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意大利语:Cuore),是意大利文学家埃迪蒙多·德·亚米契斯(Edmondo De Amicis)创作的一部长篇日记体小说,于1886年在意大利由
米兰的特雷维斯出版社(Treves)出版,该书一经出版便受到关注,并相继被改编为电影、动画等。
《爱的教育》围绕着
意大利都林的一位三年级小学生
安利柯(Enrico Bottini)的经历展开,在日记中,他记述了自己从1881年到1882年的小学生活。整个故事划分为多个部分,每部分的标题由日期和主题组成。小说创作于意大利统一运动时期,因而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节,其中就描述了意大利革命者
朱塞佩·加里波第(Giuseppe Garibaldi)和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国王的去世等历史事件。
1986年,在此书发表100年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把它列进《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在1994年,《爱的教育》被列入国家安徒生奖《青少年必读书目》之中。
成书背景
德·亚米契斯,E.于1846年12月21日生于
意大利北部一个小镇。他的青年时代正逢意大利的统一运动时期(Risorgimento,1815-1871),此时的意大利正在从分裂的各国逐步形成一个统一王国,意大利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开始形成。亚米契斯参加过祖国的独立战争,和其他意大利知识分子一样,希望把意大利建立成一个统一、进步的国家。他注意到当时的祖国亟需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因而把希望寄托于国民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上,开始关心教育并创作教育小说。
在此期间,
德·亚米契斯,E.受到
意大利王后玛格丽特的邀请,后者希望他创作一部着重于意大利
儿童教育的作品。在
法国历史学家
儒勒·米什莱的启发下,亚米契斯决定将作品的主题定为“爱”,《爱的教育》这部小说由此诞生,其原名是《心:一个小学生一学年的日记》。亚米契斯总共耗费了8年时间来创作这部作品,1886年完成并由特雷维斯出版社出版,谈到这段创作时,他说:“……这是我二十年心血的结晶,是三十年理智的内心独白。凡是读这部书的人将都无法抗拒它的魅力,是无可争论的
教科书,它所饱含的教益、慰藉和激荡的情趣无不使所有的人流下动情的眼泪。”
内容情节
《爱的教育》讲述了四年级的小学生
安利柯在一学年中的所见所闻。故事的发展是按时间顺序推进的,从1881年10月17日到1882年7月10日,每个月对应一个章节,其中安利柯的日记中穿插着家庭成员(父亲和母亲,只有一次是他的姐姐)的笔记。除了这些章节之外,还有九个短篇故事,来源于安利柯的老师。日记的最后部分记载了安利柯家因为父亲职业变动而搬迁,安利柯最终与他的朋友分离。下面是“每月例话”中摘取的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
帕多瓦的爱国少年
为了摆脱贫困,一对出身卑微的父母把11岁的儿子卖给了杂技团。在杂技团内,男孩吃不饱,还经常挨打。在
巴塞罗那演出时,男孩逃到了
意大利领事馆,并被安排登上了一艘开往
热那亚的轮船。他在船上遇到了三个外国人,男孩向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悲惨故事。这些外国人出于怜悯给了他一些硬币,然而当男孩听到这些外国人对他的祖国和同胞出言不逊时,不屑地把硬币统统扔了回去。
伦巴第的小哨兵
皮埃蒙特军队的一名军官担心沿途遇到
奥地利人,让一个男孩爬上树,充当望风者。男孩发现不远处有一队奥地利人,但不幸的是,奥地利人也注意到了他,开始用步枪瞄准他。尽管军官命令他下来,但这个男孩继续观察敌人,直到一发步枪子弹将他打成重伤。男孩最终在军官的怀里死去,士兵们从男孩的尸体前走过,给他盖上了国旗并致以军礼。
客船失事
在一艘满载从利物浦前往
马耳他的移民的船上,两个
意大利孩子相遇了。马里奥是一个来自
巴勒莫的12岁孩子,在父亲去世后,马里奥成了孤儿,此行他是要回到西西里的亲属身边;寇莉泰来自
那不勒斯,她原先和
姑母在伦敦生活,姑姑去世后,她搭上船预备回家与其他家人团聚。在海上,原本灰蒙蒙的天气进一步恶化,海上刮起可怕的大风。船不受控制的开始漂移,船舱也开始进水,乘客和船员陷入了巨大的恐慌。见此局势,船长开始放出
救生艇,然而数量有限,船长还有很多大人留在了船上。面对着最后一个名额,孤苦伶仃的马里奥将机会让给了仍有家人爱护的寇莉泰,他和船长等人留在了船上,最终沉入了大海。
人物角色
博蒂尼家族
安利柯:小说的叙述者和主人公,一名来自资产阶级家庭的小学生。安利柯的日记和所思所想构成了故事发展的主线,他喜爱与同学和老师打交道,喜欢和大家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安利柯心思细腻,对周围的事物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被亚米契斯塑造为一个理想的意大利小学生。
亚尔培脱先生:安利柯的父亲,一名工程师。他是一位严厉但充满爱心的人,为自己祖国感到骄傲,同时对安利柯寄予厚望。
雪尔维:安利柯的姐姐,是一个善良亲切的女孩。她十分关心弟弟,在
安利柯卧病在床时,她放弃和朋友们的聚会,回家照顾弟弟。
安利柯的同学和老师
尔耐斯托:尔耐斯托家庭背景优越,相貌极好,有一头典型的
意大利北方人
金发,是一个谦虚,温文尔雅的孩子。他学习成绩优异,不需要做太多功课就能拿高分,常年是班里的第一名,每个月都会赢得奖章。尔耐斯托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意大利,能熟背意大利的地名。
卡隆:一个身体强壮,看起来凶狠,但其实十分友好的孩子。他因为生病而休学两年,后来转到安利柯的班级,并自愿负责保护同学耐利和克罗西。作为班级里年龄最大的男孩,他拥有极强的正义感,是同学们的老大。
泼来可西:一个铁匠的儿子,他的父亲经常殴打他,后来他和父亲互相理解,父亲便不再动手,在此之后,泼来可西发愤图强,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弗兰蒂:他是一个聪明,喜欢招惹别人的孩子。他讨厌学习,也不喜欢同学和老师,就算伤心的时候也会大笑。弗兰蒂经常欺负同学,不尊重老师,对国王的葬礼表现出一副嘲笑的样子。因为种种原因,他曾被一所学校开除,在故意点燃鞭炮引起巨大爆炸后,又被都林的学校开除。
配巴尼先生:
安利柯班上的老师,一个和蔼可亲的人。他很少发火,但在学生做错事时,会变得特别严厉。配巴尼先生终身未娶,没有孩子,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家人。
主题思想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书中的一个核心关注点,是
德·亚米契斯,E.着墨最多的主题,也是最为突出的一种爱。尽管1871年的意大利已基本完成统一,但由于政治、宗教等原因,意大利国民的国家认同感薄弱,因此,当时包括亚米契斯在内的许多知识分子就把提高国民国家认同感做为己任。《爱的教育》的字里行间就透露出真挚而淳朴的爱国主义情怀,亚米契斯在书中反复强调要热爱意大利的
三色旗还有意大利的每一寸土地,对
卡米洛·加富尔、马努爱列王等民族英雄不吝赞赏之词。主人公
安利柯的父亲从小就教育他,要尊敬祖国和士兵;文中的小鼓手为了帮助士兵送情报,全然不顾被子弹击中的腿部。通过这些故事,
德·亚米契斯,E.传达出的爱国主义是具体而实在的,并非空泛的谈爱国情怀。
博爱思想
《爱的教育》一书中宣扬了一种超越阶级的友爱和互助信念,透露出进步的
人道主义思想。在安利柯的学校中,来自各个阶级的人都自由平等的共处,无论是家庭富裕还是家庭贫困的孩子,都可以入校;安利柯的父亲也一直告诉他要多与劳动者交往,要尊重劳动者的牺牲,并告诉他以财产和阶级来区分人是卑鄙的;在《小小的卖艺者》一章中,为了帮助卖艺者吸引观众,
安利柯的父亲为他写了文章,画家画了卖艺者的肖像刊登于报.....通过种种不同的故事,
德·亚米契斯,E.教导少年们要学会同情、关爱并帮助弱势群体。整本书中,大到国家、社会、民族的爱,小到父母、师长、朋友间的爱,无处不表现出博爱的思想。
国民教育
《爱的教育》中体现了亚米契斯对当时
意大利教育的期望。一方面,亚米契斯企图用教育塑造意大利人的身份,和家一样,学校充当了政治、社会和情感的场所,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人、成熟的人。教育是文明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这和当时主流的中产价值观遥相呼应,也是这本书能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教育在书中被
德·亚米契斯,E.描述得同样具有爱国主义和
社会主义两方面的特质。一方面,教育是一种对战士的训练,关于战争、牺牲、敌我、生死的描写充斥于老师的每月例话中,而
安利柯则被描述为“庞大行军中的一位小战士”。教育带有强烈的认同感和秩序感,而弗兰蒂这样被同学们认为调皮的家伙只能被逐出圈子。而同时,教育又被刻画得具有温情和
人文关怀,校长和老师,父母和同学,都带有强烈的正义感,学校的气氛总是激励人心,从各种关系中,如同《爱的教育》标题所体现的那样,都带有浓烈的爱。
艺术特色
《爱的教育》采用儿童视角进行叙述,改变了传统叙述中无所不知的全知视角。通过对这种儿童视角的把握,真实的再现分析了成人世界。在书中,作者通过
安利柯的视角描绘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作者本人的情感被隐藏,故事的真实感和说服力得到有效增强。另外,通过儿童视角,儿童读者更容易接受作品,这种形式也有利于激发儿童的阅读热情。
作品影响
1886年,
意大利的特雷维斯出版社出版《爱的教育》,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这本书再版了41次,通过18种语言发售,截至1890年,这本书已经再版了100次,到1923年,出版总量达100万册。
为了扩大影响力,
德·亚米契斯,E.还曾把小说原稿寄给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然而并没有结果。不过,随后的几十年,《爱的教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远远超出了意大利本土的范围,它被看作是青年教育和民族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短时间内被翻译为各种语言。
1986年,在此书发表100年后,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把它列进《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在1994年,《爱的教育》被列入国家安徒生奖《青少年必读书目》之中。
译本
在
日本,《爱的教育》出版时,因为故事多发生于学校,日本翻译家三浦修吾将之翻译为《爱的学校》(愛の学校)。
1901年,中国翻译家包天笑从《爱的教育》
日语版中摘取了最为有名的《三千里寻母记》,并将它翻译为中文,而后又翻译完全本,译名为《馨儿就学记》。中国翻译家夏丏尊于1921年应
教育家经亨颐的邀请到刚开办的春晖中学任教,期间有研究教育类书籍,当时正好读到三浦修吾翻译的《爱的学校》,觉得饶有兴致,"泪流三日夜读毕"。在友人的鼓励下,1923年,夏丏尊开始翻译本书,他认为这本小说的涉及范围超过学校本身,把小说的名字取为《爱的教育》。
衍生作品
虽然
德·亚米契斯,E.并没有写续集,《爱的教育》却出现了诸多衍生作品,例如
意大利作家科迪利亚(Cordelia)的《小英雄》(Piccoli Eroi),以及保罗·曼特伽扎于创作的《智的教育》。
1948年,该书在意大利被改编为电影《心与魂》(Heart and Soul),并于同年被授予意大利电影银丝带奖(Nastri d’argento, l’edizione)。
同时,《爱的教育》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多次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如
日本动画的系列动画《
世界名作剧场》中的《
三千里寻母记》(「母をたずねて三千里」),它改编自《爱的教育》中《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于1976年开播,讲述了
意大利热那亚的少年马克罗西和
马戏团远赴
阿根廷,寻找在阿根廷打工的母亲的故事。动画将原来的短篇故事扩展为长篇动画,加入了全新的角色。
1981年,
日本将《爱的教育》改编为动画连续剧,片名为愛の学校 クオレ物語,(直译为《爱的学校:Cuore物语》)。
作品评价
正面评价
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于1886年问世,被公认是他的代表作。这部作品表现的对儿童入木三分的剖析、充满
人道主义精神的师生关系以及带有感伤色彩的故事使人们对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也使作者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小说先后被译成二十五余种文字出版。……这部作品像一面明镜,映照出
意大利民族当时正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人口外流,贫穷落后的南方,以及人们对
意大利王国的向往。《爱的教育》为世俗人士描摹了保障社会各阶层之间平衡的生活理念:用善举代替怜悯,用教师代替神甫,用学校代替教堂,用医院代替济贫所,用参军服役代替宗教礼仪。除外,该书还向读者指出“爱书籍、爱祖国、爱人类”是世俗教育中三股伟大的激发力量。
——张世华:《意大利文学史》,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爱的教育》的
意大利原文书名是《心》,以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形式,记述中下层劳动群众的子弟在一学年内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他们生活贫困,但是内心充实快乐,因为他们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爱。作品展现饱含亲情友情的诸种爱心,提倡感情教育。虽然书中描写的师生之情、亲子之爱、同窗之谊、社会关怀,似乎理想化了,但写得十分富于人情味,温情感人至深。作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向少年一代灌输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劳动、爱和平的好思想,倡导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友爱的好作风和诚实正直、谦逊好学的好品德。这样的主题思想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同,平易近人的生动描写吸引各种年龄和不同地位的人,因此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广为流传,并且经久不衰,成为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
——《欧洲文学史》(第二卷),
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作品争议
天主教会批评
《爱的教育》传达了民族主义、
自由主义等世俗价值观,通过这部小说,
德·亚米契斯,E.旨在改变极度服从天主教会的
意大利,这本书因此遭到当时天主教会的批评。
道德说教刻意
意大利学者
克罗齐评价亚米契斯:他不是纯粹的艺术家,而只是道德说教家。关于道德说教问题,
韩国学者朴信英也指出,《爱的教育》经常过度强调爱国主义,目的性非常鲜明,人物的刻画有时过分理想化。比如,
安利柯父亲写给他的信中,不是表达父爱,而是讲述
意大利统一英雄的故事。朴信英认为,这种鲜明的道德教化以及毫不避讳的英雄主义教育,对儿童来说过于赤裸,某种程度是一部教育洗脑作品。
“反面”形象弗兰蒂
意大利哲学家艾柯在自己的一篇散文中,认为被唾弃的反派、爱捣蛋的弗兰蒂表现出了另一条故事的主线。他写道:“弗兰蒂的笑具有毁灭的力量。这一笑声之所以被认为是恶的,只是因为所谓的善等同于现存的社会体制……然而在现实中,笑声,或者讥讽,则是通向另一种可能社会的方法。”艾柯认为,书中弗兰蒂的嘲讽具有解放意义,而他炸学校的举动,是一种解放的行为,是对统一后的意大利社会秩序的一种孩童式反抗,而后来,正是这一秩序导致意大利逐渐走向
法西斯主义。