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前(学名:Vincetoxicum glaucescens (Decne.) C. Y. Wu \u0026 D. Z. Li),别名芫花叶白前、水竹消、沙消、消结草等。为
夹竹桃科(Apocynaceae)
鹅绒藤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
中原地区东南、中南部。在中国
江苏省、
浙江省、
福建省、江西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和
四川省等省区普遍分布,生长于海拔100~300米的江边河岸、山谷湿地、沙石间,也有在路边丘陵地区。
白前株高可达60厘米。
根状茎横生或斜生,中空如鹅管状。茎具两列柔毛。叶对生;叶片矩圆形、稀矩圆状
披针形,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圆形,无毛,侧脉不明显,每边3~5条,叶柄近无。伞形
聚伞花序腋内或腋间生,无毛或有微毛,具花10余朵;
花萼5裂较深,内面具5枚小
腺体;
花冠淡黄色,辐状;
副花冠浅杯状且裂片5,肉质、卵形、龙骨状内收;花粉块每室一个,凹陷;柱头扁。
蓇葖果单生纺锤形;种子扁平,先端有白色绢质种毛。花期5~11月,果期7~12月。
本种白前的根及
根状茎供药用,为中药“白前”正品之一,其性辛、苦,微温,归肺经;长于祛痰,降肺气以平咳喘。又因其叶形似
芫花,故有“芫花叶白前”之称,效用与柳叶白前(
鹅绒藤属 stauntonii (Decne.) Schltr. ex Lev.)相同。
品种考证
命名由来
白前之名始载于汉末《名医别录》,其载“白前,味甘,微温,无毒”,并列为中品,后续历代医书皆沿用白前一名。明《
本草原始》进一步解释白前,曰其“根白色,长于
白薇。苗生于白薇之前,故名白前”。
历史记载
最早描写白前药用部位形态特征的是梁《
本草经集注》,载:“似细辛而大,色白,易折。”《唐本草》载:“白前、叶似柳,或似莞花,苗高尺许,生洲渚沙之上。根白,长于细辛,味甘。俗以酒渍服,主上气。不生近道。今用蔓生者,味苦,非真也。”《
开宝本草》载:“别本注云,(白前)二月、八月采根,暴干。根似
牛膝、白薇。”《
本草图经》载:“白前,今蜀中及淮、浙州郡皆有之。”本草记载与现今所用白前基本一致。
形态特征
根、茎
根状茎横生或斜生,中空如鹅管状,根系极发达,根多而細,呈须状,黄白色或略带
大王椰子树。茎圆柱形,表面灰绿色,有细棱,具二列柔毛。
叶
叶对生、无毛、长圆形或
披针形、长1~5厘米、先端钝圆或急尖、基部楔圆或圆、近无柄;侧脉不显,每侧脉约3~5个。
果实和种子
蓇葖果单生,纺锤形,先端渐尖,基部紧窄,长6厘米,直径1厘米;种子扁平,宽约5毫米;顶端种毛白色绢质,长2厘米。
物种分布
原产
中原地区东南、中南部。在中国江苏、
浙江省、
福建省、
江西省、
湖南省、
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
四川省等省区普遍分布。
生长习性
白前为
阳生植物,在生育期要求全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忌干燥,生长于海拔100~300米的江边河岸、山谷湿地、沙石间,也有在路边丘陵地区,常与灌木、草丛等构成散生群落,很少集中形成单纯的群落。生长地土壤一般为疏松的砂质土及土,pH值5~6。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鹅绒藤属的物种除个别为自花授粉,其多样性的
传粉系统可分为六类,分别是
蝶类传粉、
蝇类传粉、
蛾类传粉、蜂类传粉、蝇类和蛾类双峰型传粉、蜂类和蝇类双峰型传粉、泛化传粉,其中最主要的是蝇类传粉。而尚末被证实为传粉者的访花动物类群包括鸟类、
蜚蠊目、蚂蚁。
人工繁殖
分根繁殖
白前于3月下旬或4月上旬,在留作白前种苗的圃地里,选择粗苗从根际处下截取几节
根状茎,略带宿土。苗茎稍端尤嫩而无力,应予以切除,只保留部分上端数对叶片,减少蒸发。穴栽、栽植行距根据土地的肥瘦情况确定。栽后浇足定根水提高成活率。根状苗移栽比种子繁殖的产量高,管理省工省时,因此在生产中应用较为普遍;种源不充足的情况下才用种子繁殖。
播种繁殖
播种可秋播和春播,秋播在封冻前进行,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把种子和细河沙混合均匀,整地开穴直播,株行距同上
分根。覆土不宜太厚,以未见种子为度。覆土后用草覆盖,以薄膜覆盖为好,为了增加土壤温度,使土壤处于湿润状态,促使种子提早出苗。以延长种子苗生长期,可用育苗移栽,即于1月中,下旬采用土温床播种,4月上、中旬,苗长至安全长度后,即可移植大田。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
种子出土时,揭去覆盖的草料或地膜并进行间苗和补苗工作。种苗尤其是实生苗初期生长较慢,
禾本科杂草最容易生,因此要及时松土除草以促进苗木的生长。8月份后
根状茎在周围延伸时要停止松土;若杂草较多,可人工拔除。
追肥
肥料以
尿素为主,也可用适当稀释的腐熟人粪尿水。肥料可用过磷酸钙或复合肥,也可用饼肥。施肥后用土盖上;第二次只需培土。
灌溉排水
秋播于冬季不需要管理,春季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白前喜湿润,不耐旱,故一有旱情必须进行及灌溉,保持圃地湿润;若久雨不晴,又必须及时排水防涝。
病虫防治
病害以
线虫病为主,因线虫
寄生于白前根部蛀食所致,通常表现生长衰弱,植株矮化,枝叶卷曲,颜色失常等,甚至早期枯死,随后常由于其他病原真菌的侵染而病害加重。故应利用稻田作地,连作2年,施足肥料,培育壮苗,增强抗病力;做好田间卫生工作,降低或消除
根结线虫病为害;发病时用二漠氯丙烷毒杀,也可在病株基部附近四周打一个小洞,并用油剂和
煤油稀释后喷入洞内杀死。
虫害主要为
蚜虫,其密集在叶背面及嫩尖上,吸取叶组织内汁液,轻者使叶片萎黄,重者使叶卷缩以至干枯,阻碍植株发育,影响产量和质量。故应及时清除田间周围
禾本科杂草;发现病害,用
乐果乳油、三氟氯氰菊脂乳油等喷杀。
药用价值
本种白前的根及
根状茎供药用,其味辛、甘,性微温;归肺经。有祛痰止咳,泻肺降气,健胃调中之功效;主治肺气壅实之咳嗽痰多,气逆
喘证,胃疼痛,小儿疳积,跌打损伤等。
医学相关研究
白前的C(21)甾体
糖苷成分在肺部咳嗽及损伤中具有镇咳祛痰、镇痛
抗炎药、抗血栓、抗溃疡等多种
药理学作用,而此处白前抗肿瘤作用亦可理解为消肿解毒,预防进一步恶化,这表明白前在肺部疾患中具有全链条各个靶点对损伤进行整体修复的潜力。不过除C(21)甾体类成分以外活性成分在抗炎镇痛、抗血栓、抗肿瘤、镇咳祛痰、抗氧化等过程中是否有协同作用且其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所以随后对于甾体
皂苷之外的组分,例如挥发性组分,
黄酮类及其他化合物特性、药理和活性机制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发掘。
延伸信息
相似物种
白前、柳叶白前(Vincetoxicum stauntonii (Decne.) C. Y. Wu et D. Z. Li)同为2010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白前的基原植物,
徐长卿(Vincetoxicum pycnostelma Kitag.)是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徐长卿的基原植物。白前、柳叶白前与徐长卿外形较为近似。三者的区别之一是白前
蓇葖果纺锤形,长6厘米;柳叶白前果长
披针形,长达9厘米;徐长卿的蓇葖果单生,
刺刀形,长6厘米。
柳叶白前:多年生直立
半灌木状
草本;
根状茎细长,节处生须根;茎圆柱形,具细棱;叶对生,条状披针形,全缘;
聚伞花序腋生,不分枝,花小,花冠紫红色;5~8月开花,7~10月结果。柳叶白前与本种白前生长环境及分布相同,两者常一起群生。
徐长卿:
多年生草本,根茎短,生多数须状根;茎细,不分枝,节间长,无毛;叶对生,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窄,叶缘外卷;聚伞花序圆锥形,近顶生或腋生,有花10余朵,花冠淡黄绿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相似药材
作为中药的白前与
白薇(Vincetoxicum atratum (Bunge) Morren et Decne.)也存在颠倒错用和混用的问题,而两者不仅来源不同、功效、品质也不同。白前味辛、苦,性微温;降气消痰,止咳;以
根状茎粗壮、须根长、味甜者为佳。而白薇味苦、咸,性寒;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以根粗长、条匀、色黄棕、味苦者为佳。
此外,区别两者的商品名称与术语应以“鹅管白前”(指根茎中空如鹅管)与“龙胆白薇”(指根丛生,状如龙胆);“软白前”与“硬白薇”,“空白前〞与“实白薇”;“水白前”(指白前生于水边)与“山
白薇”(指白薇生于山地)的称谓为正,反之为误。
白薇:
多年生草本,有香气,植株体有白色乳汁;根茎短,下端簇生多数细长条状根,淡黄色;茎直立,圆柱形,绿色,不分枝,密生灰白色短毛;叶对生,有
短柄,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全缘;花多数,在茎顶叶腋密集成伞形
聚伞花序,无总
花梗,花暗紫色,
蓇葖果单生,角状长椭圆形,种子卵圆形,种毛白色。花期5~7月,果期8~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