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季(1921年7月26日~),白族,出生于云南
昆明市,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卫星和
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的创始者和组织者之一,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曾任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等职。
王希季于1942年毕业于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获西南联合大学
学士。1948年赴美国
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留学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在大连工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致力于中国航天空间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尤其在
卫星返回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做出卓越贡献。他是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成功研制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提出中国第一枚卫星
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主持研发的卫星返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3年,王希季当选
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王希季获
何梁何利基金奖。于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人物经历
早年求学
1921年7月26日,王希季出生在云南昆明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即在全市小学毕业会考中名列第一,初中毕业又以优异成绩考上心仪的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8年,刚上完
高中一年级课程的王希季报考西南联合大学,被机械工程系录取,大学毕业后进入
兵工厂工作。1948年,王希季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生院动力及燃料专业就读,为了早日完成学业,他半工半读,于1949年12月获科学硕士学位。
学成归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改变了王希季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求学计划,他决心放弃国外良好的学术环境和优厚待遇,投身到新中国建设当中。1950年初,29岁的王希季回国,先后在
大连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任教。1958年10月,担任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副主任的王希季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个月后,他正计划赴
德国开展为期两年的学术交流时,接到了调动工作的通知,王希季毫不犹豫地服从安排,到上海机电设计院负责火箭研制工作。
从事航天事业
研制探空火箭。王希季带领年轻科研人员组建队伍,边学习边设计,自己制作仪器设备,利用现有条件开展科研试验,于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郊区一个由农田改建的简易发射场,成功发射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虽然飞行高度仅有8公里,却标志着中国探索太空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也为研制卫星
运载火箭打下了良好基础。此后,王希季又提出一系列关键改进措施,开始第二代、第三代探空火箭的研制。
研制卫星运载火箭。1965年,上海机电设计院迁至北京,改名为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八设计院,承担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总体任务,王希季被任命为院总工程师。作为“长征一号”总体方案的设计者,他提出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的设计思路和总体方案,在1967年初样阶段即将结束时,任务被移交给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负责,王希季再次无条件服从工作安排,转而承担返回式遥感卫星研制任务。
研制
返回式卫星。面对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王希季开始投入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他从理论学习开始,反复论证方案,不断改进技术,仅卫星回收系统即经过58次空投试验。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创新理论研究。从1988年开始,王希季担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他注重总结经验并付诸理论,使火箭技术和返回式遥感卫星从工程研制实践向学科体系化转变,所著的《论空间资源》一文,在国内首次提出“将空间天然环境与航天器进入空间自然产生的环境当作人类资源看待”的观点;1993年,他首次提出“能量性和物质性空间的开发利用需要人的参与,是
载人航天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论点。1996年,王希季的返回式II型遥感卫星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剖析国外载人航天得失,主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从发展飞船起步,进一步提出建设中国空间基础设施的思路和途径,对中国航天工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5月29日,王希季参演的记录电影《
九零后》在中国内地上映。
主要成就
火箭技术领域
作为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王希季是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以及第二代、第三代探空火箭,倡导并参与发展无控制火箭技术,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特别是生物火箭的成功发射,使中国空间科学事业步入新的台阶。他主张火箭研制要符合中国国情与准确定位,创造性地把导弹技术和探空火箭技术相结合,液体推进剂与固体推进剂火箭相结合,制定一个既满足运载能力需求,在可靠性基础上又具有先进性的中国第一枚
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技术方案,并负责初样阶段研制,为成功发射“
东方红一号”卫星做出了突出贡献。
返回式卫星领域
作为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王希季负责制定既立足国内技术和工业基础,又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方案,他将可行性与经济性有机结合,采用弹道式返回,由
返回舱和仪器舱组成大返回舱的方案,这个方案也成为中国返回式卫星的基本方案,返回式卫星于1975年成功发射。为了增强卫星功能,延长使用寿命,王希季主导技术创新活动,使中国卫星返回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当时世界仅有的、掌握此项高技术的三大国家之一。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又成功发射8颗返回式卫星,其中6颗由王希季负责研制。
载人航天领域
20世纪80年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时,多数专家主张紧跟国际先进水平,尽快研制最先进、可重复使用的
航天飞机。王希季根据长期实践和深入分析,指出耗资巨大的航天飞机不符合中国国情,并专门论著《重复使用的并不都是经济的》一文,提出多用途飞船是中国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形成
空间站的最佳选择。经过多方论证,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神州号”载人航天工程方案即在此建议基础上形成。此后在
神舟飞船研制过程中,王希季对飞船及其各分系统的方案制订、技术攻关和
产品质量保证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
主要论著
王希季坚持著书育人,撰写了《卫星设计学》《空间技术》《
王希季院士文集》等著作十余部,《中国返回式航天器发展途径探讨》《空间微重力试验》等论文四十多篇,他表示:“国愿为发展中国的空间事业、为培养一批优秀的航天器设计师而奉献一生。”
出版著作
学术论文
荣誉与获奖
荣誉称号
科研奖励
影响与评价
王希季是中国空间技术的创始者和组织者之一,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中国卫星和返回技术专家。时任七机部四院副院长杨南生说:“至今我都非常钦佩和感激王希季!在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上,敢于采用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固体火箭为第三级,需要有相当的魄力与勇气!”王希季工作过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党委书记赵小津说:“王希季院士用百岁人生、不懈奋斗,为我们每一位新时代航天人、每一位五院人树立了精神的榜样、行动的楷模。
人物轶事
满分变“鸭蛋”
在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读书时,机械学授课老师
刘仙洲出测试题后,特别要求答案精确到
小数点后三位,当时
计算尺细小的
刻度不可能那么准确,唯有通过手工计算才可以解题。一贯擅长计算的王希季未完全理解老师的用意,轻松利用计算尺解出所有题目,小数点后三位的数字竟想当然地依靠估算得出。成绩出来后,王希季傻眼了:所有题目都答对,但是因为没有按照要求精确计算小数点后三位,满分变成零分。之后他时常想起这件事,越发深切领悟老师的良苦用心:工程上的事必须确保百分之百准确,极细微的误差都将导致巨大损失。此后,“严谨务实”成为王希季的座右铭。
女院士求援
1987年,王希季担任第九颗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著名半导体材料专家
林兰英提出在卫星上搭载
砷化镓晶体生长实验的请求,此刻距卫星出厂只有半年时间,时间紧、任务重、风险大,在方案论证中自然存在不同意见。考虑到利用太空资源的重要性,王希季果断拍板同意,经过精心准备,卫星如期发射,舱体安全返回,微重力搭载实验获得成功。对此王希季深有体会,“有人说我一次又一次地充当开路先锋,其实我并无过人的胆识,只不过是对认定该做的事情不惜承担风险罢了。”自此以后,中国在返回式卫星上陆续搭载了上千项科学实验项目,取得了很有价值的空间利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