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栖动物
底栖生物是指栖息于海洋或内陆水域底内或底表的生物
底栖生物是指栖息于海洋或内陆水域底内或底表的生物。主要包括环节动物门寡毛类多毛纲、蛭类)、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蚌类)、节肢动物门(水生昆虫、甲壳亚门)、扁形动物门涡虫)等,均为肉眼可见的动物群落。常见的底栖动物有水蚯蚓、摇蚊幼虫、螺、蚌、河蚬、虾、蟹和蚂蝗等。
底栖动物是一个庞杂的生态类群,但大多为无脊椎动物。一般来说,可以按体格大小将底栖动物划分为大型底栖动物、小型底栖动物和微型底栖动物。具体划分标准为:不能通过500μm孔径筛网的称为大型底栖动物;能通过500μm孔径筛网但不能通过42μm孔径筛网的称为小型底栖动物;能通过42μm孔径筛网的称为微型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摄食浮游生物、底栖藻类和有机碎屑等,其作为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类群,对维持生态系统功能,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着重要作用。在实际水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中,通常是直接投加大型底栖动物放养量,补充底栖动物资源数量,增加系统稳定性,促进物质循环,可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基本内容
底栖动物它的主要特点是多为无脊椎动物。
底栖动物是一个庞杂的生态类群,其所包括的种类及其生活方式较浮游动物复杂得多,常见的底栖动物有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的螺和瓣鳃纲的蚌、河蚬等;环节动物门寡毛类的水丝蚓、尾鳃蚓等,环带纲的舌蛭、泽蛭等,多毛纲沙蚕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摇蚊幼虫差翅亚目幼虫、蜉蝣目稚虫等,甲壳亚门的虾、蟹等;扁形动物门涡虫纲等。
多数底栖动物长期生活在底泥中,具有区域性强,迁移能力弱等特点,对于环境污染及变化通常少有回避能力,其群落的破坏和重建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且多数种类个体较大,易于辨认;同时,不同种类底栖动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及对污染等不利因素的耐受力和敏感程度不同;根据上述特点,利用底栖动物的种群结构、优势种类、数量等参量可以确切反应水体的质量状况。
研究分类
1.根据研究的需要可分
(1) 原生底栖动物(primary zoobenthos),是能直接利用水中溶解氧的种类,包括常见的蠕虫、底栖甲壳亚门瓣鳃纲软体动物门等。
(2)次生底栖动物(secondary zoobenthos),是由陆地生活的祖先在系统发生过程中重新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主要包括各类水生昆虫、软体动物中的肺螺类(Pulmata)如椎实螺Lymnea等。
2.为了研究方便,可分
(1)将不能通过500μm孔径筛网的动物称为大型底栖动物(marofauna)。
(2)能通过500μm孔径筛网但不能通过42μm孔径筛网的动物为小型底栖动物(meiofauna)。
(3)能通过42μm孔径筛网的动物为微型底栖动物(nanofauna)。
概述
底栖动物 benth(on)ic 动物界
底栖生物中的动物的总称。底栖动物是生活在水体底部的肉眼可见的动物群落。底栖动物(zoobenthos或benthic animal)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
生活方式
3.按其生活方式,可分为五种类型
(1)固着型--固着在水底或水中物体上生活,如多孔动物、刺胞动物门、管栖多毛纲苔藓动物门等。
(2)底埋型--埋在水底泥中生活,如大部分多毛类、瓣鳃纲的蛤和蚌、穴居的蟹、棘皮动物的蛇尾等。
(3)钻蚀型--钻入木石、土岸或水生植物茎叶中生活的动物,如软体动物门海笋船蛆和甲壳亚门的蛀木水虱。
(4)底栖型--在水底土壤表面生活,稍能活动,如腹足纲软体动物、海胆、海参及海星纲等棘皮动物。
(5)自由移动型--在水底爬行或在水层游泳一段时间。为水生昆虫、虾、蟹。
释义
底栖动物(zoobenthos) 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除定居和活动生活的以外,栖息的形式多为固着于岩石等坚硬的基体上和埋没于泥沙等松软的基底中。此外,还有附着于植物或其他底栖动物体表的,以及栖息在潮间带的底栖种类。在摄食方法上,以悬浮物摄食和沉积物摄食居多。多为无脊椎动物,是一个庞杂的生态类群。按其尺寸,分大型底栖动物、小型底栖动物。
特点
底栖动物它的主要特点是多为无脊椎动物。
底栖动物是一个庞杂的生态类群,其所包括的种类及其生活方式较浮游动物复杂得多,常见的底栖动物有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的螺和瓣鳃纲的蚌、河蚬等;环节动物门寡毛类的水丝蚓、尾鳃蚓等,环带纲的舌蛭、泽蛭等,多毛纲沙蚕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摇蚊幼虫差翅亚目幼虫、蜉蝣目稚虫等,甲壳亚门的虾、蟹等;扁形动物门涡虫纲等。
参考资料
底栖动物生态纳入长江考核指标.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24-03-10
知识分享丨水生态修复中底栖动物的功能和投放.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2024-03-10
底栖动物.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10
目录
概述
基本内容
研究分类
概述
生活方式
释义
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