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化锂为锂的
氢化物。其是无色
晶体,一般带有杂质而呈灰色。氢化锂属于
类盐氢化物,
熔点很高且对热稳定。导热性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随组成和压力的变化也有不同。氢化锂可燃,与水剧烈反应生成腐蚀性的
氢氧化锂和
氢气。一般不是氢化物
还原剂,除了在特定的类金属氢化物的合成中。例如,
硅烷可由氢化锂和
氯化硅通过Sundermeyer过程发生化学反应。
简介
形成:LiH的形成就是 Li失去一个电子给H,分别形成Li(+)和H(-)
中文同义词:氢化锂, 99.4% (METALS BASIS)氢化锂,98%;氢化锂 (METALS BASIS)氢化锂,
磷酸二丁酯;
英文同义词Hydrure de lithium;hydruredelithium;LiH;Lithium hydride (LiH);lithiumhydride(lih);lithiumhydride,fusedsolid;lithiummonohydride;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或带蓝灰色的半透明结晶体或粉末,极易潮解。
相对密度(水=1):0.82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1414 4.3/PG 1
危险品标志:易燃腐蚀
安全标识:S16S26S27
S36/S37/S39
危险标识:R14R34
化学性质
1、稳定性:不稳定。
2、禁配物:
强氧化剂、酸类、醇类、水、
卤族元素、空气、氧。
3、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潮湿空气。
5、聚合危害:不聚合。
6、常温下在干燥空气中能稳定存在,高温则分解为氢和锂。块状者较粉状者稳定。粉状者与潮湿空气接触能着火,遇水分解生成
氢氧化锂和
氢气。在高温下和
氧气、
氯气反应生成相应的
氧化物、
氯化物。与
氮气反应生成胺、
亚胺或
氮化物。在
乙醚中与
氯化铝反应生成
氢化铝锂。是典型的
类盐氢化物。在熔融
电解时阴极得锂,阳极放出氢气。
1、试验方法:吸入;
摄入剂量: 10 mg/m3/4H;
毒性类型:急性;
毒性作用:肺,胸部或呼吸-咳嗽。
2、试验方法:吸入
摄入剂量: 2 mg/m3/30M/26W-I;
测试对象:哺乳动物-物种不详;
毒性类型: MutipleDose。
毒性作用:
(1)心电图变化不影响诊断的指定。
(2)肝功能受损。
(3)体重减轻或减少体重增加。
3、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加热或接触水或酸类能发生
放热反应,也能引起燃烧。能与
氧化剂剧烈反应,密集的粉尘遇热或氧化剂接触即行爆炸。粉尘对眼睛、鼻、皮肤和呼吸系统有强刺激作用。遇湿气或水分生成
氢氧化锂腐蚀性很强。
4、急性毒性LD50:77.5mg/kg(大鼠经口)。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制备
在干燥箱中把锂放入用
耐酸钢制成反应管中,加盖并抽真空,再通入
氢气,在氢气压为1个大气压,温度为725 ℃下保持15 h之后,在继续通氢的情况下,进行冷却,从干燥箱中取出反应物,装入氮封的瓶里,保存于暗处,制得氢化锂纯度最高为99.8%。由纯净的
锂和纯净的氢气可以制得纯度为99.8%的氢化锂。
在充满
氩的干燥箱中,将表面已被刮得很光洁的锂装在一个用
电解铁制成的反应舟中,为了避免锂在熔融时会扩散透过铁,将反应舟装入一个电解铁制成的保护管中,再把保护管装进无缝钢管2中。通入
氢气并升温至700℃,约15h,使反应进行完全。所得氢化锂在此温度为液态(
熔点680℃),冷却后LiH为无色透明的粗粒结晶。俟其完全冷却之后,在CO2保护气氛中取出LiH,装入氮封的瓶里,保存于暗处。
应用
2、军事上用作氢气发生来源。有机合成用作还原剂。
3、氢化锂在有机合成中,用作
缩合剂、还原剂、基化试剂、干燥剂,同时还是很好的储氢材料。
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与腐蚀作用。吸入后引起喷嚏、咳嗽、呼吸困难、
支气管炎。可引起
鼻中隔穿孔。眼接触可致
结膜炎或灼伤。可致皮肤灼伤。口服中毒出现无力、眩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重者
昏迷、抽搐或精神障碍。
燃爆危险:该品遇湿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
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可服用氯化钠。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化学反应活性很高,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受热或与潮气、酸类接触即放出热量与
氢气而引起燃烧和爆炸。与
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引起燃烧或爆炸。遇湿气和水分生成
氢氧化物,腐蚀性很强。
灭火方法:不可用水、泡沫、
二氧化碳、
卤代烃(如
1211灭火剂)等灭火。只能用金属盖或干燥石墨粉、干燥
白云石粉末将火焖熄。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
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
氧化剂、酸类、醇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在
氮气中操作处置。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相对湿度保持在75%以下。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