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现已退休。
阎国忠,男,1935年8月15日生,
河北省昌黎县人。北大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现已退休。
1955年考人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后留哲学系任教,1963年7月调中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任秘书,1979年回北大。
阎国忠长期从事美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80年代前,着重在西方美学史方面,90年代后较多地涉猎了中国当代美学及美学基本原理方面。在
西方美学史的研究上,老一辈学者
朱光潜做了奠基性的工作,朱先生的《西方美学史》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教材
特等奖。阎国忠在朱先生基础上深化了对西方美学史的研究。他的处女作《
古希腊罗马美学》不仅在资料的占有上有了较大的拓展,在理论分析上也更加系统和完善了。书中对
古希腊建筑罗马的审美范畴进行了逻辑地梳理和概括。在他看来,“和谐”是古代美学的原始范畴,这一范畴的形成是与古希腊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特别是与奴隶主民主制的政治体制分不开的。“和谐”之后,为“善”或“有益”,为“理念”,为“整一”,为“悲剧”,为
古罗马时期的“崇高”。统一的
罗马帝国及一神教为“崇高”范畴的形成提供了可能。他的这种观点及研究方法在国内美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阎国忠对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的研究更是具有开拓性意义:中世纪长达一千年左右,神学著作浩如烟海,但在美学史上却基本上是一片空白。阎国忠在翻阅大量神学著作后,发现中世纪在美学上虽有着浓重的宗教意味,且表达极其晦涩,但却十分深和丰富。经过长久地思索和研究,他将中世纪神学美学概括为五种基本的审美意识,即本体意识、创造意识、象征意识、静观意识、回归意识。他认为恰是这五种审美意识使中世纪神学美学成了近现代西方美学的第二个源头。他的这种不是停留在表面字句,而是沉人
基督教教义及
神学核心观念中,发掘其美学思想及精神的学术视野与研究方法,对于美学史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源起于
欧洲。中国自身的美学虽从上世纪末就已开始形成,但迄今尚未真正成熟。80年代后,中国美学受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强烈冲击,学术观点及方法上的论争更是层出迭起,时起时伏。在这种情况下,阎国忠感到有必要将自己研究的重心转到美学基本原理及中国当代美学上来。他从
朱光潜的学术道路看出,中国美学从
伊曼努尔·康德、
阿图尔·叔本华、
克罗齐等超离出来走向
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发展的必然,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广泛吸收借鉴西方美学成果也是理论发展的必然。在此之后,他又研究了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美学的所有重要学术论争,其中涉及到美学中的各种思潮和学派,他看到源起于五十年代,而在八十年代获得极大丰富发展的“实践美学”在当代中国美学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实践美学”的成就之一就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美学中的地位,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那就是它在将“实践”概念引进美学的时候没有将一般物质实践与审美实践区分开来,从而忽视了审美实践自身的一些特性。阎国忠主张从传统美学、
马克思主义美学、西方现代美学三个方面的研究人手,并把这三个方面联系和融通起来,努力建构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美学体系。他自己在美学基本原理方面已做了不少的探索,但他认为这是一件巨大工程,需继续做下去,乃至付出一生的努力。
阎国忠主编的《美学百年》丛书,试图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学作一系统的总结,这应是他这一努力的组成部分。阎国忠在学术研究中重视基本资料的积累,凡所涉猎的问题,有关资料都力求详实完备;同时,他重视对包括政治、经济、宗教、伦理等在内的文化背景的揭示,凡重要立论都尽力找到足以支撑它的历史依据。他不放过任何一个重要的概念或命题,并且往往从被人们忽略了的概念或命题中发掘出具有本质意义的内涵。他认为任何一个思想家、一种思潮、一种有影响的理论均应是一个整体,研究者的任务就是把所研究的对象置人到这一整体中,从整体中去观察,去分析和评论。阎国忠重视逻辑与语言,这或许是他的著述所以获得成功的秘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