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德钧
惯性导航学家
万德钧,男,中国惯性导航学家,1932年12月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杭州。195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现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后留校任教,先后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是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万德钧于1985年与1988年先后被原国防科工委授予"国防军工协作先进个人"和"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称号,并于1998年被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人物简介
万德钧,惯性导航学家,1932年12月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杭州。195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后留校任教至今,先后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担任过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等职务。现为仪器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导师。
工作经历
在50年代主要担任金属切削机床课程的教学工作,曾编写讲义《金属切削机床》,合译出版两本俄文书籍:《金属切削机床运动学》、《金属切削机床液压设备》。1960年,学校兴建一批军工专业时,万德钧负责筹建陀螺仪及导航仪器专业。他带了6位应届毕业的留校助教白手起家,艰苦创业。1962年培养出国内首届"面向海洋"的陀螺专业毕业生。其后的10年内,专业曾两度遭遇调整下马的厄运,他在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下,坚持改革,拓宽专业口径,不仅把专业保留了下来,而且使它蓬勃发展,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万德钧十分重视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建设。1961便开始招收研究生。1980年国家恢复招收研究生制度,该学科于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被批准为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博士点,他为该博士点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迄今,他已培养了28位博士和32位硕士。
万德钧1988年从系领导岗位退下来,长期担任学科负责人,全力以赴地抓学科建设,以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为学科建设目标,既抓富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又抓具有前瞻性、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的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该学科曾先后设置在机械系和自动控制系,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旧体制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他于1991年倡议该学科单独建系。1992年成立仪器科学与工程系。新系成立后学科建设欣欣向荣,教学、科研硕果累累。1994年该学科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1998年该系以精密仪器及机械二级学科为主要支撑点申报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获得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批准。
主要成就
万德钧坚持不懈地贯彻"任务带学科"的方针,40年来始终不渝地带领学术梯队承担国家重点工程和部省级重点科研任务,为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他的学术专长为桨轮船导航与测控技术,60年代至80年代侧重于惯性导航,90年代后拓宽为惯性/卫星/地理信息组合导航。他既能站在学科前沿,掌握本领域的发展方向,又重视工程应用。他还十分重视学科交叉与技术创新,取得的科研成果既具有创新性,又多数能转化为生产力。他曾先后主持过十余项国防科研项目和近10项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科研课题,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
万德钧先后出版了5本著作:全国统编教材《陀螺仪器结构与设计》、大型工具书《船舶导航仪器设计手册》、大型工具书《机电一体化设计手册》任第二主编,专著《惯性导航初始对准》和《GPS动态滤波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历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与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20余篇。万德钧从教48年,为培养人才呕心沥血,为科学研究努力拼搏。
他于1985年与1988年先后被原国防科工委授予"国防军工协作先进个人"和"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称号;1985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奖状;1995年被江苏省教委授予"优秀学科带头人"奖状;1998年被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工作经历
主要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