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
杨绛创作散文集
《我们仨》是中国当代作家杨绛创作的长篇自述体散文集,是一部家庭生活回忆录,于2003年7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首次出版。
作品原计划由一家三口一起完成,定题时钱锺书钱瑗都已住院,钱逝世前写下五篇,后续由杨一人完成写作。从1995年冬天约稿,到2002年动笔完成,历经6年多,记述了家庭63年的风雨点滴。这本书分为三部分,在第一、二部分,杨绛用梦境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大学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之间的故事。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家庭、亲情、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也反映了作者在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挫折时的坚强和乐观,体现出一种知识分子的精神和人文光辉,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世事的无常,提醒读者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作品倾向于从平凡人的视角出发叙事。用虚实相生、巧设悬念的写作手法,展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语言风格朴素、自然,同时具有严谨性、逻辑性。传递给读者睿智丰厚的思想与情感。在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同步出版后成为读书界2003年共同推荐的好书,截至2016年,总销量已超过100万册。
创作背景
1995年冬,编辑董秀玉杨绛约稿,董秀玉的最初设想是由杨绛一家三口一起完成该作品,一家三口每人写另外两个人各作为书的一部分。但是定题时,钱锺书钱瑗都已住院。1996年10月,钱瑗患癌,她想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点滴写下来,在写完五篇后身体每况愈下,杨绛因她病重劝她停一停。1997年3月,钱去世,这五篇收录于正式出版的《我们仨》附页。杨绛对钱书说:“我要写一个女儿叫她陪着我。”钱锺书点头表示同意。1998年,丈夫逝世后,杨绛先完成了《斐多》的翻译,紧接着开始为《钱锺书集》作序,并将其定稿出版;之后又整理了钱锺书生前的笔记,交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钱锺书手稿集》(40 卷)。完成了这些繁重的工作后,杨绛兑现对钱锺书的话,用了四年时回忆和整理与丈夫、女儿在一起的生活点滴,记述了家庭63年的风雨点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成书过程
《我们仨》从约稿到动笔时隔6年。2002年的冬天,杨绛在完成了繁重工作后用三四个月完成书稿。董秀玉赶到杨绛在三里河的寓所,一口气读了两个小时,没读到一半就泪流不止。于是董秀玉很快就开始进行图书装帧设计,杨绛为其提供了不少图片,但排版后味道完全不对,为保证作品中杨绛文思的顺畅,符合作品应有的温馨朴素的气氛,董秀玉决定全书以文字为主,留下大部分体现一家人亲情的珍贵图片,由彩色改为双色,保持朴素风格,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发行历史
《我们仨》最早于2003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平装本,同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出版繁体字本,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也出版繁体字本。2004年三联书店出版珍藏版,2012年出版精装本。
内容结构
这本书共分为正文三部分和附录,第一和第二部分为《我们俩老了》和《我们仨走散了》,杨绛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三部分为《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杨绛采用回忆录的写法,从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下笔,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市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的故事。《我们仨》描写了家庭60年的风风雨雨,从青年留学生夫妇客寓英国,抱着婴儿移学法国,到垂垂老矣时在不知什么人“过问”下搬进宽适、优美的三里河寓所。作者着眼于家人相聚、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生活琐事,写自己的亲历亲感,表现出大智慧,大境界。
主要人物
就书中钱锺书夫妇的人物形象而言,《我们仨》只能算对《钱锺书写\u003c围城\u003e》和《干校六记》等散文中已定型的钱锺书夫妇形象的补充和润色。书中最鲜活、生动、感人的形象,是钱瑗——一个令人称赞和惋惜的好孩子。
杨绛
出身书香门第,喜欢文学,清华大学外文系研究生,造化弄人下无缘成为公费生,后与丈夫钱锺书同到英国牛津求学。日内瓦“世界青年大会”的中国共产党代表,振华分校的校长。杨绛性格要强又不失体贴,“我曾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美国韦斯利中华女子学院(Wellesley College)的奖学金,因为奖学金只供学费。我的母校校长以为我傻,不敢向父亲争求。其实我爸爸早已答应我了。我只是心疼爸爸负担重,他已年老,我不愿增加他的背累。我指望考入清华研究院,可以公费出国。”书中这段话体现出了杨绛出国的坚定决心,但因心疼父亲负担过重,最终她选择自己努力以其他方式出国。
钱锺书
《我们仨》绘出大学者钱锺书一些鲜为人知的事:钱锺书拙手笨脚,不会打蝴蝶结,使筷子一把抓;第一次到牛津市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门牙;从英国转而留学法国的钱家“大阿官”居然会煮豌豆鸡汤伺候产妇;1982年,钱锺书刚刚因为辞掉文学所顾问而高兴,不料次日被任命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苦着脸向妻子哭诉。这些生活琐事从细微方面描述出了钱锺书的为人——喜欢格物致知,把人和事当成书看待,认为万物都需要细细研究,只爱读书不爱功名利禄等等。
钱瑗
原名钱健汝,小名圆圆,为人正直,爱护学生,让杨绛与钱锺书得意的“尖兵“女儿。父母称“阿圆”的钱瑗,襁褓中渡英伦海峡时被外国人叫“磁娃娃”;回国后“成为爸爸(外公)家的中心人物,爱称“圆圆头”。两岁半时,别人识字她在一边看,将《看图读字》倒过来读得一字不差,钱瑗家教好、智力好、脾气也好,不过在生活中却总得不到好的际遇。她的丈夫在“文革”期间自杀;她依靠父母的言传身教和自身的聪颖和奋斗,想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的又一代权威,最后却在风华正茂时于政治运动中浮沉。钱瑗在得知要写《我们仨》时,很有信心参与到其中,后来在作品没完成时便病倒去世。不禁让人感叹一声造化弄人。
作品赏析
主题思想
杨绛的长篇散文《我们仨》自始至终彰显着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此起彼伏之中的知识分子人文情怀。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挚爱亲情的浓墨抒发;二是爱国情操的本然流露;三是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凸显。这三个方面浑融一体、交相辉映地诠释了杨绛一家在梦魇和苦难中的知识分子人文情怀。这本书回忆了先后离杨绛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日子,承托了杨绛对丈夫和女儿无限深情的爱,在“我们仨”失散后,杨绛老人苦苦追寻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告诉我们生命脆弱,世事无常,事不由人。珍惜每一次与家人的团聚,感受温情与相惜,家是最温暖的港湾。珍惜幸福,就要珍爱家人,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艺术特色
语言与叙事视角
杨绛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同时具有严谨性,逻辑性,义正辞严,剑拔弩张的维权思想。书中在牛津市巴黎的留学生活一节中有很多的英语法语原文和译文,杨绛将译文和原文同时标出,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感,也体现了作为学者的杨绛在语言处理上的准确和客观。同时文中有很多顺口溜,例如:“提勒提勒耳朵,胡噜胡噜毛,我们的爸爸吓不着。”等,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她将“陪斗者”这一政治身份转化为叙述人的观察和言说视角,通过“反命名和戏谑式命名”的修辞方式(表现为“我不是…”/“我是…”的语式),实现了对语境限制的反限制,构成了一种“互文本”的深层意义结构。其戏谑式命名的常用方式是“贬低陈述”。
虚实结合
《我们仨》采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我们俩都老了》和《我们仨失散了》两部分是虚写,第三部是实写。虚实相生、真假相衬,使作品产生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虚写部分用梦境的形式匠心独运,通过新的角度刻画家人之间的爱。与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形成鲜明的对比。关于死亡的虚写以及关于生活的实写,突出反映了杨绛对于人生的独特看法。同时杨绛淡化死亡的写法也可以看出她对于爱女以及爱人的深切怀念。正是深切的爱,因而也就不忍轻易翻出,直面其中。此外,作者在书中运用现代派手法以求意识流动的自由和主观感受的真实,但情感的表法依然是节制含蓄的。杨绛通过情景交融营造梦境的邈远迷离,分载过于深重的死别的悲情,把丰富复杂的情感寓于景中。
巧设悬念
《我们仨》让读者产生了疑惑感、惊恐感和危迫感。这种疑惑感、惊恐感和危迫感的产生主要依靠作者高超的层层设置悬念的技巧。这一技巧主要表现在第二部中。我们知道第二部中是明暗两条线,明线是钱锺书失踪、寻找钱锺书、探视钱锺书,暗线是写钱瑗的几个梦,主要是以明写暗。这条明线的设置就采用了层层设置悬念的方法。
细节描写
作者运用细节描写主次分明,手法也灵活多样,最突出的是作者善于选择典型的细节,使描写清新而有趣。例如,作者对父亲的细节描写,选择了父亲说话、办事的方式。父亲说话,从不理会对方是否悦耳。这是他的一贯风格。“爹爹睡觉不分日夜。他半夜读书偶有所得,就把健汝唤醒,传授心得”,用语简洁传神。另外,钟书做牛奶红茶、面包的早饭,生平第一次会划火柴的兴奋,拙手笨脚做“坏事”的无奈,爱读书、爱玩文字游戏不爱旅游的性格,不愿和“极峰(蒋介石)握手、调侃自己是“借痴”的秉性等细节,也非常传神,让我们看到了他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感受了这位学贯中西的大家在生活中的智慧以及做人的原则和道德准则。
意象象征
书中,杨绛虚构了客栈、小船和古栈道等意象,对应于现实中的家、医院和两地间的路途。烟雾迷蒙、杨柳成行、杂树丛生、野草滋蔓的场景描写,暗示通向死亡的荒凉、迷离,是作者内心伤感悲凉之情的外射和物化。杨绛笔下的是寒柳和秃柳,暗示死神日渐逼近,象征的是死别和永别。秃寒二字折射出作者内心孤单和忧伤的悲情。在虚写死亡的部分,作者反复提到古驿道,如走上古驿道、古驿道上相聚、古驿道上失散,杨绛与钱锺书以及钱瑗的一切聚散都在古驿道上演绎。
古典意味
在《我们仨》一书中,杨绛以平和之心去认识生活和采颉生活的时候,自然切中了生活的自然规律,也切中了“以和为贵”的古典思想。她以“梦”的形式表现了这段深重的情感经历。写梦也是中原地区古代悼亡诗常用的形式。书中一家人淡泊功利的人格精神,作者平和朴素的语言风格,以及哀而不伤的抒情笔调,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等,都体现出古典文化的韵味。
影响与评价
《我们仨》2003年7月出版,同年9月就已经第7次印刷,印数高达21万余册,并且数周登上中国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排行榜,还位列台湾“《中国时报》”“十大好书”之首。在海峡两岸好评如潮。在台湾省,该书获得“十大好书”称号的理由是:“九二高龄的杨绛,以冲淡平和的笔调记录了她与钱锺书及女儿钱瑗相守六十三年的人生经历,让读者与她一同沉浸于苦难中的幸福,以及快乐与忧伤相互倚伏的人生实境中。书中同时收录了三人往来的文字、书信及图画,不仅如梦似幻地道出挚情难断的依恋及招引,在清丽幽默的文字中,也缩影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读书人深厚重的人情及正直清朗的操持。”截至2016年,本书销量已超过100万册,并出版了德译本。但杨绛将这本书的收入全部捐出。
人民日报》刊载胡妍妍文章评:读过《我们仨》的人,当忘不了里面漫长得揪心的梦,“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她内心绽出的血泡像一只又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
中青网评:作品讲述了“我们仨”共同走过的一段悲怆而温暖的旅程,和一个人思念仨的凄美情思。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成书过程
发行历史
内容结构
主要人物
杨绛
钱锺书
钱瑗
作品赏析
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
语言与叙事视角
虚实结合
巧设悬念
细节描写
意象象征
古典意味
影响与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