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如琢
民国时期军事将领
邓如琢(1888年—1944年),字和璞,民国时期军事将领。安徽省阜阳市邓寨(今属利辛县)人。原为直系蔡成勋部属,任陆军第五混成旅旅长。后归方本仁部,任中央陆军第一师师长、南昌警备司令。1922年6月22日,任第九混成旅第二团团长。9月21日,任第九混成旅旅长。1924年12月(或1925年1月22日),任中央直辖陆军第一师师长。1925年3月任赣北镇守使;11月,率部入皖,驱走姜登选,25日段祺瑞政府任其为安徽省军务督办,未就职。12月1日,去赣北镇守使职。1926年孙传芳任命其为江西省军务督办、五省联军赣军总司令。11月被国民革命军击败下野。1944年4月在南京逝世。
人物生平
邓如琢生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其父是清朝末年的一名秀才,家庭比较贫困,除耕种几亩薄地外,靠平时教书维持生计。
少年时候的邓如琢是个小胖墩,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反应迟钝,性格古怪。他衣衫破烂,常常蓬头垢面,脸上拖着长长的鼻涕,褂子的两个袖子被他当作擦鼻涕的工具,因此,人们都说他是“鲶鱼精”。
孙中山成立“同盟会”以后,中国革命一浪接一浪。邓如琢17岁时,由于天气干旱,庄稼歉收,全家人的生活十分困难。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时的邓玉琢已经很懂事了,面对家愁国难,他产生了去当兵的想法。
左邻右舍听说邓玉琢要去当兵,都嘲笑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有的说他哪是当兵的料。当然家里人也不放心。但他主意已定,终于有一天趁家人熟睡之际,把家中唯一的一头毛驴偷走,牵到阜阳市卖了作盘缠,到外地当兵去了。
邓如琢当兵正是社会动荡、军阀混战之时。邓如琢先在蔡成勋的部队干了一段时间,后来因故离开,又来到方本仁的部队,这是五省联军孙传芳的部队,邓如琢在那里当一名伙夫。有一天方本仁的部队与其他军阀交战,前方部队被对方包围,士兵两天两夜都没有吃到饭,伙食班几次送饭都被迫退回,就在这紧急时刻,邓如琢挺身而出,要求到前方去送饭。出乎众人意料的是,他一连几次都将饭菜顺利送到了前线。从此以后他被提升为排长并成为方本仁的亲信。后来,随着方本仁的升迁,邓如琢也渐渐晋升为连长、营长,被调到潼关军校学习。
1922年6月,邓如琢任第九混成旅第二团团长,9月,又被委为第九混成旅旅长。他开始竭力扩充实力,到处安插亲信,逐渐显露出很大野心。
有一次,师长方本仁回家探亲去了,他假借方师长名义召开军事会议,将大小官员一律扣押,反抗者立即就地正法,然后发出通电,污蔑方本仁有谋反之罪,勾结革命军。就这样通过欺上瞒下的手段将方本仁治罪,然后取而代之。
1923年5月4日,邓如琢被授予中将军衔。1924年12月,邓如琢被任命为中央陆军第一师师长,兼任南昌警备司令。1925年3月1日,任赣北镇守使,驻防九江市。他也开始在九江大兴土木,修建将军府,同时在阜阳邓寨老家修建住房。现位于邓寨村北的王人职高老校区,据说就是他那时为家人修建的。11月,邓率部入皖,驱走督军姜登选。25日,段祺瑞任命他为安徽军务督办。
1926年2月1日,邓如琢被北洋政府授予上将军衔。从1924年到1927年,共有54人被授予上将军衔,邓即是其中之一。3月24日,邓如琢被任命为五省联军赣军总司令,江西省军务督办。这样,行伍出身的邓如琢成了掌管江西军政大权的督军。
火烧滕王阁
1926年9月,由于南昌市蒋介石占据,孙传芳令邓如琢48小时内夺回,邓如琢忙从赣州市调回部队攻打南昌,接连几次都遭到失败,随承诺部下,只要攻下南昌,每人发双薪,再放假七天。随着他一声令下,部队一齐攻向南昌城,终于攻下南昌。然而,紧接着的七天给江西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邓的部下不但烧杀抢掠,敲诈勒索,还放火烧毁了“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滕王阁。滕王阁被烧后,只留下了一块写有“滕王阁”三个字的青石匾牌。
邓的逆行遭到了江西省人民的极大愤恨,纷纷起来抗议并发动“三罢”运动。11月,蒋介石派兵再次攻打南昌市,南昌群众配合蒋军与邓军厮杀,邓如琢最终失败,被迫下野。
下野后的邓如琢先后在天津市上海市等地闭门纳福。1938年,蒋介石拍电报要他到三十一集团军当司令,由于自认为功成名就,邓如琢未再复出任职。
1944年4月,邓如琢在南京病故,葬在南京青石山上。由于他以前每次回家乡时,对父老乡亲都礼数周到,家族中不少在他那儿当兵的人都有一官半职,因此,从这一点来说,家乡人对他评价还是不错的。在他下葬时,他在王人集及邓寨庄的不少亲戚都去参加了他的葬礼。
人物评价
邓如琢的孙子邓重麟现侨居泰国,是某一大型企业的董事长,现任泰中文化经济协会副会长,曾任前总理差瓦立的经济顾问。2008年8月曾回国探亲。2004年11月1日,九江市人民政府将邓如琢故居花园列为第三批九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火烧滕王阁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