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傍人是
人科傍人中最大的一种,生存于300-120万年前的东非。最初被命名为鲍氏东非人,后被更名为鲍氏南方古猿,最终被分类为鲍氏
猿人。他们的颌骨和牙齿非常强壮,适应了坚硬的食物,如
坚果和树皮。鲍氏傍人的大脑相对较小,但他们的身体结构表明他们具有强大的咀嚼肌肉和颈部支撑,这表明他们可能是以植物为主食的。鲍氏傍人的化石发现于
坦桑尼亚、
肯尼亚和
埃塞俄比亚等地。
他生存于260-120万年前
上新世至
更新世的东非。他最初被命名鲍氏东非人,及后被更名为鲍氏南方古猿,而最终被分类为鲍氏猿人。
1、玛丽·利基于1959年在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发现一个保存完好的头颅骨,编号OH 5,化名Nutcracker Man,估计是属于175万年前,有
南方古猿的特征。玛丽及其丈夫
路易斯·李奇将这个标本命名为鲍氏东非人,以纪念其资助者查尔斯·鲍伊斯。
3、鲍氏傍人的颅腔很小,头颅骨结构适合咀嚼,并有很多现今
大猩猩属的特征,后方的
臼齿相对较大,是现今人类的两倍。
4、有些学者指鲍氏傍人的头颅骨及牙齿形态显示他们是吃粗糙的伥物,例如
坚果及种子等。
鲍氏傍人的颅腔很小,约有500-550立方厘米,仅大于
阿法南方古猿及
非洲南方古猿。他的头颅骨结构适合咀 嚼,并有很多现今大猩猩的特征,例如:位于头顶的矢状嵴。鲍氏傍人生活在大草原地区。
雄性重68公斤,站立时高1.3米;
雌性重45公斤,站立时高1.05米。后方的臼齿相对较大,是现今人类的两倍。
鲍氏傍人的头颅骨及颚骨模型。于1993年,在
埃塞俄比亚发现了鲍氏傍人的化石。这个化石是部份的头颅骨,编号KGA10-525,可以追溯至140万年前。这是已知最大及在埃塞俄比亚唯一发现的鲍氏傍人头
颅骨标本。最古老的鲍氏傍人标本是在奥莫河谷发现(编号L. 74a-21),估计属于230万年前;最近代的标本则是在奥杜瓦伊峡谷发现的(编号OH 3及OH 38),属于120万年前。
种:鲍氏傍人 P. boisei
1、
犹他大学的
地球化学家图勒·E·塞林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120万年至260万年前生活在东非地区 的鲍氏傍人主要以草为食,而不是此前通常认为的
坚果。
2、傍人属于人族下的傍人属,靠双足行走,可能由
南方古猿演化而来。鲍氏傍人在1959年7月发现于
坦桑尼亚的奥杜瓦伊峡谷,后来以研究项目的资助者鲍伊斯的名字命名。
3、鲍氏傍人有现代人类两至三倍大的
臼齿,下腭强而有力,
颅骨结构适于咀嚼,一直以来有许多学者认为他们主要食用坚果,从而赢得了“
胡桃属钳人”或“坚果破壳器”的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