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园之东》(英语:East of Eden)是
伊利亚·卡赞(Elia Kazan)执导的美国
剧情,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的同名小说,由
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朱丽·哈里斯(Julie Harris)、
雷蒙德·马西(Raymond Massey)、理查德·黛沃洛斯(Richard Davalos)和
乔·弗利特(Jo Van Fleet)主演。影片讲述了一战前期,美国
南加州来自农庄家庭的青年卡尔因父亲万般偏爱亲兄弟亚伦而通过种种努力得到认可,一再徒劳无果后在嫉妒与痛苦中报复兄弟、最终导致家破人亡的故事。
影片于1955年3月9日于美国
纽约首映,一周后于
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上映。1955年4月10日,影片全美正式上映。1955年,该片斩获第8届
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剧情电影奖,并获得了
金棕榈奖的提名。同年,美国国家电影评论协会将其列入年度十佳。1956年,该片获得第28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剧本奖等三项提名,还获得了第13届
金球奖的剧情类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奖。1998年,该片被列入
美国电影学会的百年百佳电影的400部候选名单。2016年,该片被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收录。
影片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1955年全球累计票房为500万余美元。从1962年起至2014年,影片陆续在全球11个国家院线重映,并在5个国家的
电影节重映。
影片剧情
一战前夕,美国
南加州的一个农庄里住着一家三口:一家之主亚当·特拉斯克(
雷蒙德·马西 饰)以及他的两个正值青年的儿子卡尔(
詹姆斯·迪恩 饰)和
亚伦·卡特(理查德·黛沃洛斯 饰)。
亚伦是仪表堂堂的模范学生,卡尔却不善交际,总是一副游手好闲的样子——因此,亚当对亚伦向来偏爱有加,这渐渐使卡尔认定自己是败坏的。
亚当一直告诉兄弟二人他们的母亲早逝,亚伦因此一直把母亲幻想成完美的天使,卡尔则怀疑自己的“坏”都来自母亲。后来卡尔偶然听闻母亲尚在世,决定一探究竟。一日,卡尔长途跋涉等到一位黑衣女子出现并默默跟踪,想要跟她当面谈话,女子却走进家门叫一位男子赶走卡尔。失败而归之前,卡尔从男子口中得知女子名为凯特(
乔·弗利特 饰)。
亚当为了
冷冻蔬菜卖钱而买下了一座冰库,卡尔到家时看到父亲正在冰库和威尔·汉密顿(阿尔伯特·德科 饰)吹嘘自己的冷冻发明。路过的
亚伦附和捧场,卡尔却说可以借将要爆发的战争卖高价豆子发财。威尔表示赞许,亚当却说自己对赢利不感兴趣。沮丧的卡尔躲进冰库,却碰到
亚伦·卡特的女友艾布拉(
朱丽·哈里斯 饰)跟亚伦说卡尔又孤独又吓人。偷听的卡尔愤怒地把冰块从高处扔出冰库。事后,亚当在家命令卡尔念圣经反省。卡尔敷衍待之,说自己已知母亲未死的事实。亚当承认,但不愿过多讲述。
卡尔到一所酒馆继续追访那天的黑衣女子凯特,在一个房间里见到她后却被她报警驱逐。到了警局,跟亚当互为旧交的警长山姆(伯尔·艾弗斯饰)以一张合照为证告诉卡尔:凯特确实是他的生母。
后来运输亚当
冷冻蔬菜的火车遭
大雪阻路,化掉的冰块反而泡烂了货物,亚当损失惨重。为了填补父亲的损失,卡尔找到上次赞许他卖豆子主意的威尔·汉密顿,想跟他合作做生意。威尔答应,但说起步至少要有5000美金方能以财生财,卡尔表示自有办法借到。
为了借钱,卡尔再次跟踪凯特。这次凯特没有驱赶他,而是默默将他带进自己的办公室。她说起自己由妓院生意白手起家,说起
亚当只会自命高尚地读圣经教育她。卡尔共情地窃笑,凯特由此意识到也许卡尔和自己是一类人,能够看清人性的虚伪和教条的愚蠢。虽然凯特不愿卡尔拿自己的钱去弥补亚当的损失,但出于对卡尔的好感,她还是给他写了支票。后来战争爆发,美国人与当地
德国住民的关系产生裂痕。卡尔看到财势心中窃喜,亚伦却陷入随时被
应征入伍的恐慌。
一天,艾布拉在游乐场等待
亚伦时被搭讪,幸而卡尔及时相救。为了打发等待亚伦的时间,两人坐上摩天轮,艾布拉对卡尔敞开心扉。两人感应到彼此的坦诚,本能相吻。摩天轮下,一个德国人和人群起了争执,亚伦因维护那个德国人也卷入其中。卡尔直接跳下摩天轮前往救助,亚伦却说他爱出风头。
终于,卡尔挣回了父亲损失的钱,在亚当生日那天将心血钱作为礼物送给父亲。没等
亚当拆开,亚伦说将自己与艾布拉的婚约送给父亲,亚当大喜。回过头拆开卡尔的钱,亚当却说利用战争赢利无异于抢劫,坚决不肯收下。绝望的卡尔哭着抱住亚当,随后夺门而出。艾布拉跑去安慰,
亚伦却禁止她与卡尔交流。卡尔被嫉妒与沮丧折磨到极点,决心带亚伦会见凯特,打破他的美好幻想。亚伦受不住打击,喝到烂醉后当晚坐上报到入伍的火车。亚当看着远去的火车当即
中风瘫痪。
医生诊断说亚当命不久矣,卡尔懊悔不已。艾布拉单独恳求亚当对卡尔示爱,否则他将永远困于孤单与罪恶。在亚当生命最后一刻,他终于对卡尔表达了肯定,卡尔终于解开心结。
主要角色
影片制作
前期筹备
影片只覆盖了
约翰·斯坦贝克原著的后半部分。导演
伊利亚·卡赞说他不喜欢小说的前半部分,那部分全在叙述亚当与凯特的青春与婚姻。在考虑拍摄本片的那段时间里,卡赞导演正在思考整体性对于一个艺术作品的重要性。他决定把重心集中在小说的后半部分,也就是聚焦于亚当和儿子卡尔的冲突的部分。决定要拍摄本片后,卡赞导演温柔、谨慎又圆熟地去跟敏感的作者斯坦贝克商量改动原著的事。斯坦贝克发自内心地欣赏、信任卡赞,同意让他执行并说自己不会多加干涉。
剧组刚刚来到
洛杉矶为开机做准备时,
伊利亚·卡赞导演就陪着卡尔的扮演者
詹姆斯·迪恩拜访他关系疏远的父亲。卡赞导演亲眼看到迪恩的父亲是如何残忍地对待儿子、而迪恩又是多么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卡赞导演与迪恩熟悉后,卡赞导演了解到这种畸形的爱是如何给迪恩注入了根深蒂固的愤怒,而这正是卡尔这个角色的重要内核——卡赞导演称他这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精确的选角。当影片的原著作者
约翰·斯坦贝克初次见到卡尔的扮演者詹姆斯·迪恩时,他也惊呼詹姆斯·迪恩就是卡尔本人。后来,
伊利亚·卡赞导演又发现迪恩的紧张与内敛总能通过他的肢体显露,因此他告诉迪恩说他可以试着用扭曲、笨拙的仪态动作来演绎卡尔这个角色。卡赞评价说,迪恩的样子几乎就是癫狂病态的,完全像精神病院里的人。
多数电影的配乐始终拍摄完成后创作的,但该片的很多音乐在拍摄前期就由
伦纳德·罗森曼开始创作了。
选角过程
导演伊利亚·卡赞本来想过让马兰·白兰度饰演卡尔,让蒙哥马利·克利夫特饰演亚伦。不过考虑到他们两个当时都三十多岁了,演一对青年兄弟已有些牵强。然而,仅比马兰·白兰度小一岁的
保罗·纽曼倒是进了卡尔这个角色的最后一轮选拔。最后,22岁的
詹姆斯·迪恩拿到了这个角色。
杰克·L·华纳本来是反对让
朱丽·哈里斯饰演艾布拉的,因为演员当时比艾布拉的年龄设定大了十岁。
拍摄花絮
这是导演
伊利亚·卡赞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影片从开机到杀青一共用了10周时间。
原著作者
约翰·斯坦贝克在拍摄期间尽量不去片场附近。据他的儿子汤姆所说,斯坦贝克认为这是属于导演伊利亚·卡赞的电影,而不是他的。因此,他不希望作为一个具有权威震慑性的人物到片场造成干扰。此外,他也相信卡赞对片子走向的掌握能力,他的
汤姆后来说“他们合作非常愉快”。斯坦贝克收到了12.5万美元的版权费,后来又分到了影片赢利的四分之一。
该片的内景都是在
华纳兄弟娱乐公司的
伯班克有声影棚里拍摄的。拍摄期间,一些可移动的化妆间就贴着外墙停在影棚入口,像小巷一样排成一排。卡尔的扮演者
詹姆斯·迪恩在拍摄期间一直住在他的专属化妆间里。有一次他的化妆间需要被移到别的地方,迪恩却不愿意搬出去。影棚老板得知后大喊好:“混小子,你最好出来,否则有你好看!”
詹姆斯·迪恩在演戏方面也具有特立独行的性格。不少剧组成员反馈说迪恩经常在没背好台词的情况下来到拍摄现场。迪恩经常自作主张地偏离剧本去即兴发挥,而很多即兴的改动因为感情饱满而真的被剪到了成片里。比如,在亚当拒绝接受卡尔的钱的那场戏里,原剧本里写的是让卡尔生气地转身离开,但是迪恩当场即兴发挥,以脆弱的拥抱代替了愤怒的转身。亚当的扮演者
雷蒙德·马西当时吓了一跳,一时不知如何接戏,只好发出几声呼唤:“卡尔!卡尔!”雷蒙德·马西对迪恩的做法不以为然,觉得这是一种不敬业的表现。然而事实未必如此:有些剧组成员汇报说,由于
詹姆斯·迪恩总是被过于强烈的情绪冲击,所以他总是哭。导演
伊利亚·卡赞这时通常会等迪恩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继续拍摄,唯有一场戏例外——卡尔给父亲递上心血钱却被拒绝的那场戏。此外,为了能在摩天轮那场戏中表现出最不自在的样子,迪恩在拍那场戏的一整天里都克制自己不上一次厕所,直到那场戏拍完才肯去。
詹姆斯·迪恩为了增强卡尔和亚当间的角色冲突
张力,常常在开机拍摄时间外激怒亚当的扮演者
雷蒙德·马西。根据导演伊利亚·卡赞的自传所写,他认为雷蒙德·马西来参演就是为了羞辱
詹姆斯·迪恩的。导演
伊利亚·卡赞从来没有调解过这两个演员间的矛盾,因为他知道这份矛盾其实对影片的最终效果大有裨益。以读圣经的那场戏,也就是迪恩和雷蒙德的矛盾达到极点的一场戏为例,当时卡赞导演觉得雷蒙德在镜头面前缺乏爆发力,因此他把迪恩拉到一旁商量对策。此场开机后,迪恩专门挑了《
旧约圣经》中最冒犯人的诅咒和最下流的具有性意味的表达。雷蒙德是宗教的虔诚信奉者,听到这些话马上从座位上暴走,甚至威胁说要把自己的律师叫来。不过,在雷蒙德爆发前,
伊利亚·卡赞导演成功捕捉到了他想要的爆发力。
除了激发演员的矛盾,卡赞导演还曾采用把演员灌醉的方法来达到影片效果。
詹姆斯·迪恩本来拒绝跟艾布拉的饰演者
朱丽·哈里斯在斜屋顶上演戏,但卡赞导演把迪恩灌醉后他还是演了。
卡赞导演认为卡尔说服
亚伦·卡特去回见凯特的那场戏是全片最不切实际的败笔,他认为按照亚伦的性格他当时并不会跟卡尔走,即使真的去了也不应该那么快就同意。卡赞后来跟记者说道:“如果观众看到他们想要看到的东西,他们就会对合理性更宽容一点,但客观上那场戏就是不合理的。”
影片挖掘了许多新人演员,是不少知名演员的首秀。比如,该片是
詹姆斯·迪恩的第一部主角戏,是凯特的饰演者
乔·弗利特和亚伦的饰演者理查德·黛沃洛斯的首秀。连出演影片最后几分钟才出现的护士的演员芭芭拉·巴斯里(Barbara Baxley)后来都小有名气。
詹姆斯·迪恩在影片公映的几个月后出了车祸,于24岁英年早逝。
影片亮点
主题
该片的主题核心在于
伊利亚·卡赞导演的“自由”观念,在《伊甸园之东》中表现为冲破父权的自由。影片中,对于特拉斯克一家,家庭是“自由”的搏击擂台。卡尔与父亲亚当和解前的一切行为,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男孩为了冲破父权所做出的努力,在本质上变相地含有“弑父”意味。然而,卡尔摆脱父权的方式并不是通过直接反抗,而是通过帮助父亲弥补生意亏损去完成的。最后父亲亚当的妥协也不是直接的,影片的结尾表面看上去像父子二人的互相宽恕。
典故运用
该片的原著是一本化自《圣经》故事的寓言小说,而影片的情节脉络也是基于《圣经》里的人物:亚当与夏娃,他们的儿子
该隐,以及该隐的弟弟
亚伯。从名字上看,片中角色的姓名都化自《圣经》——卡尔(Cal)象征该隐(Cain),
亚伦·卡特(Aron)象征亚伯(Abel),他们的父亲更是直接起名为
亚当(Adam)。此外,片中的地名也有典故。
加利福尼亚州的
蒙特雷城市边界外,即片中凯特的栖身之地,象征着《圣经》版“世外桃源”伊甸园;片中卡尔需要偷渡火车才能返回的萨利纳斯,则
隐喻着伊甸园外罪恶重重的人间世界。从情节上,该片也与《圣经》故事密切相关。影片末尾,当亚伦已经坐上火车奔向残忍的战场远去,警长山姆直接向卡尔诵道:“
该隐反抗他的弟弟
亚伯并杀了他;该隐离开并住在伊甸园之东的诺德。”说罢便建议亚当像该隐一样远走他乡。在《圣经:约壹3:12》中更是写道:“不可像该隐,他是属那恶者,杀了他的兄弟。为什么杀了他呢?”完全贴合片中卡尔对自己身为“恶者”的定位,以及他故意要刺激亲兄弟
亚伦·卡特至崩坏的行为。此外,从情节上凯特也可以是
夏娃的
隐喻——她们都拒绝拘泥于“纯洁”的生活,于是偷吃禁果以示反抗。
音乐
影片的配乐由美国著名音乐人
伦纳德·罗森曼作曲,他曾经2次获得
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2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该片是伦纳德·罗森曼第一次为电影作曲。
荣誉奖项
*以上信息截至2022年10月17日
制片与发行
主要上映信息
*以上信息截至2022年10月18日
各国海报
技术参数
反响与评价
正面评价
“他们表演的场景中弥漫着角色防备而压抑的渴求,为这部现代性极强的作品频频带来庄重的高潮;这是一部激荡人心的电影,镜头语言也非常精美。”——提姆·珀特尔,《美国娱乐周刊》
“这不仅是
伊利亚·卡赞导演最饱满的电影和迪恩的第一部主角戏,也理应是迪恩的表演巅峰。”——肯尼斯·图兰,《
洛杉矶时报》
“
约翰·斯坦贝克原著中沉重却又搅动人心的戏剧
张力被伊利亚·卡赞捕捉到了。导演倾向于让主题深刻地涉足现实,而这部影片正是这样的精品。”——《视相Variety》
“(这)是一部十分深沉有力的家庭伦理电影。本片对于父子之间的复杂感情有极为细致入微的探讨,节奏虽嫌缓慢,但剧情充沛,
詹姆斯·迪恩、
朱丽·哈里斯和
乔·弗利特在此片的杰出表现近乎无懈可击。同时本片亦是詹姆斯·迪恩一呜惊人之作,他那多愁善感的反叛青年造型在五十年代曾席卷全球,时至今日仍深具震撼力。”——萧涵,新浪影音娱乐《
南方都市报》
“多亏詹姆斯·迪恩和理查德·黛沃洛斯分别对该隐与亚伯的生动诠释,
约翰·斯坦贝克这部关于《圣经》的凄惨寓言小说在荧幕上变得易于接受,深得人心。”——戴夫·克尔,《芝加哥读者报》
负面评价
“编剧把原著的四分之一浓缩进一个剧本里,最后缩成一对父子因为一次偶然就解决了重大矛盾的故事,而且还把那个母亲的形象删减得只剩一个经营妓院生意的黑衣女人的形象…总而言之,影片不乏活力与
张力,但内容含混不清,情感也不够细腻。它就像一座绿色的巨型
冰山——也许看着恢宏壮观,但它终究是冰冷的。”——波斯利·克劳瑟,《
纽约时报》
“导演
伊利亚·卡赞大刀阔斧,剔除原作的旁枝末节,叙事空间也比较精简。不过,因为缺少铺垫,片中人物言行,不说费解,也多有跳跃之处。”——贺秋帆,《
看电影》《爱乐》杂志专栏作家
“和带有《圣经》之寓的原著一样冗长啰嗦、没完没了。话虽如此,这部电影中演员的表演倒是非常精彩,摄影技术也传达了很强的视觉
张力,而且它的时代性和地域性都非常鲜明。”——杰夫·安德鲁,《Time Out消费导刊》
网站评分
*烂番茄网评分标准:百分比越大评价越好;
烂番茄指数为影评人打分,
爆米花指数为普通群众打分。
*以上数据截至2022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