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庭戏婴图》采用工笔写实手法,用墨、用色分明,刻画了秋季庭院中的姐弟俩玩“推枣磨”的情景,所绘儿童生动传神,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稚之美。弟弟格外专注,就连衣领滑落也不管不顾,姐姐沉着冷静,仿佛胜券在握。画面经营也很精妙,
太湖石占据画面三分之二的体量,却并没有过多修饰,石旁盛开的几簇
木芙蓉,与太湖石交相掩映,既冲淡了太湖石的阳刚之气,也充分点出秋天的节令。
2018年,《秋庭戏婴图》入选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CCAD)与
谷歌文化学院全球艺术计划推出的“100幅最美
中国画”线上展览项目。
《秋庭戏婴图》取景于秋天时一户富贵人家的庭院,院中有一块高大的笋状太湖石巍然耸立,它的周围则开满了粉白色的芙蓉花与
雏菊。石前有一对描花鼓凳,左边的鼓凳旁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看起来像是一对姐弟。围着左边的鼓凳面对面地站立着一对姐弟,在玩着一种叫做“推枣磨”的游戏。右边的鼓凳掩映在菊花丛中,上面杂乱地摆放着转盘模型(人马转轮)、八宝纹纸格、
玳瑁盘、小陀螺、红色
佛塔、棋盒,地上还散落着一对小铙。这些玩具都是商业制作的玩具,但姐弟俩却专注、认真地玩着自制的玩具。
姐姐站在左边鼓凳的右侧,身穿白色素雅衣裙,微微张开小嘴,瞪大了眼睛,流露出一丝紧张又担忧的神色,她的手指微微地抬起。站在左边鼓凳左侧的弟弟穿着绯红色上衣,头顶一撮黑发,嘴角上扬,一脸的笑意,他专注地看着枣磨,眼睛里已经流露出了胜利的喜悦。弟弟的红色外衣已经滑落到了肩膀的位置,但这时候他已全然不顾,丝毫没有要穿起来的意思。
《秋庭戏婴图》无款印,收藏印有
乾隆八玺全以及“古稀天子之宝”方印、“鉴藏宝玺”以及“
爱新觉罗·颙琰御览之宝”“
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双珠印等印章。
北宋手工业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绘画作品也成为了流通的商品。画家们更加关心老百姓的审美,加强与百姓们的联系,并开拓了绘画题材。两宋时期民众深受自然灾害、战争、疾病之苦,婴儿存活率也低。描写儿童生活成为节令画的重要题材之一,既能增添节日的欢快气氛,还含有添子添福、人丁兴旺的吉祥寓意,因此婴戏题材以其寓意吉祥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在北宋末至
南宋的画院也很流行。在北宋末年,以此为题材创作的画家有擅画“照盆孩儿”的刘宗道和人称“
杜孩儿”的
杜姓画家,但他们都极少有流传下来的作品。
苏汉臣善画人物,尤其擅长的是孩童形象的塑造,流传的《秋庭戏婴图》是其中具有代表的作品之一。
宋徽宗素来喜欢搜集
太湖石,姐弟俩所玩的枣子也是在当时的江南并不生产的
中原地区北方作物,并且从画面来看,孩童衣着华丽,所玩的玩具物件,也并非一般寻常百姓家孩童所玩之物,太湖石更是富贵人家的庭院才能拥有。因为
北宋皇家画院的画风基本都富丽堂皇,《秋庭戏婴图》也符合北宋末期的宫廷院画特质。即使无款印,也能推测出《秋庭戏婴图》是官家画院之作,是北宋徽宗
宣和画院时期的作品。
《秋庭戏婴图》中姐弟只占画面左下角的一小块位置,作为背景点缀的
太湖石却很高大,反衬出了儿童的幼小。孩童、太湖石、摆满玩具的圆凳形成稳定的三角构图,太湖石和花丛则形成刚柔对比,也加强了画面的稳定感。四周丢弃的玩具,显示出儿童的天真本性,但姐弟俩只专注玩推枣磨,而把一堆商品玩具丢在身后,或许是想表达童心并不在乎精巧华贵,而在乎清新纯洁。一边是朴素的自制玩具,一边是精致的名贵玩具,但姐弟俩显然对两类玩具的态度迥然不同。这似乎是在暗示,在孩子的世界中,玩具的精糙贵贱并不重要,朴素的游戏反而可能更富创造的乐趣。而通过姐弟俩玩耍的动作和神态,也揭示了弟弟顽皮、好动的外向性格,姐姐沉静温和的性情。
在笔墨技法上,画家使用长短、轻重、转折、顿挫等线条。
太湖石用皱染结合的笔法表现,从上至下有深浅不同的
黑色变化,石质显得坚厚湿润而有立体感。花卉采用没骨法,绿叶色彩渲染浓郁,勾勒精劲却不着痕迹。姐弟俩的头发、眉目、服饰都刻画地精心,画中人物的发式、衣着皆锦装玉琢。弟弟的上衣运用硬而短促的线条,再点染衣服上的花纹,设色艳丽,表现出布料厚实的质感;姐姐的白色纱裙用长而圆润的线条,虽用白色着重渲染,但仍能表现出衣衫的轻薄、透明,表现出质料的柔软细致,富有层次感。画家在描绘孩童脸部时,采用了“高古游丝描”的手法,来表现孩童肌肤娇嫩的质感,线条圆润又不失骨力。头发也描绘得自然生动、层次分明,连发丝都宛转而有质感。画家在眼球处先用淡墨打底渲染,再用浓墨分染,突出透明质感。最后用白色提亮眼白,使得孩子的眼睛通过黑白的强烈对比,炯炯有神、活灵活现。
《秋庭戏婴图》是多种文化的重要研究资料,其中的玩具、发型、首饰、服装、家具等因少有正史全面详录,值得被研究、记录。“推枣磨”包含着杠杆力学原理,对孩童有着启智作用。“人马转轮”作为一种儿童玩具被画入,想来该关扑工具在
宋朝的社会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鼓凳在
唐朝时受莲花座影响较大,从《秋庭戏婴图》中可以看到两张漆艺鼓凳,漆艺纹为缠枝莲,说明这种影响至宋朝还在。鼓凳发展到现在改变很大,《秋庭戏婴图》中的漆艺凳身配织席凳面的工艺做法现也很少见了。《秋庭戏婴图》成功地将庭院、孩童、玩具、游戏等要素统合起来,通过色彩、笔墨和人物创造了经典图像,并在作品的意义结构中巧妙地嵌入关于中国人生命哲学的
隐喻,塑造了后世画家们争相效仿的艺术
范式。
清朝的时候《秋庭戏婴图》没有流出,民国初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接收,抗战期间与大批文物一同南迁。1949年,被运往中国台湾省,由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秋庭戏婴图》不见于
宋至明代的著录,最早著录于清
乾隆王杰等人编著的《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续编》。《秘殿珠林石渠宝·续编》中记载了《秋庭戏婴图》的材质、尺寸、绘画内容,乾隆壬寅
中秋节御题行书诗一首,有古稀天子之宝、鉴藏宝玺八玺全。
虽有“《秋庭戏婴图》虽传为
苏汉臣绘制,但画法已近明人习气,应为明代仿宋的作品”的观点,但《秋庭戏婴图》被诸多学界专家认为是苏汉臣真迹。这是通过对苏汉臣在同时期落款的其他真迹画风进行比对,同时运用中国绘画中特有意境,结合苏汉臣“绘画逻辑”的相关史料,以及苏汉臣技法表现等进行比较后,进行合理推论并得出的相较一致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