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湾大桥(Xinghai Bay Bridge),是中国辽宁省
大连市的跨海通道,位于
黄海水域上,属于大连东部城市主干道路的组成部分。
星海湾大桥于2011年10月动工兴建,2014年5月,星海湾大桥进行缆索安装工程。2015年1月5日,星海湾大桥完成合龙工程,2015年10月30日运营通车。星海湾大桥西起
甘井子区环涛路,上跨黄海,东至
西岗区滨海西路;线路全长6千米,主桥长820米,主桥主跨460米,边跨180米,主塔高114.3米,引桥跨距45米。 两层桥面均为双向四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另设有人行通道。
星海湾大桥向西逐渐远离海岸线,在海上形成S型曲线,主桥正对星海湾广场中轴线,是
大连市交通网“七纵七横”中的重要一横,对完善大连城市路网结构、改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景观,发展和促进大连经济繁荣具有积极的作用。
历史沿革
2011年10月,星海湾大桥动工兴建。2012年2月8日,星海湾大桥进行沉箱基槽挖掘作业。12月6日,在
海上地锚悬索式跨海大桥施工现场,第一节梁箱顺利安装完毕。大连南部滨海大道跨海大桥西引桥预制梁箱成功吊装,顺利完成一跨三横梁装置。2013年12月26日,大连南部滨海大道跨海大桥的4根主塔封顶。标志着该项目建设开始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2014年5月24日,星海湾大桥进行缆索安装工程。2015年1月5日,星海湾大桥完成合龙工程。
2015年10月30日,
大连市星海湾大桥正式通车。该桥是东北地区最长的
跨海大桥工程,中国首座海上地锚悬索式跨海大桥。同年10月30日,历经4年施工建设的大连南部星海湾跨海大桥竣工通车。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星海湾大桥是中国辽宁省
大连市的跨海通道,位于
黄海水域上,是大连东部城市主干道路的组成部分。
气候
属于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东北地区最温暖的地方。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进入
寒冷期晚,日照丰富,空气不干燥,具有明显的气候优势。
运行情况
沿途信息
星海湾大桥西起
甘井子区环涛路,上跨黄海,东至西岗区滨海西路。 与
星海公园相邻,公园于1909年由
南满洲铁道修建,时称“星个浦游园”,1945年改为现名,星海公园占地面积15公顷(即15万平方米),由沿岸公园和海水浴场两部分组成。
星海公园浴场是
大连市著名海水浴场之一,被称为大连市区最大的“消暑乐园”。
流量
星海湾大桥自通车后每天承载着约4万台次的车流量,来自大连市交警支队科技处的数据统计显示,从2016年6月13日至6月26日,星海湾大桥每天承载着逾3万台次的车流量,6月16日车流量最多,逾3.83万台次,即使休息日车流量也有两三万台次。
建筑设计
整体布局
大连星海湾跨海大桥工程东端起点位于滨海路上的
金沙滩东侧,向西走逐渐远离海岸线,在海上形成S形曲线,主桥正对
星海广场,西侧的登陆点在交通增长迅速的高新园区,全长6km,主线为双层桥梁结构。大桥东端主线通过建设中的隧道与东北路连接,东段的匝道与滨海路相连接,由于主线桥梁为双层,在与滨海路相连接时形成立体交通。西端可以连接
旅顺南路及高新园区的其它地面道路。
设计理念
由于主桥位于大连的重要景点--星海广场南侧1km处,大桥的景观效果对桥型方案的选择具有决定性意义。虽然悬索桥在460m跨径的桥梁选型中不占优势,但考虑景观效果,经过多个方案的比选并征求广大市民的意见,最终选择了悬索桥方案。该桥最终方案是双层地锚式悬索桥,锚为
砾石基床混凝土重力式错碇,加劲梁采用钢桁架结构,桥面板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通过支座与主桁架相连。
设计特点
参考资料
设计参数
星海湾大桥桥梁全长6千米,主桥长820米,主桥主跨460米,边跨180米,主塔高114.3米,引桥跨距45米。主桥的跨径为(180+460+180)m,桥宽24.8m。主缆由多股平行钢丝成品索组成,呈
抛物线形,跨中矢高为69m。
参考资料
设备设施
交通监控
2019年,主桥上启用违停自动抓拍设备,实现24小时智能巡逻、自动抓拍功能,监控范围基本覆盖主桥上层全路段。对在星海湾跨海大桥上停车超过60秒的违停车辆进行远程抓拍取证,违停车辆将被处以记3分,罚200元的处罚。
照明设备
2021年7月,根据
大连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大连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对跨海大桥景观亮化设施进行了维修工作。截至同月23日,亮化设施维修工作已经圆满完成,长达六公里的亮化带璀璨明亮,不仅点亮了城市地标,也提升了城市的品位。
建设成果
建设难点
环境
星海湾大桥工程位于
黄海海域,桥址处水深10到12米,迎海面没有任何遮挡物,施工海域常出现突风、
团雾、涌浪等,全年多为9级及以上大风,每月海上平均有效工作时间仅18天。而且大桥按照承受百年一遇风浪(即12级台风)设计,按照地震烈度7度设防,设计寿命100年。特殊的环境和设计对施工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为了保证主塔在风大浪急的外海中高高耸立,稳如山岳,每个主塔下面设计有48根直径2.5米、长47米的钻孔灌注桩。大桥施工区域分布着密集的岩溶地质层,尤其是主桥所有桩基无一例外地坐落在岩溶地质层上,而且这些岩溶洞形式多样,结构复杂,有斜面岩、陡坡、石柱、溶沟槽等。特殊的地质结构导致钻孔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掉锤、偏锤、卡锤等问题,施工难以正常进行。
精度
主缆承担了大桥全部承重,而锚碇是主缆的"坚强后盾",122根直径18厘米、长16米的索导管贯穿后错块与后锚面钢板,其预埋时任意断面的
空间位置精度都要控制在5毫米以内。
重量
由于是双层通车的钢桁架梁,而且设计方案采用整体吊装,因此梁段比一般大桥的梁段要重很多。主桥梁段共有43节,最重的梁段吊装重量超过600吨,创下了中国最重单节钢桁架梁吊装纪录。因主桥设计垂跨比较小,必须实施对称吊装,以保证整个桥梁受力均衡,将43节超重钢桁梁提升至30米的高空。
成果
锚碇
星海湾大桥的主缆索股锚固系统在中国首次采用"锚固钢板+刚性拉杆"锚固体系,开创了中国桥梁建设的先河。两大锚碇是主桥最重要的安全控制系统,分别在主桥双塔的两侧,单个沉箱重约26000吨,是中国最重的混凝土沉箱错碇。在锚碇混凝土中,预埋122根超长索导管,然后将刚性拉杆穿过索导管,以连接锚碇锚固系统和主缆。
在“创新、受力合理”的设计理念下,充分考虑大桥的功能性与景观性,历时2年多时间完成设计,先后经过疲劳、整体、风洞、锚定等十余项试验,突破技术难点、实现创新技术20余个,设计大桥可承受台风12级、地震烈度7度,寿命可达百年。锚碇采用预填骨料升浆基床技术,锚碇
沉箱重2.6万吨,为中国最大沉箱。
钢架
钢桁架梁采用整体节点板技术、裸岩地区的钢管桩采用振动环切法植桩和锚杆嵌岩植桩技术、超大吨位钢桁架梁的吊装等大桥关键技术都为中国首创。
主缆
主缆承担了大桥全部承重,经过多次试验,大桥设计团队研发出了"三点定圆、三圆定管"安装施工法。采用新方法之后,从最初每周15根到每3天25根,索导管安装进度不断加速,且超长刚性错杆安装误差小于2毫米。
价值意义
星海湾大桥直接连接
大连市西部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及东部的
金沙滩、付家庄地区,使居住在城市西南部的通勤者得以直接跨海通行至
青泥洼桥等城市东部区域而不需要经过
黑石礁、
星海广场等拥挤地段,对完善大连城市路网结构、改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景观,发展和促进大连经济繁荣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关事件
2024年4月,
大连市一座大桥因建设时未取得海域使用权,其建设单位被主管部门罚款2700余万元,引发关注。大连市海洋发展局表示,处罚通告中所指的跨海大桥为星海湾大桥,处罚是为了处理星海湾大桥建设初期的历史遗留问题,截至4月2日,星海湾大桥的手续已经办结。处罚通告显示,当事方大连南部滨海大道投资有限公司在未取得海域使用权的情况下,擅自在星海湾附近海域建设透水性构筑物(跨海大桥),违反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三条规定。4月3日,对于为何在大桥通车八年多后才作出处罚决定,
大连市海洋发展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称,这一处罚是针对当时建设大桥时未取得海域使用权的违规行为,属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所做出的决定,完全合法有效。针对网上关于大桥是否会被拆除的担忧,该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大桥不会被拆除且目前已具备合法手续。
依据2002年1月起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海洋功能区划,对海域使用申请进行审核,并依照本法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除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用海或大型围填海项目用海要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建设项目用海的审批权限,由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