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桥为四柱九穿斗式构架,全长三十八米,宽四点五米,单孔跨度三十五米,仅比河北赵州桥的单孔跨度小二米半,桥面至谷底高度达二十七。桥中设神,祀真武帝。由于其位于崇山峻岭中,又单孔跨于地势险要的大峡谷之间,被誉为“江南第一险”
木拱廊桥。在历史上,百祥桥是屏南通往
宁德市、
福安市等地的必经之路,有“茶盐古道”之称。
百祥桥最初由高朝阳创建于
南宋赵禥(1240-1274)年间,后为张禄相、林祈灿重建,
张旭传、张世灿再次重建。
清代
爱新觉罗·旻宁元年(1821年),邻环十八公推
漈头村张永嵩为首募建,不料张永嵩突然病故,其妻黄氏与子张钦奇毅然司理总董事务,广募巨资,重建百祥桥。
清代
咸丰二年(1852年)重修。漈头、旺坑村的苏文坛、张永禅、张传恭、高大左、张永、张曰子、林光辉、韩占达、梁光宗、张传雅、陈汝择、高伯发、张奕凯、张仕香、张传扬等十六人集资买下桥西一片山坡,植
杉木四百八十多株,以作修桥永久专用林,并在桥头立碑永志。并通过捐谷放贷,从中收取薄利作为每年“
立冬”日集中村民锄草扫桥之午餐,此规矩一直沿用至解放初。
清代光绪廿年(1894年),漈头生例赠雍
进士张传陛为首募捐重建,总理为张传陛,里汾溪村贡生徐居盛,棠口村监生周林耀,降龙村附贡韩启登;主绳为宁邑秀坑村张茂钰、张茂秀、张茂春;石匠为棠口村周奕谷、周奕长;瓦匠为睢溪徐居宝。
2006年5月25日,百祥桥和
屏南县的另外两座廊桥
万安桥、
千乘桥,一起入选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为屏南木拱廊桥的“百千万”。
2006年6月29日,国家文物局下派调查组,赶赴屏南调查并将会同
福建省文物保护部门,着手制定修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