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是由孟奇执导,康健民担任编剧,梁缘、曹骏领衔主演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影片于2022年7月5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红光》是根据民政部第二批公布的抗日英烈王光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影片主要讲述了从小命运坎坷的女英雄王光从一名普通的学生到坚定不移地加入抗日队伍,进而带领部队、团结群众同心抗日,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
2023年10月8日,《红光》获
山西省第13届
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截至2024年3月13日,《红光》累计票房151万。
剧情简介
王光(
梁缘饰)出身于山西省
稷山县一个贫苦家庭。小时候,她被卖到地主家当丫头,因不甘命运摆布,一路乞讨,逃到
运城市,被好心的王挺芳夫妇收养,取名王兰香。养父母对她视如己出,送她求学读书。王兰香的
舅父吕程久曾留学
日本,开明爱国,经常给她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教导她努力读书,长大后报效祖国。在舅父的教导下,王兰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运城女子师范学校。
日军攻陷运城后,运城女子师范学校被解散。18岁的王兰香随同养父母到亲戚家避难。当时,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县政府就驻扎在罗村。在那里,王兰香积极投身到抗日运动中,散发传单,书写
标语。母亲担心她的安全,劝她待在家里。她耐心解释说:“我做的是大事、是好事,是不会出事的。”她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大众剧团,发挥自己的特长,把群众中发生的抗日救国英雄事迹和
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编排成节目,搬上舞台,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到距离敌人据点只有四五里地的村子去演出。她表演的《放下你的鞭子》尤其感人,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个又一个青年报名参军,走上抗日战场。就这样,她逐渐成长为一个充满自信、成熟坚强的革命战士。
1939年6月,王兰香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的那一天,她改名为王光。她说:“革命前途是光明的。一个共产党员为了党的革命事业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所以我要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王光。”同年秋,她与志同道合的剧团团长苏志乾(曹骏饰)结为夫妻。虽然聚少离多,但夫妻二人始终目标一致、信仰坚定、情投意合。
不久,党组织送王光到
蟠龙镇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太行分校学习。学习期间,王光做事干练、品学兼优,无论在练兵场上还是在统战理论研讨中,都有出色的表现。从抗大毕业后,王光被组织派往
冀氏县一区担任副区长,后兼任县游击队大队长。她在全区成功推行了减租减息政策,又带领游击队成功打击了长期驻扎在当地的日军,为被日军残忍烧死的上百名群众报了仇。1943年,王光为了保护当地群众安全转移,不顾生命危险引开敌人的追捕,却被狡猾的日军抓获。她受尽酷刑也坚决不肯吐露群众和
八路军转移的位置,最终壮烈牺牲,年仅23岁。
角色介绍
幕后制作
剧本创作
《红光》是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抗日英烈之一王光的真实事迹改编。
拍摄
2021年6月22日,由中共
安泽县委、安泽县政府、山西景辰未来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电影《红光》开机仪式在安泽县举行。7月27日,《红光》在安泽县良马镇小李村顺利
杀青。
取景
《红光》除个别镜头在
临汾市取景外,其余全部在安泽县取景拍摄。
主题与特色
主题
《红光》再现了在抗日战争中“身上钉有傲骨”“绝不跪下”的
山西省人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抗日的峥嵘岁月,对于赓续红色精神、弘扬革命传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影片中,“光明”和“黑暗”既是王光内心抗日斗争心态变化的体现,也是日军所带来的“黑暗”与抗日斗争所带来的“光明”的隐喻。在“光明”与“黑暗”的双隐喻下,影片既向观众呈现出王光的成长,也通过王光的成长展现出了当时抗战的艰难。
特色
电影《红光》在抗日情节以及日军行为的处理上,并没有采取危难时刻奇迹出现进而给群众和抗日队伍带来转机的处理方式,也没有通过展现宏大的战争场面让观众体悟到战争的残酷,更没有对具体情节进行过分夸张的渲染,而是采取了不过多说教、直面现实的方式,将群众和抗日队伍所遭遇的悲痛现实一个个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自己感受这些情节所带来的视觉和心灵的冲击。比如,影片中有一个情节,还是学生的王光和秀秀到救助站给救助伤员的医生和护士当助手,正当医生抢救伤员的时候,日军出现了,突如其来的日军并没有给在场的人过多时间的思考,而是直接将看门的王伯以及所有正在救治和救治好的伤员打死。影片在处理这个段落时,没有制造过多激烈的冲突,而是直接将日军整个杀人的过程呈现出来,通过在场人无言的震惊和惊恐反衬出日军的残忍。电影中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是苏志乾带领的队伍将村里的百姓转移到一个山洞中,然后继续前行,但在前进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山洞起了火。对于许多电影来说,通常的处理方式就是到这里就结束,观众已经明白可能发生的事情。而电影《红光》却不是,它选择让队伍返回到刚才的山洞,将洞内一个个被烧焦的上百名群众尸体直接展现出来,与此同时进行闪回,将当时有群众企图冲出火围但被日军杀害,最后未能出洞的人被活活烧死的情节进行直接表现。这种呈现方式,不仅是影片中主要人物抗日信念的
催化剂,也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冲击。
除了这些对日军暴行直接呈现的情节外,影片中还通过对一些辅线的旁支情节的呈现来反映日军的喜怒无常、出尔反尔、残忍暴戾。比如,王光在区里推行减租减息政策的时候遇到所谓的“郭大善人”的阻挠,其目的就是保存他的家业。影片中后段落中,日军闯入其家中进行烧杀抢掠,他跑着出来大喊怎么和之前说的不一样,而日军则没有和他夫妻二人多费唇舌,直接将两人杀害。在此处,电影并没有对日军的行为进行过多的评价和渲染,而是将其所有内容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郭大善人”前后的反应以及
八路军和日军对“郭大善人”家业做法的对比,让观众感受到日军的不守信和暴戾以及八路军的为民着想。影片虽然没有过多通过人物的话语来进行带有明显目的性的言说,但这直接呈现出的炮火后的满目疮以及触目惊心的场面,无不是在向观众无声地表现历史的悲痛和惨烈,用画面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发行与票房
播出信息
制作发行
票房信息
截至2024年3月13日,《红光》首周票房3万,累计票房151万。
获奖记录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媒体评价
电影《红光》不论是选取的人物本身还是在人物表现方式的选择,不论是对革命人物表现的丰富度上还是对红色记忆的传承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给革命历史的传承提供了新入点和新注解。(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饶曙光评)
《红光》实现了主流意识与大众文化消费的完美结合,实现了文艺遵从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审美追求。(山西新闻联播评)
影片从多方面折射出抗日战争年代
民族英雄的群体毅力和志向,讴歌了在民族危难之时,无数中华儿女发自内心并产生力量的“抗战到底,至死不渝”的决心和气概。(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频道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