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集旸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汪集旸,1935年10月11日出生于江苏吴江,是中国著名的地热和水文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地热和水文地质领域取得了诸多创新性成果,为中原地区地热研究体系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经历
汪集旸1952年毕业于杭州一中,195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系。1962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苏联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相当于PhD)。1979-1981年,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任访问教授及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高级客座研究员。1989-2001年,任国际地热协会(IGA)主席团成员。1981-1995年,任国际热流委员会(IHFC)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及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研究所研究员等多项职务。
个人生活
汪集旸的父亲是江苏吴江人,母亲是浦东新区人,两人分别毕业于东吴大学和苏州女子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家迁往昆明市,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才又回到老家吴江区。1949年中国解放后,汪集旸的父亲在浙江省卫生厅工作,全家又从吴江迁往杭州市。汪集旸的妻子是熊亮萍。
研究方向
汪集旸长期从事地热和水文地质研究,提出了中原地区地热资源形成分布的构造--热背景理论,并对全球两万四千余大地热流数据分析,指出中国所在地北半球为“冷”半球,南半球为“热”半球,地球热场分布极不均匀。他还利用同位素水文技术提出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深处可能有可观的地下水资源存在。
主要成就
汪集旸院士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撰写专著6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及其他部委自然科学及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以及多项科技成就奖。他对中原地区集近千个数据分析,提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热流分布图式,并成图。
社会职务
汪集旸担任过的社会职务主要有:国际地热协会(IGA)主席团成员、国际热流委员会(IHFC)委员、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特聘首席科学家、广东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理事会理事、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水文同位素技术应用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矿业联合会地热开发管理专业委员会总顾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战略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常委及副主任、国家地热能中心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国家地热能中心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联盟名誉理事长、河海大学及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问、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社会贡献
汪集旸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并在会议中发表发言。他还致力于人才培养,为科研领域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2019年4月,汪集旸捐出自己一年的工资,成立铜罗小学汪集旸科技教育奖学金,用于奖励在科技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截至2022年5月,汪集旸夫妇已累计为铜罗小学捐款达200余万元,为家乡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荣誉
人物评价
汪集旸在水资源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同位素水文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研究所评)
汪集旸为中原地区的水文学科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刘光文水文科技教育基金评)
汪集旸对大地热流、深部地热、地热资源以及油田和矿山地热领域做出了全面且显著的贡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评)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事处 人才工作办公室 党委教师工作部.2024-08-07
战略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24-08-07
汪集旸.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2024-08-07
研究队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24-08-08
汪集旸.中国科学院学部.2024-08-08
汪集暘院士荣获第三届“刘光文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24-08-07
汪集旸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24-08-07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个人生活
研究方向
主要成就
社会职务
社会贡献
荣誉
人物评价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