时他并没有受社会重视,他很冷清的,你去他们家,什么时候都是他自己,没有外人。不像等到他80多岁的时候,中国古典家具也热了,黄花梨家具、紫檀家具都热了,找他的人络绎不绝,那时候我就退场了,我觉得人生跟舞台没什么区别,没人的时候你上去可以表演,满台都是表演者的时候,你可以撤退变成一个观众。”
马未都,祖籍
荣成市,收藏专家,
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20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曾出版《
马说陶瓷》《
中国古代门窗》《
马未都说收藏》《
茶当酒集》《醉文明》《
瓷之色》《瓷之纹》《都嘟》等各类专著十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