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增(1930年1月19日~2020年3月19日),出生于
上海市,籍贯安徽省
合肥市,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道增于1947年进入
清华大学建筑系学习,师从
梁思成,1952年获得
学士后留校工作。自1979年起,出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主任、主任;1988年成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首任院长,于1993年卸任。2006 年至2010年任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年3月19日,李道增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李道增选择剧场建筑作为毕生的研究方向,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出了“新制宜主义”的
建筑学理念,于1999年出版了 150 万字的著作西方戏剧·剧场史,对剧场研究做出了贡献。他设计的代表作品有:
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性建筑——
新清华学堂、
校史馆、蒙民伟音乐厅,以及中国儿童艺术剧场、
天桥剧场、台州艺术中心等重要文化
建筑工程,其中新清华学堂于2013年荣获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建筑创作) 金奖、教育部优秀工程设计奖
一等奖、全国优秀勘察设计奖(部级奖)
二等奖。
生平
早年与教育经历
1930年1月19日,李道增出生于
上海市,祖籍安徽省
合肥市,是晚清大臣
李鸿章之弟
李鹤章的第五代孙。父母自幼在西式教会学校读书,受
家庭教育理念影响,李道增从小即接受中西两种文化教育,在重视传统中文教育的同时,英文功底非常扎实,为后来学习借鉴西方建筑文化奠定了基础。1940年,李道增进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就读,毕业后考入
上海市上海中学(现上海中学),1947年,李道增以优异成绩考入
清华大学电机系,因酷爱美术,慕名转入建筑学家
梁思成任系主任的建筑系就读,1952年毕业后获
学士,并留系工作。
工作经历
留校后,李道增担任梁思成的秘书兼助教,1956年升为建筑系讲师。 1958年,中国在北京规划建造国家大剧院,李道增参与设计遴选。他将舞台设计成当时国际上较前卫的“品”字形,设计方案被选中;清华大学随之组成300余人的设计团队,在李道增的带领下进行施工图设计;1959年4月,他又领衔负责解放军
宁夏大剧院的方案设计,两项任务叠加,终于在1960年初基本完成设计工作,但是正逢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项目被迫暂停。
1965年,李道增被派到北京延庆山区开展农村
三夏四清,成为一名农村工作队员。“文化大革命”爆发后,
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教学科研活动受到冲击,以
梁思成为首的很多教授学者们遭到迫害,李道增也不例外,被下放到江西省鲤鱼洲农场劳动。
1977年全国
恢复高考,但清华大学建筑系因师资力量不足,已不具备招生条件。为改变落后的教学局面,1978年,李道增担任建筑系教研组主任、系副主任,带领建筑系着手恢复
建筑学专业招生。1983年,李道增任建筑系主任;1988年,清华大学在原建筑系基础上成立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他任首任院长,并参与教学授课、指导研究生、从事
建筑设计,在此期间创作了“建筑者之家”“中囯儿童艺术剧院”“
东方艺术大厦”“天桥剧场”等代表作品。
1984年李道增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0年,李道增卸任建筑学院院长一职,继续从事剧场建筑理论研究。1993年应邀赴美囯卡纳基梅隆大学,作为客座教授讲授剧场设计课程,他借此机会学习借鉴西方戏剧知识及剧场文化,于1999年出版150万字的著作《西方戏剧·剧场史》,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6至2010年,李道增任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李道增主持设计的
新清华学堂建成使用。
逝世
2020年3月19日,李道增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主要成就
学术成就
学术理念方面。坚持把以人为本的功能需求作为
建筑设计的第一要素,要求建筑形式取决于功能,兼具科学性,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反对形式主义。在新清华会堂设计中,李道增强调剧场的平面和剖面设计必须符合视线、
声学要求,尽可能完善后台功能,故这个坐落在大学校园的专业剧场,声学效果可与国家大剧院相比。
建筑史观方面。李道增认为剧场与戏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剧场的演变植根于戏剧的演变,剧场会影响戏剧发展,而戏剧发展又改变着建筑作品。因此,他所著的《西方戏剧·剧场史》,将戏剧与剧场合并研究,分析问题有理有据,史料出处交待清楚,非常科学严谨,被视为中国第一部横跨戏剧和剧场两个学科的著作,对剧场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建筑理念方面。他选择剧场建筑作为毕生的研究方向,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出了“新制宜主义”的
建筑学理念,主张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强调城市设计和场所精神,将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建筑风格手法都包容进去,设计思路主要包括“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得体切题,兼容并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且强调细部设计。
出版著作
学术论文
代表性建筑
李道增设计的代表性建筑有:
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性建筑——
新清华学堂、
校史馆、蒙民伟音乐厅,以及中国儿童艺术剧场、
天桥剧场、台州艺术中心等重要文化
建筑工程。此外,在1958年他主持设计了国家
宁夏大剧院、解放军大剧院建筑方案,后因国家财力紧张未建;1997年国家大剧院建设重新启动,他再次主持设计并入围三个备选方案。
人才培养
李道增致力于学科建设,善于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教学理念,着力培养具有专业特长的复合型人才;他主张对课程进行改革,促其与国际接轨,为中国建立
建筑学专业学位以及职业建筑师制度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1979年,李道增赴美国考察“环境行为学”和“生物控制论”,回到中国后,为填补国内空白,即在
清华大学开设了环境行为学、西方剧场发展史两门研究生新课程;他还亲自为本科生授课,培养的41名博士、硕士研究生,1名博士后,均成为剧场设计和建筑领域的专家人才。
荣誉与获奖
荣誉称号
科研奖励
社会任职
影响与评价
李道增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对建筑学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设计实践。清华大学在悼念与缅怀李道增时指出:李道增通晓中外剧场的历史发展,是中国现代剧场理论研究与设计奠基人和开拓者。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
季元振评价他“培养了一批剧场专家,为中国演艺建筑的发展作出了无人可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