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斯纳172(英文名:Cessna172),是美国塞斯纳飞机公司研制的单发四座活塞式轻型通用飞机,北约代号“天鹰”,1956年投入生产,主要用于私人飞行和飞行训练。在赛斯纳公司的小型通用飞机系列中,172型是最早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的,也是在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一种供私人使用的飞机。
赛斯纳公司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面临危机时推出小型通用飞机120系列,后有众多改型,总产量超10万架。赛斯纳-172型属于170系列。20世纪80年代末公司关闭
活塞式飞机生产线,1995年重建。1956年
韦大卫驾驶
塞斯纳飞机公司170型飞机(原蒋经国专机)投奔大陆。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收藏的1956年产赛斯纳-172型飞机于1991年与
美国交换而来。赛斯纳172从1956年至2024年持续生产,2020年已卖出5万5千多架。
塞斯纳172属于全金属上单翼单发小型飞机,具有结构简单、操纵简便、维护使用方便等特点,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使用经济性和安全性,被国内的通用航空大量引进使用。塞斯纳172作为初教机型服役于中国多所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其安全性、操作性、维护性和适航性得到了各飞行学院的广泛认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的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面临削减军备带来的危机。
塞斯纳飞机公司公司根据“
私人飞机将像汽车一样走进千家万户”的预测,于1945年6月28日推出了小型
通用飞机120系列,以后相继研制了数量繁多的改型系列,总产量在10万架以上。赛斯纳-172型飞机属于小型通用飞机170系列。
20世纪80年代末,赛斯纳公司关闭了全部
活塞式飞机生产线,直到1995年重建生产线,第一批新生产的赛斯纳-172型飞机开始交付。1956年1月7日,
长荣航空的职员
韦大卫投奔大陆时,驾驶的飞机就是一架
塞斯纳飞机公司170型飞机,原是
蒋经国的专机。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收藏的赛斯纳-172型飞机是1956年生产的,是在1991年7月17日与美国博物馆界交换而来的。塞斯纳172从1956年至2024年仍在生产,截至2020年卖出5万5千多架。
T-41是C-172的衍生型号,
美国空军及美国陆军用作教练机,于1997年停产。T-41的使用国包括:
哥伦比亚、
菲律宾、泰国、美国、
土耳其、希腊、
乌拉圭。
针对塞斯纳172机型福建科德科技研发出具备高度沉浸感和逼真度的全动感飞行仿真体验设备,它具备仿真硬件驾驶舱。该设备由驾驶舱、操作系统、运动系统和显示系统四大部分组成,主要用于科研教学、飞行员培训、科技馆展览等。
塞斯纳172飞机驾驶模拟器作用:针对塞斯纳172机型模拟器由驾驶舱、操作系统、运动系统和显示系统四大部分组成,主要用于科研教学、飞行员培训、科技馆展览等。可以对使用人员进行飞行模拟体验、飞行科普、飞机仪表操作训练、故障以及急情处置演练等。在现代化通航飞行员培训机构中,运用飞行模拟器进行训练能显著降低训练成本并最大限度控制训练风险。
塞斯纳172飞机驾驶模拟器工作原理:塞斯纳172组成部分:模拟驾驶舱、飞行操作控制台、视景系统、运动系统。驾驶舱结构:是整个体验机的最终仿真目标,体现真实驾驶舱的内部结构和布局;飞行操作控制台:包括所有需要仿真的飞机设备、仪表、控制台、座椅和座舱操纵机构,以提供真实的飞机体验环境;接口系统:将
计算机系统和仿真驾驶舱联系起来,他将计算机送出的控制信息由TTL电平转换成离散量或数字脉冲编码信号以驱动座舱设备;视景系统:是飞行体验器重要子系统,他提供仿真虚拟外部景象,其图形生成和显示质量直接影响飞行训练的效果,视景图像有白天黄昏、夜晚,有气象条件的变化,季节的变化可真实的为飞行员实时生成相应的座舱外景象;运动系统:是用六自由度动感平台来模拟飞机的姿态及速度的变化,以使飞行体验者的身体感觉到飞机的运动,其运动系统具有多个自由度动作,它主要由多组伺服电机与电动缸工作产生运动及其所支撑的平台效果,同时并使座舱模拟出飞机的运动变化情况。
G1000玻璃驾驶舱于2005年安装在172R及172SP上。G1000取替了传统的仪表,改由两个12液晶屏幕显示器。这使了飞行员在操作上更加方便,而两个液晶屏幕显示器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在正常设计中,左方液晶屏幕显示器是用来显示高度、速度以及姿态的主要飞行仪器(PFD,primaryflightdisplay)及。而右方的则用作多功能显示(MFD,multi-functiondisplay)。
2002年1月5日,美国高中学生查理·J·比索偷取了一架C-172飞机并坠毁于
佛罗里达州坦帕的美国高塔银行附近,而他本人也在此事件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