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兆(1861—1939) ,字伯序,号憬吾,晚号慵叟、清溪渔隐、微尚居士,
广东省番禺(现广东省
广州市)人,清末民初学者、文学家。
汪精卫同父异母哥哥。
汪兆镛祖籍浙江山阴县,其父汪
咸丰年间在广东多地从事
师爷(师爷)工作,后入籍番禹。兆镛5岁时开始接触学问,先跟从其二
伯父汪士林学习;1876年后,兆镛曾跟从海康县学训导
张琴学作时文试帖;1878年,汪兆镛开始应试,但一直25岁时,才获得优贡生之科名;第二年,即1886年开始进京考试,经过11年的奋斗,才在1897年
己丑恩科
乡试中取得
举人身份。在父亲的建议下,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身为长子的汪兆镛只能一边学习幕业养家,一边苦学应试,但经历过三次
礼部考试都未能考中进士,在他35岁之时,汪兆镛作出决定不再应考,专心从事
师爷工作。汪兆镛习律例,曾在
翁源县、
遂溪县、
顺德区、
赤溪镇等地方担任县幕,主理刑名;1898年到
乐昌市管理盐务。1905年,
两广总督岑春煊聘请汪兆镛入督府掌司奏章,离任时给汪兆镛保奏加四品
顶戴,荐任
湖南省知县。辛亥革命后,汪兆镛辞去乐昌县盐务职务,避地澳门,从此不再踏足仕途,闭门著述。汪兆镛晚年共有12次寓居澳门,于1939年7月28日(农历)在澳门去世。
汪兆镛有着深厚的遗民思想,其一生著作作品数量众多。他擅长严谨的史学文献考证工作,其修撰的《晋会要》现存有56卷及《叙目卷》一卷,手稿影印本于1988年出版,共有675页;他编写的《碑传集三篇》将清一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学术等众多领域名人的墓志、碑铭汇集成册,成为清代人物传记的重要文献之一;兆镛一生所作诗词较多,其诗词语言含蓄婉转,情感深沉内敛。汪兆镛也十分重视乡邦文献的搜集、整理,参与撰写了《番禺县续志》,搜集考证编著《广州城残砖录》等作品;他编辑的《岭南画征略》这部著作,经其长子汪祖泽续补,出版发行,为广东艺术史的整理、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生平
家族背景
汪兆镛,1861年(咸丰十一年)4月28日出生于广州城北天官里(现
广东省广州市豪贤路)。汪兆镛祖籍浙江山阴汪氏,
曾祖父汪,祖父是其长子汪云,而汪炌次之即汪鼎,汪鼎的儿子汪在文坛上与
叶衍兰、沈世良并称“
粤东三家”,汪瑔的儿子汪兆与汪兆镛关系最为亲近。汪兆镛父亲汪琡(1824—1897)是汪云的第四子,于
咸丰年间始,先后在广东的
电白区、
茂名市等多地县署从事
师爷(师爷)工作,后落籍在广东番禺。汪琡先娶妻卢氏,两人生育有一子三女,汪兆镛即其长子,卢氏在兆镛11岁时去世;汪琡续娶吴氏,又育有三子三女,
汪精卫(汪精卫)即其一,是汪兆镛的同父异母的四弟。
教育经历
汪兆镛5岁时开始接触学问,先跟从二
伯父汪士林,由其督促其课业。四子书
五经皆由其授读。1871年,兆镛母亲卢氏去世后,汪琡便让兆镛与汪士林一室同卧,开始教授朱子小学,12岁时开始写作诗文.经过数年在课业上的教导,于诗文上开始见初步的成绩。至1876年,汪士林为了使汪兆镛在课业上得到更大进步,不于一家之言,命汪兆镛跟从海康县学训导嘉应张琴(松圃)学作时文试帖。1877年汪兆镛跟随父亲回到广东番禺豪贤街,和汪兆铨一起跟从番禺郑玉山(郑权)读书。
1888年,汪兆镛停止了随父亲往各地居住的生涯,十五
叔父汪瑔主动提出让兆镛前往
广州市跟他学习,汪瑔对他在学问修养上影响巨大。汪瑔对这位从子在饮食、教诲等方面的关爱也无微不至。到了广州之后,汪兆镛进了学海堂,奉
陈澧为师,日后汪兆镛治学的方向受其影响。1884年,汪兆镛二十四岁时成为学海堂专课肄业生。汪兆镛与学海堂前后同学的交往紧密。
应试经历
汪兆镛18岁那年(1878年)开始应试,初
应县、
府试。于1880年,应考院试的首场考试,即岁试末中,1883年再度应岁试,第二年继续考科试、拔贡,均末中,1885年汪兆镛25岁时,又应优贡试,终于为期获得优贡生之科名,获得进京考试之资格。
1886年5月,汪兆镛第一次进京考试,只取得一等第十五名,仅能谋得低微之地方官职(即“奉旨以知县用”),但见到了
光绪帝。考完到
鸿胪寺呈递谢恩折,并到吏部领取执照后,9月份离开京城回到
广州市。回去之后,在父亲的建议下,一边跟随父亲学幕业,一边不放弃功名苦学应试。于1888年,应考“录遗”之试,想通过
乡试的方式取得
举人的身份,然后再参加
会试,晋身
进士之列。但此次仍末中举。第二年,汪兆镛再次应
己丑恩科乡试(光绪大婚而开),终于得中举第二十八名,经过11年的奋斗,29岁取得举人身份。
1890年,汪兆镛上京参加会试落第,末能在科举更上层楼,其后,1892年再度赴会试,角然落第,1894年,他第三度,也是最后一次赴会试又告失败,按清例的“三科之限”即连续三次会试都未中进士者,才真的享有当知县的资格。在他35岁之时(1895年),汪兆镛作出决定,不再应考。
幕佐生活
汪兆镛第一次进京考试后回到
广州市,得知当时在
英德市当县幕的父亲身体欠佳。见面后,父亲对汪兆镛的意见是,文章未灵警,很难高中,而汪兆镛本人的目标也非地方知县,因此,他想和其他读书人一样,能中
进士才肯罢休。于是跟随父亲学幕业,恰好无锡邓翰臣代理
翁源县,邀请汪兆镛办理刑钱之事。
而其时,家中共有十几口人,父亲汪琡已70岁,家中二妹、三妹出嫁,都是四处举债。于是1890年,江阴金溎生(汪瑔、汪琡故交)邀请汪兆镛至赤溪佐治。后又至
四会市。1892年又获县令严峻耘邀受聘至
遂溪县,深受其信任与知遇,后再跟随严峻耘至
顺德区等地从事幕业。1897年5月,严峻耘在任内去世,同年9月父亲王琡在
广州市去世。汪兆镛家中更为贫困,1898年得孔季修同年邀办乐桂埠总席,二月,汪兆镛带四弟,六妹,妻儿一同到
乐昌市管理盐务。
1905年,汪兆镛受
两广总督岑春煊邀请,再度为幕。岑春煊于1906年调任
云贵总督,于离任时临行奏保,汪兆镛获赏四品
顶戴,荐任
湖南省知县,他以父亲年龄大为由,没有上任。次年,汪兆镛“仍返乐埠盐席。1911年,
辛亥革命起,乐昌盗贼乘政局混乱到处抢掠杀人,情况甚为混乱,汪兆镛十月返回广州,随即避地澳门,从此不再踏足仕途,闭门著述。
晚年生活
汪兆镛于1911年底首度踏足澳门,断断续续住了十三年多。由暂住以至定居。1912年9月,兆镛见局势大体平定,于是返回
广州市,但只居住了十个月左右;于1913年7月,再避地澳门,住在
下环街,但也只住了两个月,又回到广州。其后曾于1916年、1917年、1920年、1922年、1923年、1925年、1927年、1931年数次避乱寓居澳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广州开始受到
日本军机轰炸,汪兆镛又回到澳门避兵乱。这次到澳门后,一直末北返,至1939年9月11日(农历7月28日)于澳门去世。其共有12次寓居澳门。汪兆镛去世后,暂镜湖医院山庄,1945年,归葬广州城东砚冈之原,1958年迁葬银河公墓。1996年7月,汪氏后人迁葬汪琡、汪兆镛等二十多位先人于
从化区华夏永久墓园。
人物成就
史学考订
汪兆镛主要依从
陈澧的学说,能融会贯通汉代和宋代学术传统,不拘泥于某一学派门户之见,擅长进行严谨的文献考证工作,发现并纠正错误,同时补充缺失的内容,说出别人未曾阐述的观点。
兆镛《晋会要》的修撰,现存有56卷并《叙目卷》,汇编了两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各种典章制度,分类述。既有对历史事实的详细列举,又包含了各类琐碎的言论和故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唐修《
晋书》追求辞藻文风艳丽,而忽视内容的真实(竞为绮艳,不求笃实)的不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晋会要》手稿本至其去世前仍未刊行,后经其五子汪宗藻之手
折子戏1953年藏入
中国国家图书馆,1988年手稿影印出版,共675页。汪兆镛的《补三国食货志》《补三国刑法志》,同其他对《
三国志》的续作一样,增补体例,改变了《三国志》有纪有传无表无志的局面。兆镛在编辑《碑传集三篇》工作上,侧重于订正错误、补充遗漏、资料印证,以及补充内容,将清一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学术等众多领域名人的墓志、碑铭汇集成册,成为
清代人物传记的重要文献之一。
诗词创作
兆镛一生所作诗词较多,他的诗既有对祖国山河的歌颂,也有咏史感怀,抒发个人胸意,还有单纯游览和歌咏风物的。他曾两次东游,和上海、杭州名士
张元济、
朱祖谋、
冒广生等唱和,留下的诗词也较多。
其诗集,《微尚斋诗》集,其特点是语言含蓄婉转,情感深沉内敛,充满了对世事的关怀和忧虑,同时又展现出超脱尘世的高远气概;《澳门杂诗》则采用了竹枝词的形式,文字风格清新自然,流畅易懂,生动描绘了澳门的生活情景;而《雨屋深灯词》则是以
姜夔、
辛弃疾为师,倾力抒发个人的情怀,词风典雅有力,格调健朗。
乡邦文献
汪兆镛十分重视乡邦文献的搜集、整理。贡献最大的,还要算参与修撰四十四卷《番禺县续志》。民国七年(1918年),设修志局于县学宫内之
明伦堂,汪兆镛应邀任志稿分纂之一。他独自撰写了舆地志一卷、建置志二卷、官师志二卷、人物志二卷、金石志七卷、古迹志一卷、前事志一卷、余事志一卷,其余诸卷也多有纂述。汪兆镛行文简括精当,又有自己独到见解,体现出学识广博与严谨持重的学风。
《广州城残砖录》是兆镛借助残砖旧瓦的搜集,对广州城市沿革进行的一番实物考证;他受东莞
陈伯陶编写《宋东莞遗民录》和《胜朝粤东遗民录》的启发,广泛搜罗元亡后不在明朝任官的粤人的各种史料,汇编成《元广东遗民录》,填补了广东
历史学在元史这一领域的空白;汪兆镛长于考订,即使是《澳门杂诗》这样的文学类作品,他也能借助于《
广东通志》和
屈大均的《
广东新语》,对照
乾隆间修撰的《
澳门纪略》,在对当地政教、建筑、风物、民俗、历史、人物的吟咏中,引用故事史实作为注解,为后世了解、研究澳门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岭南画史
汪兆镛编纂的《岭南画征略》这部著作,除了修正《画史》《墨林今话》《寒松阁谈艺录》的错误之外,还针对各家体例上的不足,通过人物生平事迹与艺术作品相结合的方式,以“人存画”的视角来编排。即每个人先记载履历、艺术成就,并附录画家本人对于自己作品的自撰题跋、创作心得,也把一些人物的趣闻轶事收录进去,丰富了全书的内容。但对“油画洋法”的一概摒弃,则是全书的一处缺憾。《岭南画征略》后经他的长子汪祖泽续补,出版发行,为
广东省艺术史的整理、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思想
政治思想
汪兆镛从28岁至51岁这二十几年的为幕及主理盐务的人生经历,让汪兆镛对于地方民政管理有一定的认识。他的政治观念思想是从统治阶层立场出发,当中有一些见解,体现了爱国思想。
汪兆镛是
儒家思想的拥护者,因此,其政治主张认为要达至民信人和的目标,就必须要有贤德之士在位,然后百姓遵循贤者的政令,这样就能政通人和,所以才在论述治理之道时,强调要先修明政事,然后才能寻求船坚炮利;而在地方政务上,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因此,要慎选官员,放手让地方官员灵活的手法来管理地方治安;针对列强进犯,政府软弱,他认为可以变法图强,但反对轻率变法。要依序推行,要奠基于人才培养,而非单纯取决于政治制度。
遗民思想
汪兆镛有深厚的遗民思想,即维护传统文化、保持礼教伦常;生活在他们不认同的政权下,以保卫传统文化为己任,其社会活动都以此为目的,从事学术研究、诗文创作、编修史籍方志、教育工作和弘扬
儒家思想。
辛亥革命初期,身世之感构成汪兆镛诗词的主题。1918年《元广东遗民录》的完成标志着他的遗民身份完成了自我确认。
辛亥后汪兆镛闭门著述,多次拒绝在民国政权里当官。如被推举为盐政局长、省志聘任为总纂职务不去,连有知遇之恩的原东家
岑春煊的再次聘任也不去。不当
新朝官是界定遗民身份的证据之一。辛亥之后,广州学海堂重开,推辞不下,最后答允校阅
历史学、词章二课,在批阅课卷时,涉及到
清代需要讳书的抬头缺笔,如批学海课卷,溥仪仪字必缺一撇,以示不忘故朝。
汪兆镛多次携家带口寄居澳门。汪兆镛以主动的态势不断强化自己的 遗民身份。1922 年,当他得到
爱新觉罗·溥仪溥仪亲书 “福”字之赐,听到消息后喜不自胜,刻一印文“
宣统辛亥后
番禺区汪氏赐福堂印”以示纪念。汪兆镛曾记载了 1924 年正月十三日,在香港九龙城外园,与
陈伯陶、张学华等12人参加为溥仪祝寿等活动。
道学思想
汪兆镛晚年他曾两次上广东
道教名山罗浮山,住
酥醪观,自号“永觉道士”。又与道教中人交往亲密。
《老子道德经撮要》是汪兆镛晚年闲居澳门时众多著述中的一部代表作,有着深厚的道学思想。首先,汇集各种注释《老子》观点。《老子》一书为
道家之经籍,历来为其作注的人很多,其义也不同一,为此,兆镛摘取以往释老子的要点,阐发老子经旨,再加上自己的见解,附录在后,方便后学。其次,汪兆镛认为儒与道并无不同。他梳理了儒道的流变后,指出儒道之间渊源相同,相互诋毁是从司马迁开始,后世随着时间的流逝,纠纷误解增多,但不可数典忘祖。再次,汪兆镛宣传以道救世。他在《老子道德经撮要》开篇即宣传宗教救国思想,以道救世,他认为,时至今日也应秉承老子的这一主张。具体做法是:作为统治者,要有一颗仁慈之心,时常为百姓着想,少私寡欲,那么,天将救之,甚至天下自定;作为世人,也要多学一些
道教知识。
主要作品
人物关系
轶事典故
汪兆镛的同父异母的四弟
汪精卫,即汪精卫,比兆镛长子岁数还要小。汪精卫的生母吴氏在他十三岁那年(1896)去世,次年父亲汪琡也离世,因此,汪精卫后跟随兆镛生活。衣食住行费用,都是仰仗这位兄长。1898年汪兆镛到乐昌办理盐务,汪兆镛独留二、三弟于广州,却带着兆铭一起到乐昌,加以管教,可见汪兆镛对于这位当时只有十五岁的幼弟,最是疼惜。
汪兆铭于1904年考取公费赴
日本留学,次年加入同盟会,以“精卫”为笔名在《
民报》上发表了多篇思想进步的政论文,引起清廷的不满。当时汪兆镛正在
两广总督岑春煊幕中,据
汪精卫自述,有一次岑春煊借着醉意要他交出来,汪兆镛急得没法。汪精卫得知此信息后,便写了一封最后的家信,要求“自绝于家庭,并与已聘刘氏退婚”,署名“家庭之罪人”。汪兆镛拿到信后,申明幼弟已脱离家庭,将汪精卫永远驱逐出家门,并拿到番禺县衙存案。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汪精卫与陈璧君于
上海市成婚后,夫妻二人共同返回
广州市,还探望兄嫂,因此可以推知,
辛亥后兄弟二人仍有见面。1922年汪精卫四十岁生日时,汪兆镛曾以一块旧藏书砚赠送作贺。1930年,汪兆镛编著《山阴汪氏谱》时,按谱表中世系排列,将
汪精卫列为元末自
婺源县迁至浙江
山阴县的第十九
世孙。汪兆镛在其年谱中也较少提及汪精卫。
汪兆镛平日最鄙薄其弟汪精卫为人,精卫心术不端,他不仅贻羞汪氏,且将为国家罪人。每见到汪精卫,他都训斥一顿。汪兆镛与汪精卫兄弟二人政治观点异,但从未在文字上因为政治观点的不同而批评对方。对其称谓,汪兆镛在其自订年谱中,于1906年前概称“季弟”,之后称为“精卫”,而诗词中更无片言只字与之有关。
人物评议
光绪年间举人、燕京大学
张尔田教授的
挽联写道:“国仇家恨,萃于一身,居夷余年,何惭西山高卧;孔思还情,期望终古,著书数百卷,卓然东垫正传。”近代诗人吴用威的挽联写着:“藕孔寄吟身,海国尘扬,仙踪定蹑
罗浮蝶;药州沉旧梦,风微人往,诗事长留
癸酉笺。”简单概括其人生经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著作诗歌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史学家
陈垣:节拟西山,学传东塾;词刊雨屋,诗著晴。”把其比作宋代学者
真德秀,继承其师
陈澧的学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