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村
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下辖村
卡拉村位于贵州省丹寨县城东北部,距县城3公里,柏油路直通村内。全村面积1.23平方公里,共114户478人,该村是丹寨县芒筒筒芦笙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手工鸟笼工艺是该村特色。也是卡拉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2019年12月31日,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基本介绍
卡拉民族村寨位于丹寨县城东北部,地处摆泥河上游、富贵河东岸,距县城3公里。全村辖1个自然寨,3个村民小组,有114户,总人口483人。国土面积1.23平方公里。是一个苗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卡拉村苗族同胞编制鸟笼历史悠久,据说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世代聚居卡拉的苗族同胞,素以鸟笼编制技艺见长,他们编制的鸟笼,主要以孟宗竹孟宗竹矮雷竹等为原材料,坚固耐用而且不变形。鸟笼制作精巧,深受人们喜爱,不仅畅销省内外,还远销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新加坡日本以及欧美等地。鸟笼品种繁多,规格各异,形状多样。除了普通鸟笼外,还有集编制、雕刻、蜡染、刺绣、书法、绘画等艺术为一体的精品鸟笼,堪称是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稀世艺术珍品。
苗族人民喜好养鸟,源远流长。凡好养鸟者,最讲究称心如意的鸟笼。一提起鸟笼,人们自然就想起以盛产鸟笼而远近闻名的卡拉寨。一方面,由于其生产鸟笼的历史悠久而久负盛名;另一方面,由于其精湛的编制技艺赢得了中外用户的赞赏和青睐。因而,卡拉村被贵州省文化厅授予“中国鸟笼编织艺术之乡”称号。
自古以来,家家都会编制鸟笼,户户都有能工巧匠。他们生产的鸟笼,工艺精湛,造型奇特,古朴亮丽,美观大方,经久实用。以规格来讲,有单丝、双丝之分;以形状而言,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之别,圆形居多;以品种来看,有画眉笼、雉鸟笼、云雀笼、小米雀笼等等;以构造而论,既有高低、大小之分,又有内外之别,既有上下或上中下之形,也有左右或左中右之笼。除了普通鸟笼外,还有特别精致的鸟笼:笼体多为圆形,顶部之上镶有以木质或水晶玻璃专制的圆珠,串以锑质或铜质制的弧形挂钩,构成单珠连环钩或双珠连环钩;笼门左右竹枋上刻制有或双龙戏珠、双龙戏凤或雄狮狂舞或鲲鹏展翅等图案,有的笼门之上横枋还刻有孔雀竹芋、丹凤朝阳等造型;笼底圈枋外大多刻上“龙凤呈祥”、“吉祥如意”之字,有的刻上游龙飞凤之图,栩栩如生;笼内设有站杆一棵,有的站杆上还刻有双龙抢宝或双狮戏舞之图,站杆两头之上方紧贴笼边处还分别各套挂一个精美的花色瓷杯;笼外再围套上当地自产的蜡染帕或刺绣帕。
经济
卡拉村发挥独特的民间传统工艺的优势,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办起了“丹寨县民族工艺鸟笼厂”。全村114户中,从事鸟笼加工的就有98户,占86%;总人口483人中,从业人员多达250人。全村年生产鸟笼8.5万个,实现产值127.5万元,利润101.28万元,上缴税金10万余元。鸟笼生产的收入,已成为卡拉村农民群众增收的主要渠道。
历史
丹寨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族文化的代表,丹寨县地处都柳江清水江上游,融合了都柳江系、清水江系苗族文化的特点,至今仍保留着古朴、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苗族、水族等世居民族在千年变迁和繁衍生息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地理环境
位于贵州省丹寨县城东北部,地处摆泥河上游、富贵河东岸,距县城3公里。全村辖1个自然寨,3个村民小组,有114户,行政区划总人口483人。面积1.23平方公里。是一个苗族聚居的民族村寨。
旅游
丹寨县贵州省东线旅游的重要景区之一。2003年1月被县政府列为县级民族文化旅游景点。有颇具苗族特色的芒筒芦笙艺术;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令人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经济
历史
地理环境
旅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