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背山雀(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Parus monticolus),
山雀科山雀属鸟类,别称丁丁拐、花脸雀。其体长约11~13厘米,体重约9~17克,是一种小型鸟类。虹膜为褐色,头部为黑色,两颊具明显的三角形白斑,背部羽毛为黄绿色,腹部呈辉黄色,腹部中央自前胸至尾下覆羽贯以一条明显的黑色纵带。
雌性成鸟的黑色纵带较雄鸟更为狭窄。飞羽和覆羽皆为黑褐色,跗蹠和趾为铅黑色,爪暗褐色。幼鸟体色与成鸟相似,但整体更暗淡无光。
绿背山雀是一种
留鸟,主要分布于
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包括
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
尼泊尔、中国等国家,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南、
华中地区、陕甘宁和台湾等地区。全球共计4个
亚种,在中国分布有3个亚种。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林及林缘,包括
山地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和次生林等。
绿背山雀在全球的
种群数量丰富。2016年,绿背山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常啄食林间害虫,在林业的虫害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为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形态特征
绿背山雀是一种小型鸟类,体长约11~13厘米,体重约9~17克。虹膜为褐色,眼先为黑色,眼下、面颊、耳羽和颈侧为白色,周围为黑色,形成了一块明显的三角形白斑。嘴呈黑色,颏、喉及前胸也为黑色,略具金属反光,绿背山雀的额、头顶以至后颈上部呈亮蓝黑色,后颈两侧各有一道同色的条纹向下延伸,与胸前的黑色相接。上背和肩为黄绿色,腰铅灰色。胸侧和腹呈辉黄,腹部中央自前胸至尾下覆羽贯以一条黑色纵带。
雌性成鸟的黑色纵带较雄鸟更为狭窄。
飞羽和覆羽皆为黑褐色,小覆羽具暗灰色羽缘,大覆羽和中覆羽的外侧羽片的羽缘为蓝灰色,并带有宽阔的灰白色端斑,各羽的端斑相并形成两道明显的白色横斑。尾上覆羽呈暗灰蓝色,羽缘稍淡,尾下覆羽和胫羽皆为黑色,有较宽的白色羽端,腋羽为黄色。外侧三对尾羽皆具有白色楔形端斑。跗和趾铅黑色,爪暗褐色。
幼鸟体色与成鸟相似,但较暗淡无光,头侧白斑稍带浅黄色,下体的黄色较淡,腹中央黑色纵带不明显。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主要分布在中国黄河以南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南部、陕西南部等
中国西南地区和台湾,北至
甘肃省西南部和东部、宁夏银川,东至湖北西部和
湖南省南部。
绿背山雀共计有4个亚种,在中国地区分布有3个亚种,具体信息如下图:
栖息环境
绿背山雀主要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林及林缘,包括山地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和次生林等,有时也会出现在果园、人工绿地和农田地边的树丛中,庭院中亦能见到。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主要以昆虫和
昆虫幼虫为食,昆虫种类包括
金龟甲、
步行虫、
瓢虫、蚂蚁等
鞘翅目和
鳞翅目昆虫。此外也取食一些植物性食物。绿背山雀能轻巧地悬垂在细叶端或叶下面啄食昆虫,偶尔也飞到地面上觅食。
节律行为
绿背山雀是一种
留鸟,夏季常见于高山地区,秋冬季迁至低山、山脚及平原地带的次生林、人工林和林缘疏林灌丛。
社群行为
绿背山雀一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常和其他
山雀属鸟类混群。行动敏捷,喜欢在树枝叶间来回跳跃和穿梭。
交流行为
绿背山雀的鸣声响而尖,且清亮。,似“吇吇——黑黑”或“吇——黑黑”,当其受到惊吓时,音调更为急促,常低头跷尾,左右窥视。
当有同种
雄性个体或其他种个体进入绿背山雀的领地时,雄鸟将会发出领域鸣唱,以此驱逐入侵者,若入侵者不离开领域,雄鸟将会提高领域鸣唱的频率,头部羽毛蓬立,进入准备攻击的状态。
雌鸟为保护卵和幼雏,在孵化期会发出警告鸣声,以此向同伴传递威胁信息,威胁信息可包括入侵者种类、威胁类型等。绿背山雀在遇到严重威胁时,将发出报警鸣声,且雌雄鸟的报警鸣声有较大差异。
生长繁殖
绿背山雀的繁殖期为4~7月,大多数营巢在天然
树洞中,也有少数在墙壁、和岩石缝隙中营巢。由雌鸟负责筑巢。巢呈杯状,一般由
青苔、纤维、草茎和兽毛组成。
绿背山雀具有很强的卵识别能力,产卵一窝通常有4~6枚,有时多有7~8枚。卵白色,带有红褐色斑点,孵化任务主要由
雌鸟承担,雄鸟则在一旁进行护域鸣唱来守卫领地。雄鸟主要负责
早成雏的喂食,雏鸟晚成性。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绿背山雀在全球的种群数量较为丰富,种群数量呈稳定趋势,是较为常见的森林鸟类。中国台湾地区的种群数量估计有约1万-10万对繁殖对。
保护等级
2000年,绿背山雀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为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2016年5月,绿背山雀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级评估为无危(LC)。
2016年10月,绿背山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
主要价值
绿背山雀是一种小型
益鸟,常啄食林间害虫,在林业的虫害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